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五单元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练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3443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3-第五单元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练习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3443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0 谈创造性思维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0 谈创造性思维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汲取 压榨 根深蒂固 锲而不舍
A.xī zhà tì qì B.jí zhá dì qiè
C.jí zhà dì qiè D.xī zhá tì qì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思维 选择 头脑 麻烦 B.探求 放弃 路径 插花
C.创意 组合 精通 缺乏 D.游戏 乒乓 灵感 关健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今天两个老师都表扬了我,我心花怒放,快乐的滋味真是不可理喻。
D.面对困难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地找寻战胜它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
4.(2021广东江门恩平期中)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媒体报道,全省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不守交规、超速行驶是主因。(删除“引发的”)
B.我国宽带使用费普遍偏高,工信部门将加大宽带降费提速专项行动力度,颇受人们关注。(在“力度”后加上“的消息”)
C.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在“实施”前加上“学校”)
D.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原因是中国日益强大,中美贸易严重失衡造成的。(删去“原因”或“造成的”)
二、填空题
5.本文首先从四种图形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深入分析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最后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2021上海宝山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谈谈“工匠精神”
①我们一般把具有高超手艺的人称为匠人,并将这些人身上具有的严谨态度和专业精神称为匠人精神。
②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工匠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作和劳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匠逐渐被冷落,这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作坊的生产。但随着人们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越发重视产品的质量,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也得到凸显。
③有些人认为工匠就是重复从事同一件工作的劳动,完全没有创造性,这其实是对工匠的误解。事实上,工匠在现代企业的生产流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生产活动中,设计图纸、设计标准都是要依赖工匠和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来完成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要想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然离不开技艺精湛的工匠。工匠从事的工作大都是重复的,好的工匠往往能从重复性的工作中发现问题,从而想出办法解决问题,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很多事实表明,企业技术的创新不仅源于专家和工程师的功劳,也源于工匠的努力,他们在企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④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典范。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精湛技艺,不仅发明了木工工具、农业工具,还发明了仿生机械、工程器械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北宋时期,沈括撰写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梦溪笔谈》;明朝时期,宋应星编著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由此可见,“技进乎道”,中国自古并不缺乏工匠精神。
⑤只是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人们认为只有读圣贤书才能出人头地,而做工匠是不会有前途的。这种思想愈演愈烈,成为阻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块绊脚石。除了人们在观念上对工匠与工匠精神认识不足而产生偏见外,中国的国情也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产生深刻影响。从近代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外族入侵、内战纷争等历史现实造成传统企业遭到严重摧毁,所剩无几,更不用说继承工匠精神来经营企业。
⑥有人总结出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有精确主义、专注主义、完美主义等等。那么,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进。精进,即不仅有兴趣,而且能自律,更有强大的韧性和抗挫力,从而不断推进自身在本职岗位和本专业领域内锐意进取,贡献价值,持续助力社会的发展。
(有删改)
6.第④段中,“技进乎道”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技术进步到了一定程度,就能接近完美了。
B.技术进步到了一定程度,就无法再进步了。
C.在某项技艺到达巅峰后,再前进一步便懂得了“道”,即做人方面的道理。
D.在某项技艺到达巅峰后,再前进一步便懂得了“道”,即万物变化的规律。
7.下列不符合第②段、第③段和第④段段意的两项是( )
A.工匠精神的定义。 B.当今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得到凸显。
C.工匠精神对现代企业的重要作用。 D.我国古代早已有工匠精神。
E.工匠精神在中国不受重视的原因。
8.简述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③段中的两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甲][乙]两段材料,哪段可以放在第⑥段后面?请简述理由。
[甲] 有一次,美国实业家罗兰·布歇内尔一边看电视一边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乙] 日本家喻户晓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曾坦言:企业家一定要学习匠人那样的精神,拿放大镜来仔细观察作品,用耳朵来聆听每件产品的“哭泣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解全析
19* 谈创造性思维
1.答案 C “汲”是易误读字,“锲”是生僻字,平时应注意积累。
2.答案 D 健→键。
3.答案 C 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不合语境。
4.答案 C “培养”“水平”搭配不当,应该把“培养”改为“提高”。
5.答案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解析 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
6.答案 D 第④段中,鲁班发明的木工工具、农业工具,以及仿生机械、工程器械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这些都是在某项技艺到达巅峰后,再前进一步,总结出万物变化的规律后而发明或编著的。
7.答案 AE
解析 第②段,根据“但随着人们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越发重视产品的质量,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也得到凸显”可知,此段是说当今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得到凸显。第③段,根据“很多事实表明……极其重要的作用”可知,此段是说工匠精神对现代企业的重要作用。第④段,根据“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典范”可知,此段是说我国古代早已有工匠精神。这三段中并没有 “工匠精神的定义” “工匠精神在中国不受重视的原因”这两种说法。
8.答案 承接上文——阐述人们在观念上对工匠与工匠精神认识不足,会产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偏见;引出下文——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也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不是很有利。因此,画线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解析 画线句中,“人们在观念上对工匠与工匠精神认识不足而产生偏见”承接上文“人们认为只有读圣贤书才能出人头地,而做工匠是不会有前途的”,“中国的国情也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产生深刻影响”领起下文“从近代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外族入侵、内战纷争等历史现实造成传统企业遭到严重摧毁,所剩无几,更不用说继承工匠精神来经营企业”。因此,画线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9.答案 不能删去。“都是”表明工匠和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在设计图纸、设计标准中的绝对性,删去就不能表现出其重要性;“大都是”表明工匠从事的重复性工作居多,但并不绝对,有的工匠从事的工作也不完全是重复性的。两处加点词语都体现了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故不能删去。
解析 第一处加点词语“都是”表示肯定,表明工匠和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在设计图纸、设计标准中的绝对性,删去就不能表现出其重要性;第二处加点词语“大都是”的意思是大部分是,如果删去,则说法太绝对,与事实不符。这两处加点词语都体现了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10.答案 [乙]段可以放在第⑥段后面。[乙]段借用稻盛和夫的话,形象地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精确、专注等,与第⑥段所述工匠精神的内涵相符。[甲]段概述了人要有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和态度,才能有创造性的发明,与第⑥段所讲不相符。
解析 [甲]段,“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概述了人要有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和态度,才能有创造性的发明;[乙]段,“企业家一定要学习匠人那样的精神,拿放大镜来仔细观察作品,用耳朵来聆听每件产品的‘哭泣声’”,形象地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精确、专注等,与第⑥段所讲工匠精神的内涵相符。因此选择[乙]段放在第⑥段后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20 谈创造性思维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0 谈创造性思维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乡愁(余光中)同步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