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件PPT 课件 6 次下载
-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课件PPT 课件 3 次下载
-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PPT 课件 5 次下载
-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PPT 课件 6 次下载
- 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PPT 课件 5 次下载
历史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第二学习主题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了解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2.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3.初步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叫做“青铜时代”,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被称作“青铜文明”。
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呈金黄色,生锈后则多呈青绿色,所以叫做青铜。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出现 —— 发展 —— 繁荣丰富——
原始社会末期,青铜器出现
甘肃齐家文化遗址(距今约四千年)青铜镜、青铜刀
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是缝在衣服上的装饰物。每个牌饰以数百块大小不一的绿松石块,镶拼成兽面图案,两只圆凸的双目炯炯生光。
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另外还有酒器青铜爵、盉等
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制作工艺高超。(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比较夏、商青铜器工艺有何区别?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敦:盛黍、稷、稻、粱用
簋:相当于如今的大碗,盛饭用
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鉴:水器,形如现代的盆。
“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 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你知道哪些与鼎有关的成语呢?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鼎力相助、钟鸣鼎食、人声鼎沸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思考:商周青铜器有没有完全相同的?
现存商代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
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当年村民锯下一只鼎耳,由于历史原因无法找到,现在看到的是后来补铸上去的,成为了一大遗憾。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司母戊鼎,也有学者称为“后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这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礼器。 重832.84千克,每个坩埚(gān guō)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80多个坩埚。铸造这样的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世界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商朝晚期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工艺精美的青铜器——四羊方尊
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
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
拓展: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社会分为?
二里头陶器上的符号[夏]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一般认为,文字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
1.含义: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王懿荣:一片甲骨惊天下!
在清朝光绪年间,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有一次得了病,派人去买药,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于是他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铺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由此,他展开了专门的研究。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所以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时代甲骨,其中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多片,所见单字计4400个,已经识别的字有1500个以上。
祭祀、战争、农业、官制、刑法、医药、气象、天文历法等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1)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1.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指事是指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请试着辨认下图中的甲骨文,并对其进行模仿
方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直,象形程度逐渐降低,即 复杂到简单 形象到抽象
1、观察下图,有关青铜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是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的 ②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等 ③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④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A.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夏朝 B. 商周时已采用“泥范铸造法”C.主要被用于饮食、祭祀、军事等 D. 代表了夏商周时发达的文明
初中历史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图文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青铜器,阅读教材自主完成,青铜器中的精品,特点三分布地区广泛,甲骨文,你猜对了吗,汉字的演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课件pptx、视频甲骨文的发现《青铜器与甲骨文》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mp4mp4、课程引入青铜器与甲骨文情境导入mp4、司母戊鼎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自主学习,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探究新知,青铜器的功能用途,鬲lì,簋guǐ,斝jiǎ,特点一种类丰富,相关史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