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吉林省名校调研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答案】(省命题a)

    吉林省名校调研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答案】(省命题a)第1页
    吉林省名校调研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答案】(省命题a)第2页
    吉林省名校调研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答案】(省命题a)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吉林省名校调研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答案】(省命题a)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名校调研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答案】(省命题a),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15°,反射角为( )
    A.60°B.30°C.20°D.15°
    2.(3分)我们使用的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于( )
    A.1dmB.1cmC.1mmD.1μm
    3.(3分)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这是发生了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熔化B.汽化C.升华D.液化
    4.(3分)科技节上,小夏利用杯子加水制成了别具一格的水乐器。敲击调音时,通过加减水,可以改变声音的( )
    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
    5.(3分)如图所示,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为针状,有助于减少水分的( )
    A.凝固B.蒸发C.液化D.凝华
    6.(3分)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s内通过20m的路程。则它在前2s运动的速度是( )
    A.8m/sB.2.5m/sC.2m/sD.4m/s
    7.(3分)监考老师听到“现在开始分发试卷”的语音播报后开始分发试卷,这说明( )
    A.声音能传递信息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8.(3分)如图,一束激光经镜面反射后,在墙壁上出现光斑Q,在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时,若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光斑Q将( )
    A.不移动B.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D.竖直向下移动
    二、填空题(第9~13题,每空1分,第14~17题,每空2分,共30分)
    9.(2分)睡觉时,蚊子发出的嗡嗡声 (选填“是”或“不是”)噪声。睡觉时把手机设置成静音模式,这是在 减弱噪声。
    10.(2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狗的叫声是通过 传到人耳中的;人是根据声音的 这一特性辨别出狗的叫声。
    11.(2分)雷雨天气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v光 v声。雷声很大是指声音的 大。
    12.(2分)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用 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贮存在打火机内的。打着的打火机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13.(2分)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返航着陆3名宇航员安全出舱。在返回舱下落的过程中,宇航员相对于舱体是 的。在太空中宇航员要通过无线电交流,这是因为 不能传声。
    14.(6分)北方的严冬,窗玻璃上常出现冰花,这是一种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这层冰花出现在窗玻璃的 (选填“内侧”或“外侧”)。
    15.(4分)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运动信息如图所示。则:甲车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运动2s,它们相距 m。
    16.(6分)如图所示的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它一般是由柏松树上分泌出来的树脂油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树脂油没有固定的熔点,它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琥珀看起来耀眼是因为光在琥珀表面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17.(4分)墨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人。为此他做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如图所示。
    (1)人走近小孔,所成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人所成的像的形状与 (选填“小孔”或“人”)的形状有关。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8.(5分)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km。某人驾驶小轿车匀速通过该大桥,小轿车行驶的速度为100km/h,求小轿车通过该大桥所用的时间。
    19.(5分)小轿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过了0.6s开始刹车,车子向前滑行50m,用时5s停下来。求:
    (1)从司机发现紧急情况到开始刹车这0.6s内,小轿车向前运动的距离是多少?
    (2)在刹车阶段,小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四、简答题
    20.(3分)电影幕布通常都比较粗糙,这是为什么?
    21.(3分)在注射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时,医生先用酒精棉擦拭消毒,这时擦拭部位会有冰凉的感觉。请解释这种现象。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
    22.(2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O点,画出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的光路图;
    23.(2分)如图中反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60°,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大小。
    24.(2分)如图是自行车尾灯的示意图,一条光线射向尾灯,请画出该光线经尾灯反射的完整光路图。
    25.(3分)如图,小明在测平均速度时,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处所用的时间为t,小车长为s1,斜面长为s2。
    (1)小车从A处到B处的平均速度的表达式为v= (用题中字母表示);
    (2)通过实验,小明还发现,在斜面的长度都相同时,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斜面的底端所用的时间越 ,小车的平均速度越 。
    26.(3分)图甲中,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该示数 (选填“高于”或“低于”)人体的正常体温。
    27.(3分)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
    (3)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28.(4分)如图甲为“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在试管里装入适量的 (选块“大冰块”或“碎冰”)。
    (2)根据实验数据,小张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出图象可以判断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10min,试管中的物质处于 态。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29.(5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莉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可绕ON转动。
    (1)实验前,应将纸板 地立在平面镜上。图甲中,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A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OF沿 时针方向转动。
    (2)实验中,如果让光逆着OF方向射向平面镜,会看到及射光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在图乙中,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的 (选填“上”或“下”)半部分会看到反射光线。
    (4)图丙中的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AO的入射角为 。
    30.(6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在安装器材确定B铁圈位置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实验中小明发现,温度计玻璃外壳有水雾,原因是水蒸气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
    (3)小明观察到图乙中明显的实验现象时,水 (选填“沸腾了”或“未沸腾”)。
    (4)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其温度 。
    (5)某小组在实验中发现给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较长,原因可能是: 。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3分)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15°,反射角为( )
    A.60°B.30°C.20°D.15°
    【解答】解:已知入射角为1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角也是15°。
    故选:D。
    2.(3分)我们使用的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于( )
    A.1dmB.1cmC.1mmD.1μm
    【解答】解:中学生的食指宽度在1cm左右,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cm=0.1dm=10mm=104μm左右。
    故选:B。
    3.(3分)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这是发生了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熔化B.汽化C.升华D.液化
    【解答】解: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这是固态的樟脑丸直接升华为气态。故选项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3分)科技节上,小夏利用杯子加水制成了别具一格的水乐器。敲击调音时,通过加减水,可以改变声音的( )
    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
    【解答】解:敲击杯子时,杯子和杯子中的水振动发声,加减水,水的质量不同,杯子和水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故选:C。
    5.(3分)如图所示,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为针状,有助于减少水分的( )
    A.凝固B.蒸发C.液化D.凝华
    【解答】解:沙漠中干旱少水,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为针状,可以有效减小蒸发的面积,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
    故选:B。
    6.(3分)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s内通过20m的路程。则它在前2s运动的速度是( )
    A.8m/sB.2.5m/sC.2m/sD.4m/s
    【解答】解:物体运动的速度v=st=20m5s=4m/s;
    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所以在前2s内的速度也是4m/s。
    故选:D。
    7.(3分)监考老师听到“现在开始分发试卷”的语音播报后开始分发试卷,这说明( )
    A.声音能传递信息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监考老师听到“现在开始分发试卷”的语音播报,语音播报是通过空气传入老师耳朵中的,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也不能说明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监考老师听到“现在开始分发试卷”的语音播报后开始分发试卷,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但不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
    故选:A。
    8.(3分)如图,一束激光经镜面反射后,在墙壁上出现光斑Q,在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时,若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光斑Q将( )
    A.不移动B.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D.竖直向下移动
    【解答】解:入射光线不变,平面镜下移,导致入射点左移动,反射光线将下移动,则墙上光斑Q的位置会竖直向下移动。
    故选:D。
    二、填空题(第9~13题,每空1分,第14~17题,每空2分,共30分)
    9.(2分)睡觉时,蚊子发出的嗡嗡声 是 (选填“是”或“不是”)噪声。睡觉时把手机设置成静音模式,这是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
    【解答】解:睡觉时,蚊虫发出的嗡嗡声影响睡觉,属于噪声;
    睡觉时把手机设置成静音模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是;声源处。
    10.(2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狗的叫声是通过 空气 传到人耳中的;人是根据声音的 音色 这一特性辨别出狗的叫声。
    【解答】解:狗的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中的;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一特性辨别出狗的叫声。
    故答案为:空气;音色。
    11.(2分)雷雨天气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v光 > v声。雷声很大是指声音的 响度 大。
    【解答】解: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大致相等,约为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闪电和打雷总是同时发生的,但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雷声很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故答案为:>;响度。
    12.(2分)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用 压缩体积 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贮存在打火机内的。打着的打火机 是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解答】解:(1)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贮存在打火机内的。
    (2)打着的打火机能自身发光,所以是光源。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是。
    13.(2分)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返航着陆3名宇航员安全出舱。在返回舱下落的过程中,宇航员相对于舱体是 静止 的。在太空中宇航员要通过无线电交流,这是因为 真空 不能传声。
    【解答】解:(1)在返回舱下落的过程中,宇航员相对于舱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宇航员是静止的。
    (2)在太空中宇航员要通过无线电交流,这是因为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静止;真空。
    14.(6分)北方的严冬,窗玻璃上常出现冰花,这是一种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需要 放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这层冰花出现在窗玻璃的 内侧 (选填“内侧”或“外侧”)。
    【解答】解:寒冷的冬天,室内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会放出热量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冰花,附着在玻璃的内侧。
    故答案为:凝华;放出;内侧。
    15.(4分)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运动信息如图所示。则:甲车做 匀速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运动2s,它们相距 5 m。
    【解答】解:(1)由第一个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个定值,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甲运动的路程s甲=6m时,运动的时间t甲=4s,甲车运动的速度:v甲=s甲t甲=6m4s=1.5m/s;
    (2)由第二个图像可知,乙车的运动速度:v乙=4m/s;
    运动时间:t=2s,由v=st可知,甲车运动的路程:s1=v甲t=1.5m/s×2s=3m;
    乙车运动的路程:s2=v乙t=4m/s×2s=8m;
    甲、乙两车相距:Δs=s2﹣s1=8m﹣3m=5m。
    故答案为:匀速;5。
    16.(6分)如图所示的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它一般是由柏松树上分泌出来的树脂油 凝固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树脂油没有固定的熔点,它是 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琥珀看起来耀眼是因为光在琥珀表面发生了 镜面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解答】解:(1)琥珀是由柏松树上分泌出来的树脂油变成的固体形成的,这是凝固过程。
    (2)树脂油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树脂油是非晶体。
    (3)琥珀看起来耀眼,说明琥珀反射的光线多指向人的眼睛,说明是镜面反射。
    故答案为:凝固;非晶体;镜面。
    17.(4分)墨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人。为此他做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如图所示。
    (1)人走近小孔,所成的像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人所成的像的形状与 人 (选填“小孔”或“人”)的形状有关。
    【解答】解:(1)人走进小孔,物距减小,像距相对变大,像变大。
    (2)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和物体形状有关,和小孔的形状无关。
    故答案为:(1)变大;(2)人。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8.(5分)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km。某人驾驶小轿车匀速通过该大桥,小轿车行驶的速度为100km/h,求小轿车通过该大桥所用的时间。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小轿车行驶的速度:v=100km/h,港珠澳大桥的长度s=55km;
    根据v=st可知,小轿车通过该大桥所用的时间:t=sv=55km100km/h=0.55h。
    答:小轿车通过该大桥所用的时间为0.55h。
    19.(5分)小轿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过了0.6s开始刹车,车子向前滑行50m,用时5s停下来。求:
    (1)从司机发现紧急情况到开始刹车这0.6s内,小轿车向前运动的距离是多少?
    (2)在刹车阶段,小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答】解:(1)从司机发现紧急情况到开始刹车的时间:t1=0.6s,小轿车的速度:v1=30m/s;
    由v=st可知,小轿车这段时间向前运动的距离:s1=v1t1=30m/s×0.6s=18m;
    (2)小轿车刹车阶段行驶的路程:s2=50m,刹车阶段所用的时间:t2=5s;
    在刹车阶段,小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v2=s2t2=50m5s=10m/s。
    答:(1)从司机发现紧急情况到开始刹车这0.6s内,小轿车向前运动的距离是18m;
    (2)在刹车阶段,小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10m/s。
    四、简答题
    20.(3分)电影幕布通常都比较粗糙,这是为什么?
    【解答】答:银幕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银幕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所以电影幕布通常都比较粗糙。
    21.(3分)在注射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时,医生先用酒精棉擦拭消毒,这时擦拭部位会有冰凉的感觉。请解释这种现象。
    【解答】答:医生先用酒精棉擦拭消毒,擦拭部位会有冰凉的感觉,是因为皮肤上的酒精会迅速汽化,由于汽化过程吸热,使擦拭部位有冰凉的感觉。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
    22.(2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O点,画出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的光路图;
    【解答】解:图中黑点O表示青蛙的位置,将O点分别与井口左边的端点、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光线射向O点的箭头,即可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通过井口的观察范围,如图所示:
    23.(2分)如图中反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60°,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大小。
    【解答】解:已知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反射角等于90°﹣60°=30°;从反射点O作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为30°;如图所示:
    24.(2分)如图是自行车尾灯的示意图,一条光线射向尾灯,请画出该光线经尾灯反射的完整光路图。
    【解答】解:过反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然后过二次反射点作法线,仍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注意二次反射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
    25.(3分)如图,小明在测平均速度时,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处所用的时间为t,小车长为s1,斜面长为s2。
    (1)小车从A处到B处的平均速度的表达式为v= s2-s1t (用题中字母表示);
    (2)通过实验,小明还发现,在斜面的长度都相同时,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斜面的底端所用的时间越 短 ,小车的平均速度越 大 。
    【解答】解:(1)小车从A处到B处的路程s=s2﹣s1,平均速度的表达式为v=st=s2-s1t;
    (2)通过实验,小明还发现,在斜面的长度都相同时,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斜面的底端所用的时间越短,根据v=st可知小车的平均速度越大。
    故答案为:(1)s2-s1t;(2)短;大。
    26.(3分)图甲中,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D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29 ℃,该示数 低于 (选填“高于”或“低于”)人体的正常体温。
    【解答】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故A错误;
    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故B错误;
    C、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故C错误;
    D、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故D正确;
    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乙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该温度计的示数是29℃,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该温度计的示数低于人体的正常体温。
    故答案为:D;29;低于。
    27.(3分)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 物体振动 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响度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音调 不同。
    (3)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能量 。
    【解答】解:(1)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因为力度不同,物体的振幅不同,响度则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因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
    (3)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使烛焰熄灭。
    故答案为:(1)物体振动;(2)响度;音调;(3)能量。
    28.(4分)如图甲为“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在试管里装入适量的 碎冰 (选块“大冰块”或“碎冰”)。
    (2)根据实验数据,小张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出图象可以判断冰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10min,试管中的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态。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试管中的水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解答】解:(1)实验时,图甲试管里装有适量的碎冰,让冰块受热更均匀;
    (2)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图中所示冰的熔点是0℃,在熔化过程中,冰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试管内的物质能达到沸点,但由于试管内外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因此不能沸腾。
    故答案为:(1)碎冰;(2)晶体;固液共存;(3)不会。
    29.(5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莉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可绕ON转动。
    (1)实验前,应将纸板 竖直 地立在平面镜上。图甲中,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A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OF沿 顺 时针方向转动。
    (2)实验中,如果让光逆着OF方向射向平面镜,会看到及射光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3)在图乙中,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的 下 (选填“上”或“下”)半部分会看到反射光线。
    (4)图丙中的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AO的入射角为 45° 。
    【解答】解:(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垂直;
    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线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会顺时针转动;
    (2)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这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将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B的下半部分有反射光线,上半部分无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由图可知,入射光线AO与其反射光线是垂直的,则入射角为12×90°=45°。
    故答案为:(1)竖直;顺;(2)可逆;(3)下;(4)45°。
    30.(6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在安装器材确定B铁圈位置时 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实验中小明发现,温度计玻璃外壳有水雾,原因是水蒸气发生了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
    (3)小明观察到图乙中明显的实验现象时,水 沸腾了 (选填“沸腾了”或“未沸腾”)。
    (4)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99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其温度 保持不变 。
    (5)某小组在实验中发现给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较长,原因可能是: 水的质量较多(或水的初温太低) 。
    【解答】解:(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点燃的酒精灯外焰的高度固定B的高度;
    (2)温度计玻璃外壳有水雾,原因是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而形成的;
    (3)观察图乙,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说明水已经沸腾了;
    (4)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温度保持在99℃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9℃;
    (3)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较多,也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
    故答案为:(1)需要;(2)液化;(3)沸腾了;(4)99;保持不变;(5)水的质量较多(或水的初温太低)。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名校调研(省命题A)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名校调研(省命题A)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L2两端电压相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名校调研(市命题一)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名校调研(市命题一)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A,【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市命题 一)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市命题 一)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