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课时训练
展开[合格过关练]
城镇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镇化质量的差异。读图,完成1~2题。
注:城镇用地人口密度等于城镇人口除以城镇用地面积
城镇用地经济密度等于城镇产业的GDP除以城镇用地面积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四省(市、自治区)人均GDP最低的是( )
A.内蒙古 B.上海
C.重庆 D.贵州
2.重庆城镇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镇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
A.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第一产业发达
C.城镇用地较为完整 D.城镇化水平较高
1.D 2.A [第1题,根据材料中城镇用地人口密度和城镇用地经济密度的定义,可推导出人均GDP等于城镇用地经济密度除以城镇用地人口密度,图中贵州城镇用地经济密度小于城镇用地人口密度,人均GDP小于其他三省(市、自治区),所以D选项正确。第2题,重庆城镇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镇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这说明重庆城镇产业的GDP远小于上海城镇产业的GDP,因此与其相关的因素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A选项正确。]
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条折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和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它们对应的折线分别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4.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在加快
B.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
C.2010年世界城镇人口比重不到一半
D.目前世界城镇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
3.D 4.D [第3题,根据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特点,可判断出城镇化水平折线;另外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可判断出城镇人口折线。第4题,分析折线图可知,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在变慢;1960~1970年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较发展中国家快;2010年世界城镇人口约为35亿,超过世界人口的一半;目前世界城镇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已超过发达国家,故选D。]
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5~6题。
甲
乙
5.甲图中直接反映出来的从阶段Ⅰ到阶段Ⅱ城镇化的主要特点是( )
A.非农业人口增加 B.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扩大
C.城镇规模扩大 D.城镇等级提高
6.据乙图推断,该城镇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
A.温室效应 B.交通拥堵
C.城镇内涝 D.住房紧张
5.C 6.C [第5题,由甲图可知,从阶段Ⅰ到阶段Ⅱ,该地区的城镇用地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可知城镇用地规模在扩大。故选C。第6题,由乙图可知,在降水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与郊区相比,城镇中心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大幅增加,容易形成城镇内涝。温室效应、交通拥堵和住房紧张在乙图中没有体现。故选C。]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7.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 D.臭氧层空洞
8.为避免该问题给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7.C 8.A [第7题,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明显的地区,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人口、工业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且城市建筑物密集,不易散热导致城市气温比郊区高,易出现“热岛效应”。第8题,城市热岛的出现,使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易给城市大气环境带来污染,为避免该问题出现,应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9~10题。
9.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信信息
10.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
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聚
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
9.A 10.D [第9题,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数据收集、数据编辑与更新、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空间决策支持、数据显示与输出,因此地理信息系统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分析、管理空间信息;跟踪动态定位信息要依靠全球定位系统;整合、集成网络信息,获取实时通信信息主要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智慧城市建设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通过对物联网、云计算等的应用,使信息技术与社区、政务、交通等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地运行,从而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智慧城市建设只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实行管理,并不能调整城市地域结构、扩大城市空间规模,也不能加速人口集聚。]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时段城镇化率变化图。
材料二 某年份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镇化率排名与当年部分省区人均GDP数量及排名(未包括港澳台)。
(1)材料中城镇化率是指___________,它是衡量_________的重要标志。
(2)由材料一可知,图中时段我国城镇化水平呈________趋势,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省区大都分布在____________,并分析其原因。
(4)下列有关上海市城镇化水平最高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城镇化基础水平高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迁入率高
(5)由材料二可知新疆人均GDP居第14位,但城镇化率较高,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 第(1)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城镇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第(2)题,图中显示,自1997年到201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由33.4%增长到49.7%,且为持续性增长。一般情况下,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第(3)题,材料二中,城镇化率排名靠前的省区大多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其中大部分位于沿海省区,东部地区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经济条件都比西部地区优越,东部地区经济基础好,经济水平高,城镇化水平也高。第(4)题,上海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C错误。第(5)题,新疆城镇化率比人均GDP排名靠前,这与新疆的自然环境有关。新疆地区面积广大,但因干旱缺水,人口集中分布在几个大城市和绿洲地带,所以城镇化水平高。
[答案] (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城镇化水平
(2)快速增长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3)东部沿海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工农业基础好,商贸发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4)C
(5)新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农业生产以游牧为主,人口稀少,而城市大多集中于自然条件优越的绿洲,人口密集。
[素养培优练]
原地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原有的居住地,而农村用地逐步向城镇用地转化的过程。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县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的产业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13.该县城镇化方式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
A.加速区域中心城镇的扩展
B.扩大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
C.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
D.不利于城镇功能分区的形成
12.A 13.C [第12题,由图可知,甲代表的产业所占比重迅速减小,说明从事该产业的人口迅速减少,该产业应为第一产业;乙代表的产业所占比重先增加后减少,应为第二产业;丙代表的产业不断上升,应为第三产业。第13题,“原地城镇化”会使人们由从事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化,从而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原地城镇化”会减慢区域中心城镇的扩展,缩小城乡之间经济的差异,有利于城镇功能分区的形成。]
绿波带就是指安装了一套自动控制的联动信号灯,并规定好车速,确保某一个方向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都能正好遇到绿灯的路段(如下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建设绿波带能( )
A.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B.提高城市化水平
C.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D.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15.绿波带最可能分布在( )
A.通往火车站的主要道路 B.通往卫星城的高速公路
C.老城区中心的主要道路 D.城市郊区的立交桥
14.D 15.A [第14题,绿波带能确保某一个方向车流到达该路段的每个路口时,都能正好遇到绿灯,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可以减轻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但不能解决该问题,A错、D对;其对提高城市化水平与扩大城市服务范围基本无影响。选D。第15题,通往火车站的主要道路上车流量大,建设绿波带有利于提高车辆通行速度,提高通行效率,A正确;高速公路上基本没有红绿灯,B错误;老城区中心的主要道路交通状况复杂,多为混合交通,不利于建设绿波带,C错误;城市郊区的车流量小,立交桥上拥堵较少,不需要建设绿波带,D错误。选A。]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甲图)。
甲图 1949~1978年江苏省城镇化进程
材料二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乙图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镇化进程。
乙图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镇化进程
(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苏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苏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镇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解析] 第(1)题,读材料一及甲图、乙图可知,改革开放前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高。第(2)题,从环境污染、资源、生态、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第(3)题,从城市规划、节能、节水、绿化、防治污染等角度分析。
[答案] (1)发展缓慢(或略有下降、停滞等) 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高
(2)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等;土地(耕地)资源锐减、土地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
(3)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任答其中3点即可)
城镇化率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省区
上海
北京
天津
广东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江苏
新疆
内蒙古
人均GDP (美元/人)
7 330
6 410
5 340
3 630
2 830
2 100
2 020
3 710
1 890
2 590
人均GDP排名
1
2
3
6
8
11
12
5
14
1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精品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5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城镇化精品练习题</a>,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5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城镇化精品测试题</a>,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城镇化精品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a href="/dl/tb_c400375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城镇化精品同步训练题</a>,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