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版初中政治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同步练习(含解析)
- 02-第六单元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试卷 0 次下载
- 03-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试卷 0 次下载
- 01-第七单元 课题1燃烧和灭火 试卷 0 次下载
- 02-第七单元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 试卷 0 次下载
2021学年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下列验证不能成功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021安徽合肥四十二中期中改编)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B.焦炭用于冶金工业C.用活性炭作饮水机的净水剂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2.在物质的各大家族中,有一家兄弟多:老大骨头硬,光彩照人,身价百万;老二又软又滑,修锁锁灵,修灯灯亮;老三似足球,科研工作者喜欢它。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可推知这“一家兄弟”是 ( )A.空气 B.碳的单质C.碳的氧化物 D.金属铜3.(2020云南中考)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4.(2020山东青岛中考)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难溶于水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D.具有可燃性5.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 事 实解 释 A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B石墨能作干电池的电极石墨能够导电C焦炭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铜焦炭具有氧化性 D金刚石、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6.(2021四川成都育才中学期中)下列验证不能成功的是 ( )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D.CO可用于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8.(2021广东黄冈中学广州学校期末)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灭火C.CO2可作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D.一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9.2019年10月22日,俄罗斯海军宣布发现5个新岛屿,按照国际惯例,这些岛屿属于最先发现者俄罗斯。这些岛屿原本被冰川覆盖,现在因冰川融化而暴露出来。研究表明,北极变暖的速度目前比全球其他地区快3~4倍,因此冰川和冰帽自然会更快地受到影响。导致北极变暖的因素可能是 ( )图6-5-1A.O2 B.CO2 C.N2 D.H2O10.(2021独家原创试题)根据图示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图6-5-2A.二氧化碳气体的用途之一是灭火B.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C.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制造碳酸饮料D.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可燃性11.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与其所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A.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有可燃性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活性炭有吸附性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金刚石硬度大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可吸收热量12.(2019湖北鄂州中考)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与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②乙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③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则甲、乙、丙、丁分别是 ( )A.C、CO、CO2、CaCO3 B.C、CO、CO2、H2CO3C.CO、C、CO2、CaCO3 D.CO2、C、CO、H2CO3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13.(2020上海宝山一模)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碳家族成员,请完成下列填空。①属于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碳家庭成员是 ; ②石墨具有 性,可作干电池的电极; ③利用活性炭的 性,可用来脱色; ④写出烧烤时木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4.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分别用集气瓶收集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如图6-5-3所示,A 中是 ,B 中是 ,C中是 。 图6-5-3 15.(2021安徽阜阳临泉三中第三次月考)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CO),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有剧毒的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一些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硫醇。一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接近,难溶于水,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可以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在高温时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可以生成一氧化碳。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任写两点) 。 (2)有人在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煤气中毒,这种做法可行吗?为什么? 。 (3)冬天用木炭烤火时,为什么一定要开窗通风? 。 (4)写出木炭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6.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图6-5-4(1)甲是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证明氧气已经集满。该方法能够验满的原因是 。 (2)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丙中,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试管①内的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②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是 。 17.(2018黑龙江绥化中考节选)图6-5-5图6-5-5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 。 (3)实验中,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8.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图6-5-6(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连接好仪器装置,在装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 。 19.(2019江西九江同文中学期中改编)已知A~E是近半个学期化学学习中涉及的几种物质,其中B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D的组成元素相同,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它们之间存在如图6-5-7所示的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物质间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图6-5-7(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 ; (2)说出物质A的一种用途: ; (3)写出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① ; ②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20.(2020广东中考)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碳(C)的化学性质时,了解到高温下C与CuO反应生成CO2,C还能使CO2转变成CO。于是对过量木炭还原CuO的气体产物中是否含有CO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C还原CuO时产生的CO2与C进一步反应生成CO,化学方程式是 。 【查阅资料】CO不与NaOH、Ca(OH)2及H2SO4反应。【实验方案】取研细和干燥后的木炭(0.3 g)和CuO(2.0 g),混合均匀并装入试管,连接装置,高温反应,检验气体。【实验过程】(1)由图6-5-8所示装置③中粉末的颜色变化可检验CO,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几种装置的组合,由另一种明显的现象来进一步确定CO的存在,则装置连接的最佳顺序为 →尾气处理(填字母)。 图6-5-8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①C.①→④→①→③→② D.③→④→①→②(2)上述进一步确定CO存在的现象是 (装置③中粉末的颜色变化除外)。 (3)装置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写出CO尾气处理的方法: (一种即可)。 【实验结论】高温下,过量木炭还原CuO的气体产物中有CO。【延伸应用】冬天,室内用炭火取暖时,应注意 。 四、计算题(共4分)21.(2021独家原创试题)老师说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做了如下验证实验,首先称量粉碎后的贝壳12.5 g,然后加入100 g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后剩余固液混合物共108.1 g,实验数据如图6-5-9所示。图6-5-9(1)实验中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2)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答案 B A项与石墨的导电性有关,C项与活性炭的吸附性有关,D项与物质的沸点有关,导电性、吸附性、沸点均为物质的物理性质。B项,焦炭用于冶金工业利用了碳的还原性,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2.答案 B 根据题中描述可知,老大是金刚石,老二是石墨,老三是足球烯(C60),它们都是碳的单质。3.答案 C 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CO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A说法正确。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B说法正确。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不能用于人工降雨,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C说法错误。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有毒,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D说法正确。4.答案 D 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描述的是颜色、气味、状态,属于物理性质。难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描述的是密度,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5.答案 C 碳素墨水中含有炭黑,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书写档案必须使用碳素墨水,A正确;石墨能够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B正确;焦炭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铜,是因为焦炭具有还原性,C错误;金刚石、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正确。6.答案 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A项能够成功;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等都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B项不能成功;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C项能够成功;木条燃烧得更旺,说明气体是氧气,D项能够成功。7.答案 C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用墨写的字、作的画能保存较长时间,A正确。碳单质具有可燃性,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一氧化碳,B正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C错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因此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用于冶炼金属;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D正确。8.答案 C 金刚石硬度大,石墨硬度小,A错误;一氧化碳不能灭火,B错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作气体肥料,C正确;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错误。9.答案 B 导致北极变暖的原因是温室效应加剧,引起温室效应加剧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故选B。10.答案 C 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不可燃、不助燃,可以用于灭火,A项、D项正确;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B项正确;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于制碳酸饮料,但不是从该实验得出的结论,C项不正确。11.答案 A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A错;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是因为其有吸附性,B正确;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C正确;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D正确。12.答案 B 丙、丁都是含碳元素的物质,且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则丁为H2CO3,丙为CO2;结合①②可知甲为C,乙为CO。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13.答案 ①金刚石 ②导电 ③吸附 ④C+O2CO2解析 ①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是金刚石;②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③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用来脱色;④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14.答案 氢气 氧气 二氧化碳解析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放置时瓶口朝下;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放置时瓶口朝上;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放置时瓶口朝上。15.答案 (1)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难溶于水(任写两点) (2)不可行,因为CO难溶于水 (3)木炭不充分燃烧生成CO,CO有毒 (4)2C+O2 2CO解析 (1)根据短文内容可知,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难溶于水;(2)CO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3)木炭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O有毒,所以冬天用木炭烤火时,一定要开窗通风;(4)木炭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 2CO。16.答案 (1)木条复燃 氧气能助燃,当瓶内氧气集满后,逸出的氧气会使放在瓶口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 CaCO3↓+H2O (3)溶液变红 对照解析 (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入集气瓶中的氧气会由瓶底开始逐渐充满集气瓶,氧气能助燃,当集气瓶内氧气集满后,逸出的氧气会使放在集气瓶口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会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试管②可起到对照作用。17.答案 (1)C+2CuO2Cu+CO2↑ (2)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3)Ca(OH)2+CO2CaCO3↓+H2O 解析 (1)在高温条件下,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C+2CuO2Cu+CO2↑;(2)实验时,给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18.答案 (1)集气瓶(2)AC或AD 2KMnO4 K2MnO4+MnO2+O2↑(3)BD CaCO3+2HCl CaCl2+H2O+CO2↑(4)气密性解析 (1)仪器a的名称为集气瓶。(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C或D收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应选用的装置为B、D,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连接好仪器装置,在装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9.答案 (1)CO2 (2)供给呼吸(合理即可)(3)2H2O22H2O+O2↑ 2H2+O22H2O解析 B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B是二氧化碳;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则E是氢气;A与CO2可相互转化,且A能与H2发生反应,则A是氧气,氧气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D能生成氧气和C,D、C的组成元素相同,则D是过氧化氢,C是水。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20.答案 【猜想与假设】CO2+C 2CO【实验过程】(1)B (2)装置③前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装置③后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O+CuO Cu+CO2 (4)点燃尾气 【延伸应用】保持室内通风,防止CO中毒解析 【猜想与假设】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 2CO。【实验过程】(1)验证一氧化碳存在,应先排除二氧化碳的干扰,然后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混合气体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除去,接着通入澄清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除净,然后通入浓硫酸干燥气体,再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中,观察固体颜色变化,最后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顺序为④→①→②→③→①。(2)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若装置③前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装置③后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一氧化碳存在。(3)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CuO Cu+CO2。(4)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不能直接排放,利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将尾气点燃,可以除去一氧化碳。【延伸应用】室内用炭火取暖时,若燃烧不充分会生成一氧化碳,因此需要做好通风,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四、计算题(共4分)21.答案 (1)4.4 g(2)解:设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x 4.4 g=x=10 g贝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答:该贝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 g+100 g-108.1 g=4.4 g;(2)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即可求出所需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本大题共6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