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仁爱湘教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备课教案
初中化学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下册单元3 金属的锈蚀和防护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下册单元3 金属的锈蚀和防护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教学课时,教学用具,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3 金属的锈蚀和防护 【学习目标】1.认识金属制品(如铁、铜)锈蚀的原因和防锈的方法,从中体验化学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2.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认识金属制品锈蚀的原因和防锈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会利用探究的方法学习金属的锈蚀条件。【教学手段】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铁钉、试管、镊子。【教学流程】(一周前布置学生分组探究铁钉的锈蚀过程、条件,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己准备材料,参考课本P45“请你尝试”自己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现象的描述) 教师引课→分组展示→交流讨论→教师小结→巩固练习→单元小结 教 学 过 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引课→学生讨论→学生小结→教师点评 金属材料在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但是金属锈蚀常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展示图片),金属是如何锈蚀的,如何来防止金属的锈蚀呢?回答下列问题:1.铁钉表面有什么?怎样形成的?2.分析铁钉所处的环境,并描述铁钉在一周内的变化情况?3.铁在什么条件下锈蚀?若在食盐水中锈蚀情况如何?(填写课本P45)根据各小组的实验,分组讨论。描述现象:在有水、氧气的环境中铁钉锈蚀。分析小结铁钉锈蚀的条件:水、氧气。填写课本P45“分析归纳”。 展示几幅金属锈蚀的图片,让学生从感观上了解金属锈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的能力,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师提问→学生作答→教师讲解→小结 教师提问:铁锈是什么颜色?铁锈的表面特征是什么?找出不同意见。教师点拨:铁锈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红棕色的氧化铁(Fe2O3)。分组回答问题再次交流讨论(学生记笔记)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自学→交流讨论→教师点评 巩固提高讨论题:(讨论1)课本P46“交流讨论”(讨论2)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家用铝制品为何不易锈蚀?使用铝制品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阅读课本P46“交流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讲解→引入新题→学生讨论→师生小结 全世界由于金属锈蚀而报废的金属约占全世界金属产量的 20%~40%,要保护金属资源,防锈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防止金属锈蚀?防止铁锈蚀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具体的防锈方法有那些?物理方法是什么?化学方法是什么?教师小结(板书)学生阅读P46“生活启示”。归纳小结。回忆日常生活中人们进行金属防锈的方法。课本P47“探究活动”,填写活动内容。学生小结: 物理方法:涂油、刷漆、制成合金……化学方法:电镀、烤蓝……(学生记笔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化学,同时把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加强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服务生活。教师提问→学生自学→学生讨论→共同回答→师生小结 金属资源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对是多还是少?它们可再生吗?我们该如何来利用和保护金属资源?认识废物回收标志。展示讨论题:废旧金属任意丢弃将会带来怎样的危害?教师小结(板书)阅读课本P47 讨论人人动脑,共同讨论。分组回答:金属资源含量不多且不可再生。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回收利用、防止锈蚀、合理开采……增强学生的节约资源的意识,保护金属资源。课堂小结金属的锈蚀 、金属的防锈 、保护金属资源作业课本P48“实践应用”【板书设计】单元3 金属的锈蚀和防护一、 探究铁的锈蚀 1、 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氧气、水作用2、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红棕色3、防止铁锈蚀的方法 二、 防止金属锈蚀,保护金属资源 1、 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2、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仁爱湘教版专题八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3 金属的锈蚀和防护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单元3 金属的锈蚀和防护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教学课时,教学用具,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单元2 金属的性质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