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3379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3379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3379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33790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33790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33790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33790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33790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介绍,知识链接,检查预习,课文朗读,整体感知,内容探究,品味赏析,写法探究,鉴赏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熟读课文,梳理出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的写作思路。2.从图画美的角度赏析本文,理解文章的结构美、风俗美和语言美的特点。3.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景色,理解作者对丽江和纳西文化的赞美之情。
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从1994年《尘埃落定》写出至1998年出版期间,阿来由阿坝州一家杂志社辗转到四川成都《科幻世界》杂志社,由编辑到总编辑、社长,《科幻世界》在阿来手里由一本杂志变为五六种图书期刊,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科幻类杂志。
1.丽江简介 丽江,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分,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为玉龙雪山主峰。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水利资源丰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的旅游景点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虎跳峡、老君山、束河古镇等。
2.丽江古城简介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面积为7.279平方千米。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而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等景点。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丽江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如纳西古乐、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纳西族火把节等,别具一格。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1)订正字音 轻盈(yínɡ) 喧哗(huá) 驿道(yì) 丽江坝(bà) 草甸(diàn) 矗立(chù) 徘徊(huái) 掺入(chān) 砚池(yàn) 薄云(bó) 擦拭(shì) 闸口(zhá) 苍劲(jìnɡ) 翡翠(fěi) 眺望(tià) 硕大(shuò) 目眩神迷(xuàn)
(2)词语释义驿道:中国古代陆地交通主通道,同时也是 重要的军事设施之一。矗立:高耸地立着。漫溢:水过满,向外流。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苍劲:老练刚劲。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五彩斑斓:形容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
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一滴水”是本文的主人公,“经过丽江”是主要的故事情节。标题既表明了本文的故事情节,又给人以新奇的感觉,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
知识拓展 文章标题的作用 文章的标题作用一般有: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的线索;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运用反语,增加文章的讽刺效果,揭示文章的主题。分析作用时,要注意修辞,理解标题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结合文本的中心进行理解,体会与作者所抒发的感情的关系。
2.文章标题“一滴水经过丽江”中“经过丽江”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我经过……经过……经过……经过……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3.本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
文中的“我”其实是一滴水,因此,在叙述中,作者采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行文活泼自然,生动形象。
2.第3~5自然段是以怎样的顺序叙写的?这样叙写有什么作用?
这一部分的叙写是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双重顺序进行的。这样组织材料既能让读者认清一滴水是怎样从丽江源头一步步流到落水洞的,也能让读者认识到丽江古城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叙述条理清晰,脉络清楚,介绍也十分全面、细腻。
1.根据文章前两段的介绍,“我”这“一滴水”是怎样形成的?
“我”是由雾气化成的一片雪,然后变成坚硬的冰,成为冰川的一部分,再遇到阳光,融化成一滴水。而在成为雾气之前,“我”也是一滴水。
3.说说本文第8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第8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起到了领起下文,同时与上文第4自然段相呼应的作用,突出了四方街的重要,是一滴水旅行的重要地方。
4.简述第6~16自然段中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整个过程。
从黑龙潭冒出来;顺着玉河,来到了四方街前;进城遇到一道闸口;被大水车扬到高处;回到了玉河;来到中河;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经过各种店铺;随着浇花的妇人来到三坊一照壁的院子;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夜间的丽江;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5.在一滴水游历丽江的过程中,展现了丽江的哪些人文风情?请简要说明。
(1)“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这是典型的纳西木建筑文化。 (2)马帮在驿道上来往,木匠石匠在小山前建城,牧童在草原上放牧,一派民俗文化气息。 (4)街道上,银匠敲打银器,玉器店老板挂着翡翠,字画店老板售卖字画,老者们演奏着古代的音乐,银器、玉器、东巴象形字、纳西古乐,这些都是极富纳西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
1.第7自然段写到“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
“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表明丽江已经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亭台楼阁”“花与树”说明丽江的景色已经非常美丽了。
2.“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一句中,几个“看到了”的内容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我”在随着水车缓缓升高,看到的景物会由眼前到远处、由低到高地变化。“古城”是眼前所能看到的;“山上的老柏树”一般是在山腰或山顶的位置,在比古城稍高的地方就能看到;“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一般是在山脚,需要站在更高的地方才能看到;“蜿蜒老街”则需要在最高点,才能够看见老街顺水而去的蜿蜒的样子。这样排列符合不断升起的高度所决定的观察视角。
3.“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这样的结尾,体现了一滴水怎样的情怀? 欣赏了风景如画的丽江,考察了“土”味浓郁的建筑,体会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美感袭身,皆满足矣。融入更加广阔的江海,开始一滴水热情、奔放的新生活。
第一人称叙述和拟人手法结合。 本文将一滴水人格化,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借一滴水的所见所闻,介绍丽江的美景和民族文化,由它带着我们去全方位地了解丽江,充满亲切感和真实感,行文活泼自然。
本文是怎样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双重顺序来写景的?
本文以空间转换顺序为主,如从玉龙雪山脚下,到草甸、落水洞,到黑龙潭、大水车、四方街,再到店铺、院子、茶楼酒吧等,随着一滴水的不断流淌,空间不断转换,全方位介绍丽江的风光。在空间转换的过程中,同时运用了时间推移的顺序,如文章先从化为一滴水的几百年前开始,然后再写几百年后的所见所闻。在写几百年后的所见所闻时,又按照由白天到黑夜的时间顺序来写,条理清晰。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诗人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用美妙的语言描绘了丽江的民俗民风,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现了丽江的美丽和谐,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一滴水身世来源丽江地貌、历史耐心等待终如愿
水车上眺望穿行街道:人文风情黄昏夜景走进丽江,跃入金沙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文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位作家,一种文体游记,一次旅行,一处景,一幅画,一滴水,一种情,一次尝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字词积累,整体感知,玉龙雪山,纳西族村庄,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纳西人院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一滴水经过丽江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学习目标,文本解读,作者简介,读一读,指从高处远望,记一记,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