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缺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3405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缺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3405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缺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3405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河南省南阳市-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缺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缺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可能用到的部分相对原子质量,100°C时, 将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南阳市2021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质量评估化 学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2.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可能用到的部分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16 C1 35.5 K 39 Fe 56 Cu 64 Zn 65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措施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消费端的减碳:研发能够高效利用CO2的新型电池B.消费端的减碳: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充电桩基础实施的安装C.发电端的减碳:鼓励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煤电等能源的发展D.配套措施之一碳捕捉:使用溶剂对CO2进行吸收,最后吹出CO2气体并压缩再利用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B.对于2HI(g) 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C.开启可乐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D.工业制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3.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插入海水中的铁棒(含碳量为10.8%)越靠近烧杯底部发生电化学腐蚀就越严重B.图b开关由N改置于M时,金属铁的腐蚀速率减小C.图c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D.图d在反应过程中能产生氢气4.下列对化学反应的预测正确的是选项化学反应方程式已知条件预测AA(s)=B(g)+C(s)△H>0它一定是非自发反应BA(g)+2B(g)=2C(g)+3D(g)能自发反应△H一定小于0CM(s)+aN(g)=2Q(g)△H<0,自发反应a可能等于1、2、3DM(s)+N(g)=2Q(s)常温下,自发进行△H>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C(s)+O2(g)=CO2(g) △H =akJ·mol-1, C(s)+ O2(g)=CO(g) △H =bkJ·mol-1 ,则a>bB.恒温条件下,反应NH2COONH4(s) 2NH3(g)+CO2(g)达平衡后,向密闭容器中加入NH2COONH4,平衡正向移动C.恒温恒容条件下, N2(g)+3H2(g) 2NH3(g)达平衡后, 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D.测定中和热实验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后,不能直接测定盐酸的温度6.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各组中的三种溶液,电解过程中,溶液中pH依次为减小、不变、增大的是A. HCl、HNO3、K2SO4 B. AgNO3、CuCl2、 Cu(NO3)2C. CaCl2、 KOH、NaNO3 D. CuSO4、Na2SO4、KCl7.100°C时, 将0.1 mol N2O4置于1 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C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 N2O4(g) 2NO2(g)。 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反应限度的是①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 :2 ②烧瓶内 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⑤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⑥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⑦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A.①④⑥ B.只有①④ C.②③⑥⑦ D.只有⑥⑦8.甲、乙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向甲中充入1molCH4和1molCO2,乙中充入1molCH4和n molCO2,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 CH4(g)+CO2(g)2CO(g)+2H2(g),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 的体积分数: φ(b)<φ(c)B.773K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12.96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873K 时,向甲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CO2、CH4各0.4mol,CO、H2各1.2 mol,平衡不发生移动9.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制氢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反应I: SO2(g)+I2(g)+ 2H2O(1)= 2HI(aq)+H2SO4(aq) △H1 = -213kJ·mol-1反应II: H2SO4(aq)= SO2(g)+H2O(1)+ O2(g) △H2 = +327 kJ·mol-1反应III: 2HI(aq)=H2(g)+I2(g) △H3 = +172 kJ· 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B.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1)= 2H2(g)+O2(g) △H = +286 kJ· mol-1C.升高温度可使反应II、III的化学平衡常数均增大D.该制氢方法生成1molH2(g)的反应热与直接电解水生成1 molH2(g)的反应热相等1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H2,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H <0。 CH3OH 的体积分数与起始时H2与CO2的投料比值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投料比值 一定时,CH3OH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图甲中,T1>T2 B.图甲中,CO2的转化率: b>a>cC.图乙中,T1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正向移动 D.图乙中,CO2的转化率: e>d>f11.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水系可逆Zn-CO2电池,电极材料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电池工作时,双极膜(由阴、阳膜复合而成)层间的H2O解离成H+和OH-,在外加电场中可透过相应的离子膜定向移动。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Zn+O2+4OH-+2H2O= 2Zn(OH)42-B.放电时,1molCO2 转化为HCOOH,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充电时,每生成标况下11.2LO2在阳极可生成65g Zn D.电解质溶液2一定是碱性溶液12.化学平衡状态I、II、 III的相关数据如表:编号 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温度979 K1173KIFe(s)+CO2(g) FeO(s)+CO(g)K11.472.15IICO(g)+H2O(g) CO2(g)+H2(g)K21.62bIIIFe(s)+H2O(g) FeO(s)+H2(g)K3a1.68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a>b B.增大压强,平衡状态II不移动C.升高温度平衡状态III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反应II、III均为吸热反应13. 在一定温度下,将0.13molX和0.16 molY加入1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s)+2Y(g) 2Z(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Y,平衡时Y的转化率减小B.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3.6C.当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 0.06mol· L-1·min-114. 一定温度下,将lmolA (g)和1molB (g)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 (g) +B (g) xC (g) +D (s)△H<0,在t1时达平衡。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C (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B. t1~t2、t2~t3平衡常数均为0.25C. t3 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D. t3时刻v逆可能小于t2时刻v逆15.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试剂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探究,测定具支锥形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关系以及溶解氧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pH=2.0 时,压强增大主要是因为产生了H2B. pH=4.0时,不发生析氢腐蚀,只发生吸氧腐蚀C.整个过程中,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Fe-2e- =Fe2+D. pH=2.0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H++2e- =H2↑和O2+4H+ +4e- = 2H2O16.下图是一套模拟工业生产的电化学装置。丙装置中两电极均为惰性电极,电解质溶液为KCl溶液,不考虑气体溶解,且钾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钾离子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装置中b为精铜,a为镀件,则可实现a上镀铜B.丙装置可以制取KOH溶液,制得的KOH可以通过g口排出C.当d电极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O2时,丙装置中阳极室溶液质量减少29.8gD.若甲装置中a、b均为惰性电极,向甲所得溶液中加入0.05molCu2(OH)2CO3后恰好使溶液复原,则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第II卷(非选择题共 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7. (8分)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发射卫星时可用液态肼(N2H4) 为燃料,用气态二氧化氮为氧化剂,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己知:①N2(g) +2O2(g) = 2NO2(g) △H = +68 kJ·mol-1②N2H4(1)+ 3O2(g) = 2NO2(g) + 2H2O(l) △H = -622 kJ·mol-1③H2O(g) = H2O(l) △H = - 44 kJ·mol-1( 1)写出液态N2H4与气态N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2) N2H4可视为NH3分子中的H被 -NH2 取代的产物。合成氨的能量示意图如下:已知分别破坏1 molN N键、1 mol H-H键时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kJ、436 kJ,则破坏1molN-H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___ ___kJ。现取lmolN2(g)和3mol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 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_ _ 92kJ(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原因是 _ 。若加入催化剂,△H 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12分)研究金属腐蚀和防护的原理很有现实意义。(1)图甲为探究钢铁的吸氧腐蚀的装置。某兴趣小组按该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导管中水柱上升缓慢,下列措施可以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水柱上升现象的有______ (填序 号)。A.用纯氧气代替具支试管内空气B.用酒精灯加热具支试管提高温度C.将铁钉换成铁粉和碳粉混合粉末并加入少许食盐水D.将玻璃导管换成更细的导管,水中滴加红墨水(2)该小组将图甲装置改进成图乙装置并进行实验,导管中红墨水液柱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根据数据可判断腐蚀的速率随时间变化逐渐___ __ (填“加快”“减慢”或“不变”),你认为影响钢铁腐蚀的因素为_ 。时间/min13579液柱高度/cm0.82.13.03.74.2(3)为探究图乙中a、b两点所发生的反应,进行以下实验,请完成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NaCl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a点附近溶液出现红色a点电极反应为_ 一段时间后再滴加2~3滴铁氰化钾溶液 b点周围出现蓝色沉淀 b点电极反应为Fe-2e- = Fe2+(4)设计图丙装置研究弱酸性环境中腐蚀的主要形式。测定锥形瓶内气压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丁所示,从图丁中可分析,t1~t2s 之间主要发生__ ___(填“吸氧”或“析氢”)腐蚀,原因是 _ _。(5)金属阳极钝化是一种电化学防护方法。将Fe作阳极置于H2SO4溶液中,一定条件下,Fe钝化形成致密Fe3O4氧化膜,试写出该阳极的电极反应 。19. (7分)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 : 2NO+2CO 2CO2+N2 △H<0。(1)为了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为_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2)该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为研究上述反应,某学习小组在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CO和1molNO,发生. 上述反应,实验测得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某温度下的平衡状态D点,若同时采取缩小容器体积和降低温度,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时,可能到达图中A~G 点中的_ _点;当压强为20MPa、温度为T2时的平衡常数Kp=_ MPa-1 (用 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保留2位有效数字)。20.(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原电池原理并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多种电池: 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阴离子向_ 极移动(填C1或C2);若向B池里滴加NaOH溶液,平衡向_ _方向移动, 此时C2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 。(2)乙同学结合课本氢氧燃料电池知识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其中__ __ (填 A或B)处电极入口通甲烷。当消耗标况下甲烷33.6L时,假设能量转化率为90%,则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______mol。若将该燃料电池内部KOH溶液改为熔融的掺杂着氧化钇( Y2O3)的氧化锆( ZrO2 )晶体,在其内部可以传导O2-,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 。(3)丙同学查资料发现生物电池具有工作时不发热、不损坏电极等优点,不但可以节约大量金属,而且寿命比化学电源长得多,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某生物电池用葡萄糖(C6H12O6)作原料,在酶的作用下被氧化为葡萄糖酸(C6H12O7),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a的电极反应式为__ ___。当有2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时,理论上电极a消耗葡萄糖的质量为__ g;该电池_ (填“能”或“不能”)在高温条件下使用。21. (11 分)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CO2的综合利用是解决温室及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1) CO2催化加氢能合成低碳烯烃: 2CO2(g)+ 6H2(g) C2H4(g)+ 4H2O(g)。不同温度下平衡时的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则曲线b表示的物质为_ ___(填化学式),该反应的△H _0。 (填:“>”或“<”)(2)工业中,CO2和H2在催化剂Cu/ZnO作用下可发生两个平行反应,分别生成CH3OH和CO。反应A: CO2(g)+ 3H2(g) CH3OH(g)+H2O(g)反应B: CO2(g)+ H2(g) CO(g)+H2O(g)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为1:3时,温度对CO2平衡转化率及甲醇和CO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①由图可知温度升高时CO的产率上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 。②由图可知获取CH3OH最适宜的温度是____ __。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CO2转化为CH3OH的平衡转化率的有 。A.使用催化剂B.增大体系压强C.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D.投料比和容器体积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3)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可表示为CO(g)+2H2(g) CH3OH(g) △H= - 90.8kJ·mol-1,在温度、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若甲中加入1molCO和2molH2,乙中加入1molCH3OH(g),反应达到平衡时甲放出的热量为Q1kJ,乙吸收的热量为Q2kJ,甲中CO的转化率为a1,乙中CH3OH的转化率为a2,则Q1+Q2= ,= a1+a2=_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小组同学探究盐溶液对反应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高二化学秋季期中考试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可能用到的部分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实验误差分析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