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中物理沪科版 八年级全一册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2、3实验探究)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398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初中物理沪科版 八年级全一册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2、3实验探究)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398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初中物理沪科版 八年级全一册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2、3实验探究)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3981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课时 学生实验探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根据探究目的制定探究计划和选择实验需要的器材
2.通过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初步分析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意义、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通过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意义、方法
【教学过程】:
1. 提出问题:你透过凸透镜看远处的物体时,你会看到怎样的像:
2. 猜想:这些结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与凸透镜焦距和物体到凸透镜距离有关
3. 制定实验计划:
4. 实验过程:
(1)、估测。凸透镜焦距 f=____cm
(2)、安装。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把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到大致在同一高度(调节的目的是: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
(3)、探究。①把点燃的蜡烛放在u>2f的地方,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的性质,记下像距,观察成像位置 ②再把蜡烛放在u=2f、f<u<2f、u=f、u<f位置处,重复上述操作。
要求: (1) 不管用何种方案都要做好记录:像的大小、像的正倒、物距、像距、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2) 想办法得到放大、缩小、等大的三种情况的像
提示: (1) 你认为你组同学有哪些与探究活动无关的活动?
(2) 你组同学是否得到了蜡烛的像?
(3) 你组同学光具座上物体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4) 你组同学在活动中,为了得到清晰的像,移动了哪些器件?有哪些没移动?你认为他们如此移动可行吗?如果移动显得混乱,不益于研究问题,你认为该怎么固定、移动?
(5) 你组同学得到了哪些像?(放大、缩小、等大的)
(6) 你组同学测出了各种情况时的物距和像距?
5. 探究实验记录表
另外,实验中还需要注意的几点(边演示边讲解):在光具座上有刻度尺,从左至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因为我们观察的烛焰的像,这样才能在光屏上得到完整的像。
第一次实验先把蜡烛移到离透镜尽量远的位置(如30cm),定好物距后,只能移动光屏找烛焰的像。这时观察光屏,轮廓模糊的是不是真正的像,当找到清晰的像时,记下像的大小、倒正及物距、像距,记录好数据。再将蜡烛向透镜靠近(如25cm),再移动光屏,打到清晰的像,记录好数据;再向蜡烛靠近(如15cm,12cm,8cm),继续实验,记录数据,找出成像规律。
第三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由上节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对数据的初步分析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得出实验结论
2.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过程】:
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2.动画模拟,重现实验:
3.成像规律:
小技巧:
一倍焦距是实象和虚象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
4.记忆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分析】
一倍焦距分虚实,(焦点是凸透镜成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定大小。(2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实像或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实像总是异侧倒,(成实像时,总是像、物异侧,像相对于物是倒立的)
虚像总是同侧正。(成虚像时,总是像、物同侧,像相对于物是正立的)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靠近透镜时,像要远离透镜,同时像要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物体远离透镜时,像要靠近透镜,同时像要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距变大时像变大,像距变小时像变小)
像儿跟着物体跑。(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像就向哪个方向运动)
5. 评估
1、如果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看不到像,可能是什么原因?
蜡烛、透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蜡烛在焦点上(焦点F即为不成像点)
蜡烛距离小于焦距,成的是虚像(无法被光屏接受)
蜡烛在1-2倍焦距但离焦点太近,成像太远
凸透镜焦距过大,使蜡烛始终位于1倍焦距以内
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的情景,如何调节才能成像与光屏的中央?
【分析】物体的物距一定,垂直主光轴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移动时:虚像的移动方向跟物体移动方向是一致的,但实像的移动方向跟物体移动方向恰好相反。即物向上移,像要向下移;物向左移,像要向右移。
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凸透镜的一半被板遮住,这时原来成在光屏上的像会怎么变?
4、实像与虚像的区分: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显示在光屏上的像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光屏上得不到的像
三、本课小结,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布置作业】:
修改并完成实验报告。
课后反思:
探究实验记录表
凸透镜
距f/cm
实验次数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性质(虚、实)
物距
u/cm
像距
v/cm
1
2
3
4
5
6
7
8
物体到凸透镜的
距离
像的情况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同侧或异侧
大于2倍焦距
倒立
缩小
实
异侧
等于2倍焦距
倒立
等大
实
异侧
2倍与1倍焦距之间
倒立
放
实
异侧
等于1倍焦距
无
无
无
无
小于焦距
正立
放大
虚
同侧
成实像时:物体距透镜越近像越大越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共5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透镜与面镜的区别,透镜分类,4个名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教科版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教法,教学程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