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初中物理沪科版 八年级全一册 4.4光的色散 习题作业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398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初中物理沪科版 八年级全一册 4.4光的色散 习题作业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398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初中物理沪科版 八年级全一册 4.4光的色散 习题作业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398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四节 光的色散巩固练习
展开4.4光的色散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种色光中能够产生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太阳光
【答案】D
【解析】
光的色散是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太阳光是复色光,红光、黄光和绿光是单色光,所以只有太阳光能够产生光的色散现象,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2.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池水映明月 B.彩虹舞山涧 C.潭清疑水浅 D.起舞弄清影
【答案】B
【解析】
A.池水映明月属于光的反射;
B.彩虹舞山涧属于光的色散,因为词中有“彩虹”二字,它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
C.潭清疑水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起舞弄清影,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故选B。
3.彩色电视荧光屏上显示的图像是由( )
A.红光、绿光、黄光混合而成 B.红光、黄光、蓝光混合而成
C.黄光、绿光、蓝光混合而成 D.红光、绿光、蓝光混合而成
【答案】D
【解析】
彩色电视上多彩的画面,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合成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4.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B.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C.手影 D.水中倒影
【答案】A
【分析】
(1)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色散的特点是形成了光带.(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就会发生光的折射;(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解析】
A. 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符合题意;
B.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水中的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 手影的形成原因是,光照射到手这个不透明物体上,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了一个黑暗区域,故C不符合题意;
D. 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这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5.下列现象分别属于红外线或紫外线的应用:①夜视仪;②遥控器;③医院用的消毒灯;④使钞票上的防伪荧光物质发光;⑤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有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③④
【答案】D
【解析】
夜视仪、遥控器和全自动感应水龙头都属于红外线的应用,医院用的消毒灯和使钞票上的防伪荧光物质发光都属于紫外线的应用;
A.①②⑤不符合题意;
B.②③④不符合题意;
C.①②③⑤不符合题意;
D.③④符合题意.
6.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
A.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B.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
C.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D.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
【答案】A
【解析】
A.太阳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能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故A符合题意.
BC.电视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
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三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故B、C不符合题意.
D.红、蓝、黄三色是颜料的三原色,其它颜色都是根据这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故D不符合题意.
7.如图所示,在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光屏上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光呈在最上面
B.红光呈在最下面
C.若换成黄色的光屏,就看不到黄光,其余颜色光仍呈在光屏上
D.若换成蓝色光屏,什么光也看不见,屏幕是黑色
【答案】A
【解析】
AB.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因此,红光呈在最上面。故A正确、B错误;
C.若换成黄色的光屏,则只能反射黄光,因此我们能看到黄光,其余颜色光照射位置呈黑色,故C错误;
D.若换成蓝色光屏,则只能反射蓝光,其余部分会是黑色,故D错误。
故选A。
8.青少年艺术节上,学校舞蹈队的演员们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在舞台上表演。当红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她们的( )
A.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 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蓝色
C.上衣为白色,裙子为蓝色 D.上衣为白色,裙子为黑色
【答案】A
【解析】
白色上衣反射所有色光,用红光照射时,反射红光,上衣为红色,蓝色裙子只反射蓝光吸收其它色光,用红光照射时,红光被吸收,裙子为黑色,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9.如图所示,小明将一块红色透明玻璃片甲和一块绿色透明玻璃片乙部分重叠,然后在正下方放置一张白色纸板。将太阳光竖直照射到玻璃片上。则白色纸板上各区域所呈现的颜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区域Ⅰ为红色 B.区域Ⅱ为白色
C.区域Ⅱ为黑色 D.区域Ⅲ为绿色
【答案】B
【解析】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其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所以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那么Ⅰ区为红色,绿色玻璃只能透过绿光,那么Ⅲ区为绿色,同种强度的红光和绿光混合在一起是黑色,所以Ⅱ区为黑色,故ACD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10.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答案】A
【解析】
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七种单色光.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红色玻璃纸透过红光,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故A正确为答案.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只有蓝色光,其他颜色的光消失,故B错误.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红纸只反射红光,则在红纸上看不到其他彩色光带,C错误.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只看到绿光,所以D错误.
二、多选题
11.下列生活中的应用与红外线有关的是( )
A.用红外线胶片拍摄“热谱图”
B.电视机遥控器
C.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骨骼生长
D.使荧光物质发光,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
【答案】AB
【解析】
A. 人体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的能力越强,红外线胶片通过感知人体器官辐射的红外线,得到热谱图,通过热谱图来判断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故A符合题意;
B. 电视机遥控器能辐射红外线来控制电视机,故B符合题意;
C. 紫外线能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生长,故C不符合题意;
D.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有效防伪,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2.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单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如图所示,关于太阳光的色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看到白屏上最上方的光是红光
B.光的色散说明太阳光包含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C.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紫光的外侧是紫外线,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实现了遥控功能
【答案】AB
【解析】
AB.光色散时,色光依次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排布,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所以图中白屏最上方的光是红光,故AB正确;
C.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所以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错误;
D.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的遥控功能,故D错误。
故选AB。
三、填空题
13.人们常将______、绿、蓝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基色”,这其中任何一种颜色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其它的色光合成。
【答案】红 不能
【解析】
[1][2]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将亮度相等的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可得到白光;这其中任何一种颜色不能用其它的色光合成。
14.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_。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利用的是_____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紫外线和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很大联系,请列举生活中利用紫外线一例:___________。
【答案】色散 红外线 紫外线验钞机
【解析】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2]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可以做成红外线遥控器、红外线探测仪等。所以,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利用的是红外线。
[3]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上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下照射下识别这些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
15.如图所示,一束阳光通过棱镜后的光路如图,在后面的白色光屏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彩色光带,由______七色光组成,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这一现象说明太阳光是______,同时可以发现三棱镜对不同的色光折射程度不同,其中对______光的折射较小,对______光的折射最大。
【答案】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散 复色光 红光 紫光
【解析】
[1][2]在光屏上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色带,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散成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
[3]太阳光能分解成七种色光,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
[4][5]由光谱可以发现三棱镜对不同的色光折射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折射较小,对紫光的折射最大。
16.色觉正常的小明直接观察课本中的鹦鹉图片,看到它的嘴部为红色的,翅膀为蓝色的;他再透过红色玻璃纸观察同一图片,发现鹦鹉的嘴部呈__色,翅膀呈__色.
【答案】红 黑
【解析】
[1][2]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与其颜色不同的色光全被其吸收,课本中的鹦鹉图片,看到它的嘴部为红色的,翅膀为蓝色的;透过红色玻璃纸观察同一图片,发现鹦鹉的嘴部呈红色,而蓝色被红色玻璃吸收,所以呈现黑色.
17.国庆假期,小明用装有红色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是:______色的叶,______色的花。
【答案】黑 红
【解析】
[1][2]睡莲的绿叶只反射绿光,白花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而红色玻璃只允许红光通过,所以睡莲的绿叶所反射的绿光不能通过红色的滤镜,白花所反射的复合光照到红色玻璃上时,只有红光进入照相机,于是拍摄的照片是黑色叶、红色花。
18.如图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则图中区域A处应标______色,区域B处应标______色。
【答案】绿 白
【解析】
[1][2]实验表明,自然界中的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无法用其它颜色的光混合而成,而其它颜色光可用红、绿、蓝光适当混合而得到,三种色光混合后的白光。故图中区域A应标上绿色,区域B处应标白色。
19.如图是一束太阳光射向三棱镜后,在后面光屏上出现三个区域,其中b区域出现了彩色的光带,此实验说明了______;从b区域分离出______三种颜色的光,把这三种强度相同的色光照在一起,可以出现白光;能使被照物体发热的是__区域的光。
【答案】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复合而成的 红、绿、蓝 a
【解析】
[1]该现象称为光的色散,在光屏上可观察到彩色光带,这说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复合而成的,即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的色光复合而成的。
[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图中b区域为可见光,从可见光分离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把这三种强度相同的色光照在一起,可以出现白光。
[3]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即a区域的光,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能使被照物体发热。
20.如图所示,已知AO=BO。若使木板上A点的红色小灯发光,此时人眼可以看见A点和_____点所在的位置有红色小灯。若使木板在水面以下的部分的一蓝色小灯发光,人眼看见的蓝色小灯是光的_____(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_____(填“实像”或“虚像”)。让红色小灯和蓝色小灯同时发光,并让一束_____颜色的光按光路_____(填“①”、“②”或“③”)射向水里,人眼能在某一位置看见水面以下的木板上仅有一个白色光点。(假设光在反射或折射后亮度均相同)
【答案】B 折射 虚像 绿 ①
【解析】
[1]若使木板上A点的红色小灯发光,此时A点会通过水面成像,此时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等于A到水面的距离,由于
OA=OB
所以此时人眼可以看见A点和B点所在的位置有红色小灯。
[2][3]若使木板在水面以下的部分的一蓝色小灯发光,光线从水面射出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逆着光线看,看到的是蓝色小灯的变浅的虚像。
[4][5]让红色小灯和蓝色小灯同时发光,A通过水面所成的像在B点为红光,让蓝色小灯在D位置同时发光,由于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光从空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所以应让一束绿颜色的光按光路①射向水里,人眼能在B位置看见水面以下的木板上仅有一个白色光点。
四、作图题
21.一束白光射向三棱镜,它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得到彩色光带,请在如图中画出红光和紫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并标注在光屏上.
【答案】
【解析】
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上会得到彩色光带,光屏上由上至下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所以折射后上端为红光,下端为紫光.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作出光路图如下:
22.如图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不同的色光,请画出紫色光线的大致位置.
【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不同的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通过折射后会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如上图所示。
考点:光的色散
五、实验题
23.如图所示是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白色光屏上的AB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该实验说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图中A处应该是______光;在该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______(选填:“A”或“B”)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______,其主要特性是具有______效应。探测时,我们可以将温度计玻璃泡涂黑,其原因是______,目的是______。
(2)如果在三棱镜和光屏之间放上一块蓝色的玻璃,则光屏会呈现______色光带。
【答案】红 A 红外线 热 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 使温度计示数升高更明显 蓝
【解析】
(1)[1]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图中位置从A到B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故A处应该是红光。
[2]B处应该是紫光。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它位于红色光的外面,所以温度计放应放在A处的外侧示数会上升。
[3]红光以外是看不见的红外线,所以这种光叫红外线。
[4]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5][6]黑色物体能吸收各种色光,使射到温度计上的光全部变成热能,即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温度计示数升高更明显。
(2)[7]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上一块透明的蓝色玻璃,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因此蓝色玻璃只能透过蓝光,白屏上呈现 蓝色。.
24.小红在学习了光学的相关知识后,在暗室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
(1)实验一:让一细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如图所示,白屏Ⅱ区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将灵敏温度计放在________(选填“Ⅰ”或“Ⅲ")区,温度计示数会明显升高,是因为________;
(2)实验二:将一束蓝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洋娃娃身上,小红看到了洋娃娃上衣呈________色,裙子呈________色;
(3)实验三:通过学习,小红知道红、________、蓝是光的三原色,它们自身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她将亮度相等的这三种色光叠加在一起,看到了________光.
【答案】色散 Ⅲ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蓝 黑 绿 不能 白
【解析】
(1)实验一: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七色光的现象,是光的色散现象.
红光的折射较小,紫光的折射较大,所以图中Ⅲ区是红外线,且红外线具有明显的热效应,所以将灵敏温度计放在Ⅲ区,温度计示数会明显升高.
(2)实验二:
将一束蓝光照在穿白上衣,白上衣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即白上衣反射蓝光,所以小红看到了洋娃娃上衣呈蓝色;
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所以蓝光照在红裙子上,洋娃娃身上裙子呈黑色.
(3)实验三: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它们自身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她将亮度相等的这三种色光叠加在一起,看到了白光.
25.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在黑暗的实验室里,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实验一:先后用不同颜色的玻璃对着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一所示。
(1)由表一可以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实验二:将不同颜色的光分别照射到不同颜色的纸上,观察纸的颜色,得到的结果如表二所示。
(2)由表二可以得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请你有上述结论解释,为什么水果店卖西瓜(红瓤)时,总喜欢撑一项红色的遮阳伞____?
【答案】透过它的光线颜色它反射的光线的颜色因为红遮阳伞透过的主要是红色,红光照射到西瓜的红瓤上后,反射的也主要是红光,红色就更突出,所以瓜瓤看上去就更红
【解析】
【解析】
(1)由表一可以看出:如果透明材料的颜色与照射的色光相同时,观察到的颜色就和照射色光的颜色相同;如果透明材料的颜色与照射的色光不相同时,照射色光的颜色就会被透明材料吸收,即透明材料通过什么色光,透明材料就是什么颜色,所以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2)由表二可以看出:如果不透明材料的颜色与照射的色光相同时,观察到的颜色就和照射色光的颜色相同;如果不透明材料的颜色与照射的色光不相同时,照射色光的颜色就会被不透明材料吸收,即不透明材料反射什么色光,不透明材料就是什么颜色,所以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3)撑一顶红色半透明的遮阳伞,阳光照射在伞上时,阳光中的红光能透过伞而照在西瓜上,瓜瓤看起来是红色的,瓜更好卖。
【点睛】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只透过和它相同的色光,其他色光都被透明物体吸收.(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其他色光都被不透明物体吸收.(3)红色半透明的遮阳伞可以通过红光,把其它颜色的光吸收掉,与瓜瓤的颜色相同.
26.下面是对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用平面镜引入一束日光,通过狭缝照到三棱镜上,如图所示,调整棱镜的方位,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得到的彩色光带.把白纸放在棱镜前,让学生看到照到棱镜上的光是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
实验二:在狭缝前放置红色玻璃(或蓝色玻璃),用白纸显示出照在三棱镜上的光是红光(或蓝光);通过三棱镜后,光改变了传播方向,但不分解,仍然是红光(或蓝光);
问题:
(1)你认为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 ______
A.太阳光中含有七色光,由于光的折射,通过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
B.棱镜中含有七色光,有太阳光通过时各色光分散出来
(2)你得到(1)中答案的根据是什么 ______ ?
(3)由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哪种光的偏折最大?哪种光的偏折最小?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 ?
(4)实验中,为什么要让太阳光先通过一个狭缝再射到棱镜上 ______ ?
【答案】A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
【解析】
(1)[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太阳光是由七色光(多种色光)组合而成的复色光,通过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而不是棱镜中含有七色光。
故选A。
(2)[2]得到(1)中答案的根据是:实验二中,只让红光通过棱镜时,经过棱镜的折射,并没有得到七色彩带,说明不是棱镜含有七色光;而实验一中,太阳光(白光)照射到棱镜,被分解成了七色光,说明实验一中彩色光带是由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棱镜时发生了色散。
(3)[3]由实验一图,可看出太阳光折射后,紫光在最左侧,偏折最厉害,红光在最右侧,偏折最小.所以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不同种颜色的光线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形成的,即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率不同而形成色散现象。
(4)[4]因为当光束越窄时,在光屏上能够得到依次排列的各色光,光带明显,颜色分明;如果让太阳光直接射到三棱镜上,光束宽,形成的不同颜色的光带会有重合,而色光混合能形成另一种色光,所以就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依次排列的七色光带。
27.如图所示光的色散实验中,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照射到白屏上,在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 ________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其它颜色光消失,只留下 ________色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则在红纸上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种颜色的彩色光带.因此,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答案】 紫 蓝 不能
【解析】分析: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透明物体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
解答: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这说明太阳(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呈现一条蓝色光带;如果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白屏上只在原来出现红光的地方出现一条红色光带,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不会出现彩色光带.这表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
故答案为: (1). 紫 (2). 蓝 (3). 不能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28.小明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叫_____现象,该现象说明太阳光是_____(选填“单色”、“复色”)光。
(2)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在B处的光是_____色光。
(3)将温度计放在A处的外侧,发现温度计示数有显著变化,说明_____的热效应最大,为了使温度计示数上升明显,应该_____。
(4)“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_____色光。
(5)当他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依次放上不同颜色的玻璃时,发现白屏上显现出不同的颜色,记录在下表。
玻璃的颜色
红
绿
蓝
黄
白屏上看到的颜色
红
绿
蓝
黄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透明物体的颜色与透过的色光_____(选填“有”或“无”)关。
【答案】光的色散 复色 紫 红外线 将温度计玻璃泡涂成黑色 绿 有
【解析】
(1)[1][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现象;该现象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
(2)[3]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而紫光在最下方,故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在B处的光是紫光。
(3)[4]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光的热效应时,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在A的外侧升高的更明显,实验表明红外线的热效应最大。
[5]为了使温度计示数上升明显,应该将温度计玻璃泡涂成黑色,这样可以吸收更多光带来的能量。
(4)[6]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但绿叶将绿光反射出去,所以才呈现绿色,因此说明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绿色光。
(5)[7]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依次放上不同颜色的玻璃时,发现白屏上显现出不同的颜色,说明玻璃的颜色与透过的色光一致。故透明物体的颜色与透过的色光有关。
29.炎热的夏天,小丽看着身边不同颜色着装的行人,她想不同颜色的衣料吸热能力是否相同呢?于是小丽与同学们选用了白炽灯、五支相同的温度计、五个相同的纸筒、秒表等器材进行探究。
(1)如图所示为同学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五个纸筒分别涂成不同的颜色并把温度计密封在各纸筒中,在桌面上将纸筒均匀摆放在所画圆的圆周上,白炽灯沿圆的中心轴线悬挂。这样做可使白炽灯提供给每个纸筒的______相同,小丽通过观察各纸筒中______的变化来判断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
(2)实验时,读取各温度计的初始温度后,点亮白炽灯,开始计时3min后,他们将各纸筒在原位置转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纸筒______;
(3)6min后,熄灭灯泡的同时,同学们迅速读取了每支温度计的示数,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纸筒颜色
黑
红
绿
蓝
白
初始温度/℃
25
25
25
25
25
6min时的温度/℃
31
28
29
29
27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一定时,______;
(4)请你指出该实验中的一处不足______,并针对此不足提出一条改进意见______;
(5)本次实验结论在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为提高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的吸热能力,通常将它涂成黑色,请你也列举一个实例______。
【答案】光照强度 温度计示数 受热均匀 黑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强,白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弱 熄灭灯泡的同时,同学们迅速读取了每支温度计的示数 在灯泡工作时读数 冬天人穿黑色的衣服
【解析】
(1)[1][2]要研究不同颜色的衣料吸热能力是否相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将五个纸筒分别涂成不同颜色并把温度计封在各纸筒中。在桌面上将纸简均匀摆放在所画圆的圆周上,白炽灯沿圆的中心轴线悬挂,这样做可使白炽灯提供给每个纸筒的光照强度相同。小丽通过观察各纸筒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
(2)[3]实验时,读取各温度计的初始温度后,点亮白炽灯,开始计时,3min后,他们将各纸简在原位置转动,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纸筒受热均匀。
(3)[4]分析表中数知,黑色纸筒内液体升温最高,白色纸筒内液体升温最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一定时,黑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强,白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弱。
(4)[5][6]若熄灭灯泡时读数,如果读数太慢,温度计示数会发生变化,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故应在灯泡工作时读数。
(5)[7]在寒冷的冬天,人穿黑色的衣服更暖和一些。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复习练习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沪科版第一节 光的反射测试题: 这是一份物理沪科版第一节 光的反射测试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第三节 光的折射测试题: 这是一份沪科版第三节 光的折射测试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