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6 一分钟教案 教案 9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7 动物王国开大会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9 棉花姑娘教案 教案 1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 咕 咚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小学语文18 小猴子下山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18 小猴子下山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熟读课文,理解内容,板书总结,梳理全文,中心思想体悟,教学反思,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8 小猴子下山1.认识“猴、结、掰”等12个生字;会写“块、非、常、往、瓜、进、空”7个生字,掌握字的笔顺。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动词;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心情(如何),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1.(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提取信息、整理信息,能说出“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2.(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做事专一,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的道理。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教师:同学们,大家看过电视剧《西游记》,或者是这本书吗?学生:看过。教师:你们最喜欢里面的哪个角色?学生:齐天大圣孙悟空。教师:你们最喜欢他的哪些优点?学生:他会七十二变,降妖除魔,非常勇敢……教师:看来大家对孙悟空都非常了解,那大家知道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一只石猴吗?学生:知道。教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也和猴子有关。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这只猴子到底发生了哪些故事吧!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圈出里面的生字,然后教师范读课文。2.认读生字。字音方面:需要重点指导这几个字的读音:“扛、扔、捧、蹦”是后鼻音;“摘、追”是翘舌音;多音字“结、只、空”要结合在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进行认读。字形方面:本课以合体字为主,其中9个表示动作的词“结、掰、扛、扔、摘、捧、抱、蹦、追”中有5个是提手旁,建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归类识字;也可以结合插图,采用动作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掰”是会意字,字从双手,从分。“分”,意为“一分为二”。“双手”与“分”联合起来表示:用双手把一物分为两份。本课一些生字还可以用组词法进行识记,如:猴:猴子、毛猴、猴毛 满:满意、满足、不满瓜:西瓜、冬瓜、瓜子 追:追求、追赶、追问摘:摘瓜、摘下、采摘 蹦:蹦蹦跳跳、蹦高3.读写生字。本课的生字比较简单,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识记。需要注意的是,“非”字的笔画顺序应该是先写左竖与三横,再写右竖与三横。两竖分长短,左短右长。横画之间距离匀称,长短稍有差别。“瓜”是独体字,第一、二笔均为撇,两撇方向不相同,竖提的收笔高于撇的收笔。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1.朗读指导。本文共5个自然段,第1、2、3、4自然段的段落结构相同,句式不断重复,每一段都有两句话组成。第一句用叙述的语气朗读,做到平实自然。第二句需要重点指导,可以借助“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这类词语,读出小猴子对所见事物的欣喜之情。朗读指导时,要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进行角色体验,体会角色的心情。最后一段抓住重点词语“只好”,引导学生读出小猴子“空着手回家”时失落、后悔的心情。2.理解运用。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圈出文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掰、扛、扔、摘、捧、抱、追;再让学生根据偏旁分类:“掰、扛、扔、摘、捧、抱”是手部动作,“追”是脚部动作;接着出示课后第三题,让学生读一读,演一演,在表演中正确理解词义,然后让学生看着图画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用上这些动词说说在生活中看到的场景。通过全面调动学生手、口、足、脑并用,加深对这些词的准确理解。教师还可以将更多与手部动作和脚部动作相关的动词制作成卡片,玩“你来做,我来猜”的游戏,帮学生积累更多此类词语。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本课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作出推断。在教学中,可以分步骤进行:(1)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带着问题“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心情(如何),就(怎么做)”去文中寻找并提取文本中较为明显的信息。(2)结合插图和板书,模仿“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心情(如何),就(怎么做)”这样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式,学习讲故事。(3)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课后第二题“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进一步落实“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这个能力训练点。四、板书总结,梳理全文。小猴子下山 掰玉米 摘桃子 摘西瓜 追小兔子 空手回家五、中心思想体悟。本文通过小猴子下山所做的一些事,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事要专一,否则就不会有什么收获。六、教学反思。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涉及到本文,要求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作出推断,而这个问题在课后第二题中有揭示。在教学中,可以把课后题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环节穿插进来,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本课另一个重点是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我加入游戏的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天性,借助课文插图来启发学生进行表演学习。七、课堂练习。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jié jiē等夏天结( jié )束的时候,结( jiē )的果子就可以摘了吧?2.填一填。扔 摘 抱 追小猴子( 摘 )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他( 抱 )着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他看到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就( 扔 )了西瓜,去( 追 )小兔子。3.照样子,写词语。又大又圆(ABAC式) 又高又大 走来走去 自由自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18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难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 518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18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