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紧扣情境,感受估算,整百或整千数,再与一位数相乘,深化巩固,应用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书P70例7及“做一做”,完成P73“练习十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估算的意义,学会利用已学的乘法口算进行估算,知道估算的思路。
2.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算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学会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积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估算方法和用估算结果作出决策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秋天来了,同学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预设】预设1:我喜欢跟爸爸妈妈去郊游。
预设2:我喜欢和家人去公园散步。
预设3:我喜欢去游乐园玩。
预设4:我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去秋游。
……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情境,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三(1)班的同学们决定去科技馆,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帮他们看看吧。
课件出示教科书P70例7情境图。
师:三(1)班同学遇到的问题,你们能帮他们解决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下。[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
二、紧扣情境,感受估算
1.阅读与理解。
师:仔细看图并读题,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知道门票价格和参观人数。要求250元买门票够不够。
【设计意图】计算是枯燥的,为了使数学内容生活化,询问学生的喜好,导入切合实际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在计算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2.分析与解答。
(1)分析交流,探讨方法。
师:这个问题该怎么解答呢?
【预设】预设1:精确计算。把29个人买门票需要多少钱算出来,再和250比较一下,如果算的结果比250大就不够,等于或者小于250就够了。
预设2:只是问带的钱够不够,可以不需要精确计算。
预设3:估算是用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比精确计算好算一些。
预设4:我觉得估算也不简便,我弄不清要估大还是估小。
师:有的同学选择精确计算,大部分同学认为估算比较简单好算。其实,只要我们能根据具体情境认真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就行。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解答的时候,由于刚刚学过笔算乘法,肯定会有学生用笔算解决问题。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要通过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这样的问题用估算就可以快速解决,不需要精确计算,体会估算的价值。
(2)尝试解答。
师:现在请同学们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适时指导。
(3)展示交流。
展示学生的不同计算方法。
【预设】预设1:精确计算。
29×8=232(元)
232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第8课时 解决问题(1),共4页。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周长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笔算乘法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铺垫,引入新课,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巩固知识,应用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