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第五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练习题
展开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 我们有时会用比值法定义一些物理量,如速度、密度及加速度等
C.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Δ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
物理的极限法
D. 伽利略认为在同一个地点,同一高度释放不同质量的重物,重物会同时落地
2. 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平流层飞艇“圆梦号”采用三个六维电机的螺旋桨,升空后依靠太阳能提供持续动力,能自主和遥控升空、降落、定点和巡航飞行,未来或替代亚轨道卫星.假设某次实验中,“圆梦号”在赤道上空指定20千米高度绕地球以恒定速率飞行一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六维电机的螺旋桨转动时,可把螺旋桨看成质点
B.研究“圆梦号”绕地球飞行一圈所用时间时,可将“圆梦号”看成质点
C.飞艇绕地球飞行一圈的位移不为零
D.飞艇绕地球飞行一圈的平均速度不为零
3. 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斜台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v1的方向
B.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
C.沿v2的方向
D.沿垂直于斜台斜向左上方的方向
4.下列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用细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 在一个接触面上有弹力就一定会有摩擦力
C. 摩擦力有可能是物体前进的动力
D. 如果地面没有摩擦,人们将行走如飞
5.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6. 一小球由静止自由下落,最后一秒内的位移为20m,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的总时间为2s B.小球着地的速度为20m/s
C.小球着地的速度为25m/s D.小球释放的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为25m
7. 重100 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物体受到一个大小
为10 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
A.10 N,水平向左 B.10 N,水平向右
C.20 N,水平向左 D.20 N,水平向右
二.多选题(每题6分,共18分。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者不选的得0)
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木块m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板
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C.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9. 如图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
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C.在10 s~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
10. 一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A.0~1 s内加速运动,1~3 s内减速运动,第3 s末回到出发点
B.0~3 s内物体位移是12 m
C.0~1 s内与1~3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2 s时的速度方向与0.5 s时的速度方向相同
三.非选择题(4小题共54分)
11.(每空2分,共8分)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采用电火花计时器进行实验.
(1)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________.
①电火花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交流电源④细绳和纸带⑤砝码、托盘和小车⑥刻度尺⑦秒表⑧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
(2)搭建好实验装置后,先________,再________,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一段如图所示,可知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12. (每空2分,共10分)如图是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得到的一条纸带,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取7个计数点,依次编为0、1、2、3、4、5、6,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测得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1=5.18cm,s2=4.40cm,s3=3.62cm,s4=2.78cm,s5=2.00cm,s6=1.22cm.
(1)相邻两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为______ s
(2)用逐差法计算物体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______, (用T及s1、s2、s3、s4、s5、s6表示)
代入数据算得a大小为______m/s2,方向______(填A→B或B→A)
(3)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3= ______m/s.
13. (12分)一火车以2 m/s的初速度、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火车在第3 s末的速度是多少?
(2)火车在前4 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火车在第5 s内的位移是多少?
(4)火车在第二个4 s内的位移是多少?
14.(8分)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如图所示,已知斜塔第一层离地面的高度h1=6.8 m,为了测量塔的总高度,在塔顶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经过第一层到达地面的时间t1=0.2 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下落过程中,通过第一层的平均速度大小;
(2)斜塔离地面的总高度h。
15. (16分)甲、乙两辆汽车从相距81 m的两地同时沿平直公路做直线运动,甲车在前,以初速度v1=32 m/s,加速度a1=4 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后,以初速度v2=8 m/s,加速度a2=2 m/s2,与甲同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经历的时间.
2021-2022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答案
1.【答案】A
【解析】A. 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符合题意;
B. 速度、密度及加速度等都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Δ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伽利略认为,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总是同时落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研究六维电机的螺旋桨转动时,螺旋桨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研究“圆梦号”绕地球飞行一圈所用时间时.“圆梦号”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将“圆梦号”看成质点,故B正确;飞艇绕地球飞行一圈时的位移为零,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可知平均速度为零,故C、D错误.
3.【答案】D
解析:支持力是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物,所以斜台给足球的弹力的方向为垂直斜台向左上方方向,故D正确.
4.【答案】C
【解析】A. 用细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杆弯曲发生形变而产生的,选项A错误;
B. 在一个接触面上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还要看两接触面是否粗糙以及两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选项B错误;
C. 摩擦力有可能是物体前进的动力,也可能是阻碍物体运动的阻力,选项C正确;
D. 如果地面没有摩擦,地面对人也就没有向前的动力,人不可能在地面上行走,选项D错误.
5. 答案:D
解析:根据图像,第1秒末速度方向没变,加速度方向改变,A错误.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没变,速度方向改变,B错误.前2秒内的位移等于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为2 m,C错误.前3秒内的位移与前5秒内的位移相同,均为1 m,故第3秒末与第5秒末质点的位置相同,D正确.
6. 答案:C
解析:最后1s内的位移,解得,小球释放点距地面的高度,故A、D错误;小球落地时速度,故C正确,B错误.
7.答案 A
解析 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或等于滑动摩擦力,即Fmax≥Ff=μFN=μG=20 N,故当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10 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后,物体相对地面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物体静止不动,此时摩擦力Ff′=F=10 N,方向水平向左,故A正确,B、C、D错误.
8. 【答案】AD
解析:由于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所以木块受到木板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其大小为μ1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木块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也为μ1mg。又由于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木板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木块的摩擦力μ1mg和地面的静摩擦力的作用,二力平衡,A正确,B错误;若增大F的大小,只能使木块加速运动,但木块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因而也就不可能使木板运动起来,C错误,D正确。
9. 【答案】 CD
【解析】 甲的出发地与乙的出发地相距20 m,乙比甲晚出发10 s,10 s 内两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乙出发时距离甲的位置大于20 m,A、B错误;10 s~25 s这段时间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两者之间距离逐渐减小,25 s时,两者相遇,C、D正确.
10. 【答案】CD
解析:因为物体的初速度v0=0,由图可知,物体0~1 s内加速运动,1~3 s内物体减速运动.1 s末速度v1=4×1 m/s=4 m/s,3 s末速度v3=4×1 m/s-2×(3-1) m/s=0 m/s.0~1 s内位移x1=eq \f(0+4,2)×1 m=2 m,平均速度=eq \f(x1,t1)=2 m/s,1~3 s内位移x2=eq \f(4+0,2)×2 m=4 m,
平均速度为=eq \f(x2,t2)=2 m/s,x总=x1+x2=6 m,故A、B项错误,C项正确.第3 s末物体速度为零,故2 s时的速度方向与0.5 s时的速度方向相同,故D项正确.
11.【答案】 (1). ②③⑦ (2). 接通电源 (3). 释放小车 (4). 左
【解析】(1)在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小车或砝码的质量因此不需要天平,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因此低压交流电源本实验中不需要,同时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运动时间,因此不需要秒表.故不需要的器材为:②③⑦.
(2)搭建好实验装置后,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重物拉着纸带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大,可知纸带的左端与重物相连;
12. 【答案】 (1). 0.1; (2). (其他的逐差法表达式也可以),0.78, B→A; (3) 0.32
【解析】(1)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所以相邻两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2)根据逐差法有:,代入数据可得
负号表示与运动方向相反,即加速度方向为.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
13. 【答案】(1)3.5 m/s (2)3 m/s (3)4.25 m (4)20 m
【解析】已知v0=2 m/s,a=0.5 m/s2.
(1)3 s末的速度v=v0+at1=(2+0.5×3) m/s=3.5 m/s. (2分)
(2)前4 s内的位移x1=v0t2+eq \f(1,2)ateq \\al(2,2)=eq \b\lc\(\rc\)(\a\vs4\al\c1(2×4+\f(1,2)×0.5×42)) m=12 m (2分)
平均速度v=eq \f(x1,t2)=eq \f(12,4) m/s=3 m/s. (2分)
(3)第5 s内的位移x2=eq \b\lc\(\rc\)(\a\vs4\al\c1(2×5+\f(1,2)×0.5×52)) m-x1=16.25 m-12 m=4.25 m. (3分)
(4)第二个4 s内的位移等于前8 s内的位移减去前4 s内的位移,
故x3=eq \b\lc\(\rc\)(\a\vs4\al\c1(2×8+\f(1,2)×0.5×82)) m-x1=32 m-12 m=20 m. (3分)
14.答案:(1)34 m/s (2)61.25 m
解析:(1)eq \x\t(v)=eq \f(h1,t1)=34 m/s (2分)
(2)设小球到达第一层时的速度为v1,则有
h1=v1t1+eq \f(1,2)gteq \\al(2,1),得v1=eq \f(h1-\f(1,2)gt\\al(2,1),t1) 代入数据得v1=33 m/s (2分)
塔顶离第一层的高度h2=eq \f(v\\al(2,1),2g)=54.45 m (2分)
所以塔的总高度h=h1+h2=61.25 m (2分)
15. (1)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设时间为t1时,两车的速度相等,(1分)
则v1-a1t1=v2+a2t1 (1分) 解得t1=4 s (1分)
对甲车x1=v1t1-eq \f(1,2)a1teq \\al(2,1)=96m (2分)
对乙车x2=v2t1+eq \f(1,2)a2teq \\al(2,1)=48 m (2分)
故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xmax=x0+x1-x2=129m. (2分)
(2)甲车运动的时间t2=eq \f(v1,a1)=8 s (1分)
在甲车运动时间内,甲车位移:x1′=eq \f(v1,2)t2=128m (1分)
乙车位移x2′=v2t2+eq \f(1,2)a2teq \\al(2,2)=128 m (1分)
故甲车停止时,甲、乙两车仍相距x=81 m,甲车停止时,
乙车的速度v2′=v2+a2t2=24 m/s (1分)
故x=v2′t3+eq \f(1,2)a2teq \\al(2,3) ,解得t3=3 s (2分)
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t=t2+t3=11 s. (1分)
(其他解法也可,但必须交代追上时甲车已经停止,否则扣1分)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含答案,共1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