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声音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声音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音高描述错误的是,声音在中不能传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A.音量 B.响度 C.音高
2.下列对音高描述错误的是( )。
A.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B.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C.长、松、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3.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
A.水 B.真空 C.木尺
4.我们把手放在耳后,并朝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 )的作用。
A.耳廓 B.外耳道 C.鼓膜
5.钢尺一部分伸出桌边外,其他部分固定在桌面上。用木块压它在桌外部分顶端并让它滑过。尺端被压下2厘米时即滑过,与被压下5厘米时即滑过发出的声音( )。
A.强弱不同,频率相同 B.频率不同,强弱相同 C.频率、强弱都不同
二.填空题
1.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引起的。
2.( )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3.图书馆传来“哈哈哈”的笑声,这是( ),是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之一。
4.当钢尺、橡皮筋发出声音时,它们都在( )。
5.声音的( )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单位: ( )(dB)。
三.判断题
1.敲击过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出现许多波纹,说明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
2.声音的大小在科学上叫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我们称为音高。( )
3.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 )
4.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弦振动的部分越短,音高越高。( )
5.我们改变电视机的音量时,改变的是声音的强弱。( )
四.连线题
1.连线题。
五.简答题
1.如图,请你提出两个与“橡皮筋发出声音”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
2.闪电和雷同时在云层产生,在夏季的雨夜,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请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六.综合题
1.根据下面每幅图所提供的从1~8的顺序,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变化的规律。
(1)按1-8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的规律是( )。
(2)按1-8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的规律是( )。
(3)用嘴向瓶口吹气,由于瓶内( )的振动能发出不同的音调,按照音调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是( )。
(4)通过以上实验,我发现:琴弦长短相同、粗细不同时,越粗的振动的越( ),发出声音越( )。粗细相同、长短不同时,越短的振动的越( ),发出的声音越( )。
2.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对声音的描述,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唐代诗人李白在夜宿山寺中有这样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句诗中的“高”指是( )。
A.声音的高低 B.声音的强弱 C.声音尖锐与否
2.唐代诗人杜甫在赠花卿中有这样的诗句:“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句诗是形容声音很( )。
A.悦耳 B.很刺耳 C.很嘈杂
3.如图,取一面鼓,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
1.小明用力按压鼓面,发现鼓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鼓面没有( )。
A.受到外力 B.振动 C.弯曲
2.轻轻敲鼓,鼓发出声音,纸屑( )。
A.反复跳动 B.位置不变 C.跳动一次就停止
3.用力敲鼓,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幅度(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4.用力敲鼓和轻轻敲鼓,听到的两次鼓发出的声音( )。
A.高低不同 B.强弱不同 C.一样
5.停止敲鼓,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 )。
A.鼓面停止振动后仍能发声
B.鼓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
C.人耳的错觉,实际上声音已经消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A
5.A
二.填空题
1.空气柱
2.音叉
3.噪声
4.振动
5.强弱;强;弱;分贝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
五.简答题
1.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我们是怎样听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
2.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六.综合题
1.低→高;低→高;空气;丙、乙、甲、丁;慢;低;快;高
2.B;A
3.B;A;A;B;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声音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声音在中不能传播,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声音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猫的叫声与火车的鸣笛声相比,,流水的声音是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声音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声音产生的根源是,关于声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