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沁园春·雪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沁园春·雪同步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成吉思汗(hàn) 分外妖娆(fèn) 江山多骄 山舞银蛇
B.稍逊风骚(sā) 惟余莽莽(mǎng) 原弛蜡象 竞折腰
C.还看今朝(zhā) 数风流人物(shù) 一代天骄 略输文彩
D.沁园春(qìn) 红装素裹(guǒ) 顿失滔滔 俱往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国北方)
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长江波涛滚滚的样子)
C.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等到)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都)
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C.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运用对偶、互文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千里”“万里”互文见义,表现了祖国幅员辽阔,也反映了诗人视野的宽广。)
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黄河一下子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突出了天寒地冻、河水结冰之快。)
C.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群山蜿蜒起伏、奋发竞争的态势,显得神采飞扬。)
D.只识弯弓射大雕。(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弯弓射雕代指尚武力而少文治,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肯定中包含批判的情感。)
二、填空题
5.《沁园春·雪》中形容雪后天晴的壮丽景色的词语是:___________。
点明主旨,赞美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6.在《沁园春·雪》中,“望”字和“惜”字分别总领了上阕和下阕,在本首词中也有两个字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们分别是“_____”和“______”。
7.这首词描绘了四幅图画,它们依次为独立寒秋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鹰击长空”和“鱼翔浅底”中的“击”“翔”二字好在哪里?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词人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B.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C.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D.一个“恰”字,总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10.上阕最后三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解全析
1 沁园春·雪
1.答案 D A.汗hán,骄→娇。B.弛→驰。C.数shǔ,彩→采。
2.答案 B 滔滔: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
3.答案 B 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4.答案 B 句中未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5.答案 红装素裹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解析 注意正确书写,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6.答案 看 忆
解析 “看”字领起“万山红遍”至“万类霜天竞自由”,“忆”字领起“恰同学少年”至“粪土当年万户侯”。
7.答案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解析 仔细品读带有描写和抒情的句子,概括出词人描绘的图画。如由“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可概括出“湘江秋景图”,由“恰同学少年……粪土当年万户侯”可概括出“峥嵘岁月图”,由“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可概括出“中流击水图”。
8.答案 “击”字写出了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的样子;“翔”字写出了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得自由轻快的样子。赋予“鹰”和“鱼”以人的昂扬斗志,更能表现出万物欣荣的勃勃生机。
解析 答题时,先把这两个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再结合全词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
9.答案 A 开头三句主要是写景,而非“洋溢着词人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10.答案 抒发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与豪情壮志。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最后一句的意思,然后结合词的前后内容来分析其中的情感。“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意思是:面对宇宙的高远辽阔,(我)心中慷慨激昂。我要问这旷远迷茫的大地,谁来主宰这人世间的盛衰兴废呢?从中可以看出,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词人以天下为已任的博大胸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文学常识填空,按提示默写句子,中华大地,英才辈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沁园春·雪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文学常识填空,按提示默写句子,中华大地,英才辈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 沁园春·雪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根据意思写词语,文学常识, 答案, 答案,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