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9课理解质量互变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9课理解质量互变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9课理解质量互变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9课理解质量互变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9课理解质量互变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9课理解质量互变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质量互变规律,适度的含义,掌握适度原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课标要求体系构建核心素养3.2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1.科学精神:理解质变与量变的关系科学认识适度原则。2.公共参与:自觉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坚持适度原则积极促成质变。一、质量互变规律1(1)含义: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2)作用: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的规定性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此物而变成了他物。画里话外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2(1)含义: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2)作用: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3量变与质变(1)地位: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2)含义:量变即的变化质变即的变化。(3)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4)作用: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辨别区分 不能认为量变必然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4遵循质量互变规律(1)要求: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连续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间断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是指事物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出现了新事物。知识拓展 飞跃性指的就是质变。质变是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量变是事物数量增减的变化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2)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是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的。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3)意义: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二、适度的含义1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中(1)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的限度。(2)在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3)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的转化。(4)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2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1)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2)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保持不变规定着量的运动范围和变化幅度;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3)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遵循适度原则。三、掌握适度原则1适度原则(1)目的: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止过犹不及。(2)含义:从思维方式上说适度原则就是要在“”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适当就是幅度“得当”而不是“失当”。画里话外 适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的原则。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事物才能保持它自身的存在超过了特定的范围就会向对立面转化。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适度的原则使事物的变化保持在适当的量的范围内既防止 “过”又要防止“不及”采取正确的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取得成功。(3)要求:适度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遵循适度原则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而是包含着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中”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这里的“得中”不是凡事都采取折中主义的消极的思维方式。2促成质变(1)目的:要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就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的变化并使其向度的边缘不断发展使该物转化为他物。(2)要求:量变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使其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存在状态。画里话外 并非任何质变都是有利的是否需要促成质变要具体分析。 考点一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1质与量(1)质——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通过属性表现;把握质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起点。(2)量——事物的规模、程度、运动速度的快慢、颜色深浅等可量化的规定性;把握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3)度——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适度原则是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4)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5)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2质量互变规律(1)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以及由于事物内部矛盾所决定的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发展过程。这一规律提供了事物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的观察事物的原则和方法。(2)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因矛盾引起的发展过程和状态、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量变不因质变而停止。(3)量变和质变的区分标志——是否超出度。(4)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变的特征。[知识拓展]割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两种形而上学观点:“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它们割裂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否认了事物的发展。3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1)质量互变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2)渐进性是指事物在量上发生的变化是一种连续性的量变;飞跃性是指事物在质上的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3)事物始终处在量变之中达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质变整个世界就是质变和量变交织的活动过程。同时任何事物作为质与量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现在中。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量变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会发生变化。所以,事物的量变在度的范围内是连续渐变的,表现为渐进性;质变是旧质的中断和向新质的跃迁,表现为飞跃性。事物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必须有渐进性的量的积累,然后才有间断性的质的飞跃。4关于间断性和不间断性的观点碰撞(1)黑格尔认为任何“量”都包含着一个又一个的单位,这是的间断性。同时,这些单位又必然联系在一起,构成统一的,这是的不间断性。间断的量和不间断的量是不可分的,它们互相规定。黑格尔所说的是脱离客观事物的纯逻辑概念。间断性和不间断性是从这种的概念中推演出来的,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但他对间断性和不间断性关系的见解是辩证的。黑格尔认为,只有把间断性和不间断性统一起来才是真理,如果把它们分离开来分别来看,就没有一个是真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间断性和不间断性是客观事物的普遍属性。间断性和不间断性不仅存在于事物的所有领域,而且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发展本身就是间断性与不间断性的统一。间断性和不间断性是对立统一的。间断性以不间断性为前提和条件,是对于不间断的整体的分化、分割;不间断性以间断性为基础,不间断的整体是由间断的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结形成的有机体。间断性和不间断性既相互对立、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相互依存,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3)形而上学把间断性和不间断性割裂开来。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爱利亚的芝诺提出的“飞矢不动”和善跑者追不上龟等命题就是只看到间断性,而看不到不间断性,使事物失去整体联系,否认了运动的存在。近代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的连续律,则是只看到不间断性,否认物质形态的质的变化。这两种倾向,都是形而上学思维,其结果都必然否认事物的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1王国维总结过求学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透过王国维的三重求学境界,我们可以领悟到(  )A.量变比质变重要B.有了求学过程中的量变才可能有求学的质变C.量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D.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B 解析:王国维所总结的求学三重境界表明求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了求学过程中的量变才可能有求学的质变B符合题意排除A、C、D。 遵循质量互变规律2唯其艰难方显勇毅;唯因奋进始得辉煌。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拿出“滴水穿石”的决心和信心勇于面对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既要敢于出招又要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这说明(  )任何事物的最终发展都是通过一个个量变实现的要正确对待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飞跃性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要重视量的积累勇毅和奋进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 解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拿出“滴水穿石”的决心和信心勇于面对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既要敢于出招又要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这说明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飞跃性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要重视量的积累②③符合题意。任何事物的最终发展都是通过质变实现的错误。错误。考点二 把握适度原则1量变与质变的平衡点(1)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但当量控制在一定的“度”之下找到量变与质变的平衡点,在获取自身发展的量变途中不超过平衡点,就可以在防止质变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发展自身。(2)这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新视角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能突破人类思维的局限性从客观上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做事方法。2量变引起质变的“度”(1)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其中一定程度”就是指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如0℃和100℃是水变冰或气的临界点)事物在两个临界点之内的量变不会引起事物的质变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必然引起”是指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从而势必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必然引起事物质变的情况。(2)“一定程度”就是这个“度”(平衡点)。我们找到这个“度”并将它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能正确分析和处理许多事情。3坚持适度原则(1)当一件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事情要突破这个平衡点时就尽量改变阻止量的积累或尽可能地减小损失。(2)相对而言在一个事物达到这个平衡点的时候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就需要控制它不让它达到这个临界点如改革就是如此。4促成质变(1)当一件有益的事情发生要突破这个平衡点时就尽可能地促使它尽早发生质变并开辟新的量变从而更好地发展自身。(2)将事物的发展控制在正确方向的轨道上在达到这个“度”的时候促成质变给予事物突破与发展的内在活力与新生力如革命最能体现这一道理。 适度的含义12020年开年不久就有一则报道是“白鲟灭绝”人们对于这种鱼的灭绝感到十分心痛。四川人称“千斤腊子(中华鲟)万斤象(白鲟)”过度捕捞导致白鲟最终灭绝。这说明(  )A.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B.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适度原则C.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没有丝毫变化D.量变必然导致质变A 解析:材料强调过度捕捞导致白鲟灭绝A合题意;适度原则有其适用情形B错误;C中“没有丝毫变化”的说法错误;D否认了由量变到质变要有一定的“度”。 掌握适度原则2(2021·河南郑州质检)2020年8月6日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处理好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防风险、控通胀的关系,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下列表述对灵活适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防止过犹不及积极创造条件促成量变和质变坚持适度原则有利于更好地区分量变和质变灵活适度重视了合理范围内的量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 解析:灵活适度既强调灵活又强调适度重视了合理范围内的量变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防止过犹不及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促成质变排除②;材料未涉及区分量变和质变排除3消费不仅是个人行为也与社会密切相关。作为消费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正确的原则。这些原则是(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消费观的原则相关知识。做理智的消费者一定要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①②③④均正确。D符合题意A、B、C说法均不全面排除。故本题选D。

    相关学案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把握适度原则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把握适度原则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预习自测,核心知识点,体系构建,习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认识质量互变规律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认识质量互变规律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认识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认识质量互变规律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认识质量互变规律第1课时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