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476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476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按,《珍珠鸟》是一篇描写生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题一、 课文回顾:1、《钓鱼的启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作者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2、“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是与非”的意思是(对与错),联系课文内容,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抉择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3、《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我”在人生道路上的两次身陷困境、面临挑战的事情,第一次是在完成四十件毛衣的订单时,遇到了(无法按时完成任务)的困难;第二次是“我”在举办一次大型时装展时,又遇到了(员工丢下没有完成的衣服突然离开)的困难,“我”分别用(请很多织毛衣高手一起织)和(举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的方法克服了这些困难,同时也真正明白了父亲告诉“我”的那句话(“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3、《落花生》一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写的,其笔名是(落华生)。课文围绕“落花生”依次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其中(议花生)是写作的重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文章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_______,可是_____。人要做________,不要做________,而对别人_________。 5、《珍珠鸟》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我们从中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一)阅读《落花生》文段,回答问题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 :它的果实 ,不像_______________那样,把 __________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_____________。你们看它 ______长在地上,等到 _______了,也不能立刻 _______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_________才知道。”
1.这段话出自《 》这篇文章以 落花生 为线索,依次写了______、 、 、 ,借花生的特点说明_做人______的道理,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赞美花生 不图虚名、默默奉献______的精神,作者详细地写了 议花生 的经过。通过这一过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 ___具有内在美_______________。3.体会意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美的人更难,但如果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的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更让人敬佩。)4.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有用的人”指什么?“体面”是什么意思?体会句子的意思。“有用的人”(指对社会有贡献和对别人有好处的人)体面:(好看,有气派)整个句子的意思:(做人,要做有价值的人 ,不要做只追求外表美,却对他人和社会没有好处及贡献的人。) (二)阅读《钓鱼的启示》片段,完成练习。1、我钓到大鲈鱼后心情有什么变化?( 得意 )-( 急切、疑惑 )-( 乞求 )-( 依依不舍 )2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因为我好不容易钓到这样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所以“我”不愿意把它放回湖里。父亲为什么坚持要“我”把鱼放回湖中 因为父亲想让“我”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3、诱惑人的“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甚至哪些暂时能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鱼”加引号的作用是表示不是真正的鱼。生活中类似的鱼有:如,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4、“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这条鲈鱼很大、很漂亮,父亲也舍不得放掉它,他也在经历着道德的考验。 5、“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是说,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之难,实践道德,放掉到手的鱼,就需要放弃个人利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第四单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语文 期末复习题,共14页。
这是一份五上语文 期中复习,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