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教学设计,共7页。
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1课时 曲线型图象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2.经历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69~P71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完成教材P69引入问题:解:(1)上午9时的温度是27 ℃,12时的温度是31 ℃.(2)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37 ℃,是在15时达到的;最低温度是23 ℃,是在3时达到的.(3)这一天的温差是37-23=14(℃).从最低温度到最高温度经过了15-3=12(小时).(4)3时到15时温度在上升,0时到到3时、15时到24时温度在下降.(5)A点表示21时的温度为31 ℃,B点表示0时的温度为26 ℃.(6)次日凌晨1时温度约是24 ℃.理由略.规律总结:(1)图象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非常直观;(2)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2.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晶,它与白昼时长密切相关.当春分、秋分时,昼夜时长大致相等;当夏至时,白昼时长最长.如图,在下列选项中指出白昼时长低于11小时的节气( D )A.惊蛰 B.小满C.立秋 D.大寒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水滴进玻璃容器如图所示(设单位时间内进水量相同),那么水的高度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请选择分别与A、B、C、D匹配的图象( )A.(3)(2)(4)(1) B.(2)(3)(1)(4)C.(2)(3)(4)(1) D.(3)(2)(1)(4)【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A容器的直径小,水上升的速度最快,故A应是图(3);B容器直径大,上升速度慢,故B应是图(2);C容器下面大,上升速度慢,上面较小,上升速度变快,故C应是图(4);D先最快,再速度放慢,然后速度又变快,最后速度不变,故D应是图(1).故选A.【答案】A【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对于题目中有不规则容器,图象多为不规则变化,要确定这种变化关系,可以从容器横截面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例2】如图所示是某市夏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通过观察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这天15时温度最高B.这天3时温度最低C.这天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是13 ℃D.这天0~3时,15~24时温度在下降【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温度最高应找到图象的最高点所对应的x值,即15时,A正确;温度最低应找到图象的最低点所正确应的x值,即3时,B正确;这天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应让前面的两个y值相减,即38-22=16(℃),C错误;从图象看出,这天0~3时,15~24时温度在下降,D正确.故选C.【答案】C【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认真观察图象,明确时间是自变量,温度是因变量,然后由图象上的点确定自变量及因变量的对应值.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某市一周平均气温(℃)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星期二的平均气温最高B.星期四到星期日天气逐渐转暖C.这一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4 ℃D.星期四的平均气温最低2.如图所示是某市2018年6月份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观察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天的最高气温是38_℃;(2)这天在3时至15时范围内温度在上升;(3)请你预测一下,次日凌晨1点的气温大约是25 ℃.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图象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非常直观.2.曲线型图象能够反映出数据的变化趋势,通过结合横、纵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我们能够很直观的感受到数据的意义.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第2课时 折线型图形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1.学会从折线型图形中提取信息,作出判断.2.经历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通过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际情境,分析出变量之间关系.【教学难点】根据现实中变量的变化关系,判断变化的可能图象.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73~P74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表示方法有:表格法、关系式法、图象法.2.(教材P73引入问题)每一辆汽车上都有一个时速表用来指示汽车当时的速度.你知道现在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吗?解:现在汽车的速度是50 km/h.3.完成教材P74引入问题:解:(1)汽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24分钟,它的最高时速是90 km/h.(2)汽车在2至6分和18至22分的时段里保持匀速行驶,时速分别为30 km/h和90 km/h.(3)答案不唯一,如:发生故障、停止不动.(4)略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小明放学后从学校乘轻轨回家,他从学校出发,先匀速步行至轻轨车站,等了一会儿,小明搭轻轨回到家.下面能反映在此过程中小明与家的距离y与时间x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根据从学校回家,可得与家的距离是越来越近;根据步行的速度慢,可得离家的距离变化小;根据搭轻轨的速度快,可得离家的距离变化大.【分析】A.随着时间的变化,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故A、B错误;C.随着时间的变化,步行离家的距离变化快,搭轻轨的距离变化慢,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随着时间的变化,步行离家的距离变化慢,搭轻轨的距离变化快,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路程问题中,在不同的时间内,速度可以发生变化,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对图象中各个线段的意义正确理解.【例2】端午节至,甲、乙两队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比赛,两队在比赛时的路程s(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龙舟赛的全程是多少米?哪队先到达终点?(2)求乙与甲相遇时乙的速度.【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明确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再分段提取相关信息解题.【解答】(1)由纵坐标看出,这次龙舟赛的全程是1000米;由横坐标看出,乙队先到达终点.(2)由图象看出,相遇是在乙加速后,加速后行的路程是1000-400=600(米),加速后用的时间是3.8-2.2=1.6(分钟),所以乙与甲相遇时乙的速度是600÷1.6=375(米/分钟).【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决双图象问题时,正确识别图象,弄清楚两图象所代表的意义,从中挖掘有用信息,明确实际意义.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用均匀的速度向一个容器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为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是( C )2.如果OA、BA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学生运动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根据图象判断快者的速度比慢者的速度每秒快( C )A.2.5 m B.2 mC.1.5 m D.1 m3.星期天,玲玲骑自行车到郊外游玩,她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2)她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多长时间?(3)她骑车速度最快是在什么时候?车速是多少?(4)玲玲全程骑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12时,此时离家30千米.(2)她10:30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半小时.(3)玲玲郊游过程中,各时间段的速度分别为:9时~10时,速度为10÷(10-9)=10(千米/时);10时~10时30分,速度约为(17.5-10)÷(10.5-10)=15(千米/时);10时30分~11时,速度约为0;11时~12时,速度为(30-17.5)÷(12-11)=12.5(千米/时);12时~13时,速度为0;13时~15时,在返回的途中,速度为30÷(15-13)=15(千米/时).由此可知,骑行最快有两段时间:10时~10时30分;13时~15时,两段时间的速度都是15千米/时.(4)玲玲全程骑车的平均速度为(30+30)÷(15-9)=10(千米/时).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在表示两变量间关系时,图象法是关系式法和表格法的几何表现形式.2.图象法能直观反映变量间的整体变化情况及变化规律,是表格法、关系式法所无法代替的.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4 用尺规作角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