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同步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422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同步习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422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同步习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422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2 测量长度和时间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2 测量长度和时间当堂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故选:C。
2.【解答】解:ABC、卷尺、螺旋测微器、三角尺是测量长度的仪器,故ABC不符合题意;
D、停表是常用测量时间的工具,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解答】解:由图知: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一个小格代表1min,指针在“2”和“3”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2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一个小格代表1s,指针在1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15s,即秒表的读数为2min15s=135s。
故答案为:135。
4.【解答】解: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4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秒针走一圈的时间为30s,1s分为10个小格,则一个小格代表0.1s,分钟表盘没有过半,所以秒针示数不可能大余30秒,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4min7.5s=247.5s。
故答案为:247.5。
5.【解答】解:由图知:停表小表盘的分度值是1min,小表盘指针在5min;
大表盘的分度值是0.5s,而大表盘指针在10s,
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10s=310s。
故答案为:310。
6.【解答】解: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A错误;
B、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故B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错误,误差不能避免,故C错误;
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
实验器材还需要刻度尺测钢丝绕圈的总长度;
(1)钢丝绕圈的总长度为L=15.00cm﹣10.00cm=5.00cm;
(2)数出钢丝绕的圈数n为39,=≈0.13cm=1.3mm;
(3)根据由可知,当绕出的线圈有重叠表示n不变,钢丝绕圈的总长度L变小,所以d变小;
(4)根据由可知,当绕线圈时没能做到线圈与线圈紧密靠拢时,表示L变大,n不变,所以d变大。
故答案为:刻度尺;(1)5.00;(2)1.3;(3)偏小;(4)偏大。
8.【解答】解:A、停表是实验室常用测量时间的仪表。故A不符合题意;
B、刻度尺是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故B不符合题意;
C、电流表是测量通过用电器电流大小的仪表。故C不符合题意;
D、测温枪是测量体温的常用仪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解答】解:由图知:
甲刻度尺上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物体左端与2cm刻度线对齐,读作2.0cm,物体右端在5cm与6cm刻度线之间,偏向5cm刻度线,读作5.2cm,甲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L1=5.2cm﹣2.0cm=3.2cm;
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1mm;物体左端与2.0cm刻度线对齐,读作2.00cm,物体右端在5.1cm与5.2cm刻度线之间,偏向5.2cm刻度线,读作5.18cm,乙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L2=5.18cm﹣2.00cm=3.18cm;故B正确。
故选:B。
10.【解答】解:实验室中测量物体运动时间时,要求精确程度较高,一般需精确到0.1s。
A、日晷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准确度很低,故A不符合题意;
B、家庭用时钟精确程度为1s,故B不符合题意;
C、停表精确程度较高,能够满足实验室一般的测量要求,故C符合题意;
D、原子钟属于精密计时仪表,精确程度极高,一般实验室测量时间不需要达到电子钟的精确程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解答】解:A、错误是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故A错误;
B、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探讨光的折射的普遍规律,故B错误;
C、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测量误差,而误差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故C错误;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12.【解答】解:
测量的四次测量结果为18.12cm,18.13cm,18.11cm,18.14cm,为了减小误差,取四次的平均值:≈18.13cm,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解答】解:
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1”和“2”之间,偏向“2”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
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9.8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9.8s,即停表的读数为1min39.8s=99.8s。
故答案为:99.8。
14.【解答】解:
由图可知,表盘上有60个小格,对分针而言,60个小格为1h,则每个小格为1min;对秒针,一圈由60小格,每一个小格为1s;显示的时刻为15h9min25s。
故答案为:1s;9;25。
15.【解答】解:
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3”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停表的读数为3min7.5s。
故答案为:3;7.5。
16.【解答】解:如图所示的两种计时工具,
①甲表叫停表,大表盘分度值是0.5s,最大读数是30s;小表盘分度值是1min,最大读数是60min,测量的准确程度较高,所以在体育课上要测量400m跑的时间,应用此表。
乙表叫钟表,分度值是1min,一周最大读数是12h,此时的时刻为10:08;测量一场电影的时间,选择钟表即可。
故答案为:停表;钟表;甲;乙;10:08。
17.【解答】解:
A、五次测量数据中,第三次的实验数据18.10cm与其余四次测量数据相差较大,为错误数据,故A错误;
B、去除错误数据18.10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应为:≈18.51cm,故B错误;
C、18.50cm中最后一位“0”是估计值,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当刻度正好在整数刻度时,我们就应估读为“0”,故C错误;
D、由数据18.52cm,18.52cm,18.11cm,18.50cm,18.51cm知,此刻度尺估读到mm的下一位,所以分度值为1mm,故D正确。
故选:D。
18.【解答】解:
A、对于“0.32m”,“3”对应的分度值为1dm.不符合题意;
B、对于“1.2mm”,“1”对应的分度值为1mm.不符合题意;
C、对于“7.56dm”,“5”对应的分度值为1cm.符合题意;
D、对于“0.69cm”,“6”对应的分度值为1mm.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解答】解:
(1)由图1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3.50cm对齐,右侧与6.50cm对齐,物体的长度是6.50cm﹣3.50cm=3.00cm;
由图2可知,甲刻度尺的刻线没有紧靠被测物体,乙刻度尺的刻线紧靠被测物体,所以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图乙;
(2)由图3可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30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300s+37.5s=337.5s。
故答案为:3.00;乙;337.5。
20.【解答】解:
甲图中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故甲错误;
乙图中铅笔没有水平紧贴刻度线,故乙错误;
丙图中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故丙正确;
丁图中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丁错误;
由丙图知: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端与0.00cm对齐,右端与3.6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3.60cm。
故答案为:丙;1mm;3.60cm。
21.【解答】解:根据四次测量结果,可以观察出3.32cm与其他三次结果偏差较大,属于错误数据,应去掉,依据取多次测量平均值的方法,在最后结果除不尽时采取四舍五入,保留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木块的厚度=(3.12cm+3.13cm+3.12cm)÷3≈3.12cm。
故选:A。
22.【解答】解:由图甲所示刻度尺可知,其分度值为1cm,
由图乙所示刻度尺可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1mm,
使用乙图所示刻度尺测量较准确,其分度值为1mm;物体长度为5.25cm﹣2.00cm=3.25cm;
故答案为:1cm;1mm;乙;3.25cm。
23.【解答】解:
用此刻度尺测量的物体长度是29.58cm,最后一位是估计数字,所以准确值为29.5cm,估计值为0.08cm;
数据的倒数第二位8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m,所以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即分度值是1mm。
故答案为:1mm;29.5;0.08。
24.【解答】解:(1)读图可知,乙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并未与尺面末端刻度垂直,因此乙是错误的,甲是正确的;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四次读数中,26.42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属错误数据,应去除。则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00cm;
(3)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严冬季节,尺子实际长度收缩变小,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大。
故答案为:(1)甲; (2)减小误差;26.42cm;26.00; (3)偏大。
25.【解答】解:(1)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
(2)图中,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略偏过中间;大盘的分度值是0.5s,而大盘指针在40.5s,因此甲的读数是3min40.5s。
故答案为:停表;3min40.5s。
26.【解答】解:停表的大表盘代表的是秒,把1s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s,所以大表盘的分度值是0.1s;小表盘代表的是分,把1min分成两份,每一份是0.5min,所以小表盘的分度值是0.5min;图中停表的示数为1min+10.8s=70.8s。
故答案为:0.1;70.8。
27.【解答】解:(1)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测量时存在的,是不可以消除的;
(2)观察五位同学的测量结果可知,丁同学的测量结果是14.82cm,其他同学的测量结果都在12.80cm左右,所以丁同学的测量明显出现错误;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3)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因此丙同学读出12.8cm,是选用的最小刻度为1cm刻度尺,其他同学选用的是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不同;
(4)如果正确测量四位的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应估读到0.1mm,则丙同学的测量结果没有估计值,是错误的;
(5)若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只有甲、乙、戊同学的测量结果是正确的,则钢笔的长度为:
L=≈12.82cm;
故答案为:(1)误差;不可以;(2)丁;可以;(3)最小分度值;(4)丙;没有估计值(或没有估测分度值下一位);(5)12.82。课 时
1.2测量长度和时间
重难点
长度测量、刻度尺使用、时间测量、单位转换
I、知识归纳
长度时间单位
1.单位:为了科学的进行测量,必须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叫做单位;
2.国际单位制:国际上规定的一套统一的单位;
3.长度的基本单位: ,符号: .常用单位: ;
4.时间的基本单位: ,符号: .常用单位: ;
刻度尺的使用
刻度尺的使用(三看五会)
1.使用前三看:
一看 :看刻度尺的 是否磨损,如己磨损则可用任意一刻度线作为 测量零点;
二看 :即看刻度尺的 ;如(0—20cm)
三看 :刻度尺上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表示的量值叫做 ,它决定刻度尺的 和测量结果的有效值。
2.使用时五会:
一会选:先估计被测长度,根据测量的实际要求选择适当 和 的刻度尺; 二会放:刻度尺要 ,要沿着所测量的长度,零刻线对准起始位置,
有刻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三会看: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四会读:读出 后,还要 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五会记: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测量结果= + + 。
误差错误
误差: 与 之间的差异;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错误可避免,而误差是 的.
Ⅱ、基础巩固
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测量一支铅笔长度,最终测得铅笔的长度为( )
A.6.80cmB.5.00cmC.4.80cmD.4.70cm
2.如图所示的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
A.卷尺 B.螺旋测微器 C.三角尺 D.机械停表
3.图中秒表所示的时间是 s。
4.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5.如图用表测量比赛成绩,则所测成绩是 s。
题3 题4 题5
Ⅲ、能力提升
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7.小段在家中找到一圈细钢丝,他想测出钢丝的直径。下面是他设计的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实验器材:细钢丝、铅笔、 。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钢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如图所示,钢丝绕圈的总长度为 cm;
(2)通过计算得,钢丝的直径约为 mm;
(3)如果在绕圈时没有注意,使得绕出的线圈有重叠,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如果在绕线圈时没能做到线圈与线圈紧密靠拢,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8.下列工具能直接测量人体温度的是( )
A.停表B.刻度尺C.电流表D.测温枪
9.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关于木块长度的读数,正确的一组是( )
A.5.2cm,5.18cm B.3.2cm,3.18cm
C.3.20cm,3.18cm D.3.2cm,3.2cm
10.如图所示,在中学物理实验探究中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
A.日晷 B.时钟 C.机械停表 D.原子钟
Ⅳ、拓展培优
1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的产生
B.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C.误差是由于测量者操作错误而产生的,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
D.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测量者估读而产生的误差
12.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A.18.125cmB.18.1cmC.18.13cmD.18.12cm
13.为迎接中考体育技能测试,体育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如图,停表显示的是一位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则该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为 s。
14.如图所示的钟表,其分度值为 ,显示的时刻为15h min s。
15.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 min s。
题13 题14 题15
Ⅴ、思维训练
16.如图所示是两种常见的计时工具,其中甲表叫 ,乙表叫 。若在体育课上要测量400m跑的时间,应用 表;若要观测一场电影的放映时间,应用 表。图乙中指示的时间是 。
17.小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10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次的测量数据都是正确的
B.最后结果应记作18.43cm
C.18.50cm中最后一位“0”可以去掉
D.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18.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则下列测量结果中读数正确的是( )
A.0.32mB.1.2mmC.7.56dmD.0.69cm
19.如图1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2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 ;如图3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2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得铅笔的长度约 。
21.某同学用一把最小刻度为1mm的直尺,先后测量同一木块的厚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3.12cm、3.13cm、3.32cm、3.12cm。下列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3.12cmB.3.123cmC.3.13cmD.3.1975cm
22.如图所示,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甲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 ,乙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 ,使用 刻度尺测量更精确,被测物长度为 cm。
23.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出某物体的长为29.58cm,则他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数据中的准确值是 cm,估计值是 cm。
24.如图所示:
(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 图。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5.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 来测量时间,甲的读数是 。
26.如图所示,秒表的大表盘分度值 s,该表读数 s。
27.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cm、12.83cm、12.8cm、14.82cm、12.80cm。
(1)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 ,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 同学,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3)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 不同。
(4)如果正确测量四位的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 同学的测量结果又是错误的,其原因是 。
(5)用这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钢笔的长度应该是 c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1 物体的质量随堂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5 奇妙的透镜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