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石首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石首市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中二年级生物试题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
2.选择题的答案请用2B铅笔以正确的填涂方式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相应的答题栏内,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 下列关于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鸟的翅膀和昆虫的翅膀结构相似,这是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提供的证据
B. 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和尾的阶段,这可以用人与鱼有共同祖先来解释
C. 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能为生物有共同祖先这一论点提供支持
D. 通过对生物体内核酸、蛋白质等物质的分析,可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 右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B. 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D. 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 科学家最近在墨西哥湾深海发现了一种新的鮫鏮鱼,雌鱼头顶自带“钓鱼竿”——若干个肉状突起,可发出光源,吸引猎物。雄鱼则吸附在雌鱼体表提供繁殖所需的精子,同时通过雌鱼血液获取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头顶发光“钓鱼竿”的形成是海底黑暗环境长期诱导的结果
B. 雌雄鱼的生活繁殖方式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中相互适应形成的
C. 鮟鱇鱼种群在深海环境条件稳定时,基因频率也可能会改变
D. 鮟鏮鱼形成的过程仅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 考古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现存动物门类和已灭绝的生物,都突然出现在寒武纪地层,而更古老的地层中却没有其祖先的化石被发现。澄江生物群是我国保存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近期英国《系统古生物学》报道了赫德虾类奇虾在澄江生物群中的首次发现,共计六种,包括至少两个新种,这表明大型肉食型奇虾类动物在寒武纪早期已经高度多样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澄江生物群对渐变式进化理论提出了挑战
B. 赫德虾类奇虾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
C. 澄江生物群不同生物间的协同进化就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 奇虾高度多样化表明寒武纪生物界有较复杂的食物网
- 房水是充满在眼球前、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液体,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的,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主要是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如果房水循环不畅,积累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房水位于眼球内部,属于细胞内液
B. 房水中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便维持渗透压的平衡
C. 泪液是房水外排形成的一种液体,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D. 利用药物抑制房水的生成是治疗青光眼的根本措施
- 某患者高烧并伴随严重腹泻、呕吐和全身乏力酸痛,血常规检查显示血浆pH偏低。医生开出的处方中含有“口服补液盐”,其成分有氯化钾、氯化钠、碳酸钠、葡萄糖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口服补盐液”中的碳酸钠有利于缓解酸中毒
B. “口服补液盐”中的氯化钠可为患者提供能量
C. “口服补液盐”中的无机盐离子主要在患者的细胞内发挥作用
D. 患者体温升高说明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发生了障碍
- 徒步是有目的地在城市的郊区、农村或者山野间进行中长距离的户外运动方式。某同学由于平时缺乏锻炼,一次较长时间的徒步运动使其脚掌磨出了“水泡”,但是几天后“水泡”又消失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主要由血浆中的水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B. 水泡形成的可能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
C. 水泡自行消失的原因是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到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 人们可以使用针或剪刀直接将水泡戳破,从而将水泡里面的水排出
- 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处理 | 心率(次/分) |
正常情况 | 90 |
阻断副交感神经 | 180 |
阻断交感神经 | 70 |
A. 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减慢
B. 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
C.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
D. 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可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 下图为一个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当剪断传出神经元与骨骼肌的联系后,在b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也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机体内,兴奋传导的方向是a→b→c→d
B. 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
C. 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骨骼肌出现收缩活动,则该活动是反射活动
D. 当兴奋到达d点时,d处膜内外的电位会发生逆转,膜外阳离子的数量将高于膜内
- 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可选择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也可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在研究尼可刹米作用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大鼠延髓的呼吸中枢所在区域,施加1微升尼可刹米溶液,能引起呼吸频率明显增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要验证尼可刹米的作用效果,还需在该区域施加1微升配制该溶液的溶剂
B. 要进一步确定该药物的作用区域,还需在其他脑区施加尼可刹米溶液
C. 作用于化学感受器和作用于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的调节过程,都属于非条件反射
D. CO2作用于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的过程,既有体液调节也有神经调节
- 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的传导和传递都涉及相关物质的运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形成静息电位的过程需要钾离子通道的开放,维持静息电位需要消耗ATP
B. 在动作电位发生的整个过程中钠离子通道都处于开放状态,且钠离子内流进入细胞
C. 突触前膜兴奋时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突触前膜抑制时则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D. 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其能引起膜电位的改变,而抑制性神经递质不能
- 下图是下丘脑参与性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GnRH属于多肽类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丘脑 垂体 性腺 靶细胞
A. 图示过程能反映激素调节中的分级调节机制
B. 性激素只能作用于性器官的相应细胞的细胞膜的表面
C. 为提高猪肉品质,传统方法是切除幼龄公猪睾丸(阉割),猪被阉割时,剧烈的痛觉在大脑皮层形成
D. 运动员如果服用过多的雄性激素,会造成自身腺体分泌的性激素减少
- 下列关于人脑的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 成年人可以有意识的憋尿,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B.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C. 学习过程中要反复复习,是为了让获得的信息在短期记忆中循环进而被转入长期记忆
D. 某人听不懂别人讲话,但可以讲话,是大脑皮层S区受损
- 分布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它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参与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改变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
B. 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
C. 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数量改变会影响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
D. 注射阿托品可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所引起的生理效应
-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 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 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C. 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
D. 要探究胰液的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 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明显不同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中都有传递信息的信息分子
- 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教素都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 下丘脑可以直接调控胰岛素、性激素、肾上腺素的分泌
- 为验证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该实验不需要完善的是
A. 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元
B. 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与实验组相同
C. 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D. 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作处理
- 炎症可引起甲状腺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进入血液,使患者产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称为“炎性甲亢”。下表为某炎性甲亢患者的部分化验结果,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项目名称 | 检测结果 | 参考值 |
游离甲状腺激素 | 107.00pmol·L-1 | 12.00-22.00pmol·L-1 |
促甲状腺激素 | x μIU·mL-1 | 0.27-4.20μIU·mL-1 |
- 表格中数据可通过抽血化验得到
B. 表格中的x值应低于参考值
C. 该患者表现为体温升高、情绪低落等症状
D. 垂体分泌激素过于旺盛的人也会出现与“炎性甲亢”相同的症状
- 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其分泌有昼夜节律,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如图1是褪黑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如图2是人体一昼夜褪黑素水平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褪黑素的分泌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B. 褪黑素的对睡眠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
C. 晚上玩手机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D. 长期熬夜的人的褪黑素水平比正常人高
- 受到惊吓刺激时,人体短时间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出现应激反应。下图表示人体肾上腺髓质细胞内酪氨酸(非必需氨基酸)合成肾上腺素的简化过程。下列与肾上腺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必须摄食富含酪氨酸食物,机体才能合成肾上腺素
B. 机体血糖含量降低时,肾上腺髓质细胞内肾上腺素的合成过程会增强
C. 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控
D. 肾上腺素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后须经过加工成特定空间结构才有生物活性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60分)
21.(16分)一个鼠的种群生活在一个山谷(甲区域)中。后来由于山洪爆发,导致一条大河发生了改道,又分隔出乙、丙两个区域,原生活在甲区域中的鼠种群也被分隔成三部分,彼此之间不能往来接触。下图所示为刚分隔时和分隔多年后决定鼠毛颜色的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回答下列关于进化与物种形成的问题。
(1) 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关于遗传变异的研究从性状水平深入到 水平。
(2) 甲区域中的一部分鼠被分隔到乙、丙两区域后,它们之间存在 而阻碍了基因交流,三区域中的全部鼠形成 个基因库,三区域中的鼠发生的突变 (填“相同”或“不相同”),这是因为 。
(3) 甲、丙两个区域中的鼠毛的颜色 (填“是”或“不是”)朝着相同方向进化的,理由是: 。
(4) 若是要判断这三个鼠群是否形成了不同物种,关键要看三者之间是否存在 隔离。
22.(14分)病人入院通常要体检,血液生化指标检测是其中的一项,下表是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的部分项目及参考范围。某低钾病人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都正常,但口渴,留尿一天后检测发现他一天尿量有3000mL。下丘脑是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联系的枢纽,下丘脑与垂体(包括垂体前叶与垂体后叶)组成一个完整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系统,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名称 | 参考范围 |
肌酐 | 35〜130μmol/L |
乳酸 | 0.2〜2.26mmol/L |
葡萄糖 | 3.9〜6.1mmoI/L |
甘油三酯 | 0.10〜2.26mmol/L |
(1)血液生化指标的每个项目的检测值都有一个参考范围,原因是 。
(2)根据上图提示,该病人尿量极多的原因可能是 细胞受损不能合成适量的
(填激素),或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的 对该激素不敏感,导致病人多尿。
(3)图中激素X和激素Y分泌出细胞的方式 (填“相同”或“不同”),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细胞) (填“相同”或“不同”)。如果该患者的发病原因与上图中的激素无关,则该患者应该增加上表中肌酐、 等项目的检查。
23.(14分)为研究神经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任氏液成分(g/L)
成分 | 含量 |
NaCl | 6.5 |
KCl | 0.14 |
CaCl2 | 0.12 |
NaHCO3 | 0.2 |
NaH2PO4 | 0.01 |
葡萄糖 | 2.0 |
(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 ,其Na+/K+比与体液中 的Na+/K+比接近。
(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 。
(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 。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 、 。
(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 。
24.(16分)暴饮暴食、过量饮酒和高盐饮食都不利于健康。人体从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后会发生一系列的调节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血糖调节部分过程简要示意图(+)表示促进
(1)图中下丘脑调节胰岛素的分泌过程 (填“属于”或“不属于”)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长期高糖饮食导致的血糖浓度持续偏高,可能诱发糖尿病,患者的尿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若从重吸收的角度开发一种降低糖尿病患
者血糖浓度的新药物,该药物应具有 (填“增加”或“减少”)肾小管管壁细
胞膜上重吸收葡萄糖的转运蛋白数量的效应。
(2)高盐饮食导致尿量减少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其反射弧的渗透压感受器在 。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集合管上的受体结合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通过水通道蛋白从管腔中重吸收水量增加,请提出一种假说解释该现象发生的机制 。(3分)
(3)研究发现,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据此推测人体过量饮酒后尿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为验证乙醇是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来影响尿量,研究小组将若干实验大鼠随机均分成两组,甲组大鼠灌胃适量乙醇溶液,乙组大鼠灌胃等量蒸馏水,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量差异,请评价该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分)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0 ADCCB ADCAC 11——20 ABDBB DCCDB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21.(16分)
(1)基因
(2)地理隔离 3 不相同 突变是不定向的、随机发生的
(3)不是 甲区域中b的基因频率下降,而丙区域中b的基因频率上升(或者甲区域中B的基因频率上升,而丙区域中B的基因频率下降)
(4)生殖
22.(14分)
(1)人体之间不是完全一样的,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根据大量的数据及流行病学的观察统计之后,分析出大多数的正常人的某些指标在这个范围内都是正常的(意思相近即可)
(2)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受体
(3)相同 不同 葡萄糖
23.(14分)
(1)NaHCO3和NaH2PO4 组织液(或细胞外液)
(2)细胞失水
(3)传出神经、效应器(缺一不得分)
(4)产生动作电位 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或神经递质)
(5)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24.(16分)
(1)不属于 增加 减少
(2)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集合管上的受体结合后,)增加了管腔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3分)
(3)增加 不合理,(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量差异的同时,)还要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抗利尿激素的含量(3分)
2022-2023学年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