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
第二课时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2.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施实验方案的能力.2.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探究物理学的有关知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2.在实验中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实事求是、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重点难点【重点】在实例中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确定,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的理解.【难点】分析得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教学过程知识点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7-88,完成以下问题:1.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是η==.2.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是改进机械结构,使它更合理、更轻巧.【合作探究】探究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我们需要测量哪几个量?怎样计算有用功?怎样计算总功呢?答:实验原理:η==.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甲、乙两个滑轮组、长约2 m的细绳.实验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并填入表格.②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③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④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η并填入表格.实验数据:实验次数G/Nh/mW有/JF/Ns/mW总/Jη1 2 3 4 实验结论:①动滑轮重力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②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知识拓展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角的关系实验猜想:①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和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②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和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器材:斜面、小木块、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实验步骤:①测量小木块的重量,记录数据.②把小木块用弹簧秤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分别记录拉力F、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木块上升的高度h.③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步骤②.④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分别铺上棉布、毛巾,重复步骤②.注意事项:①要匀速拉动物体.②拉力要与斜面平行.③及时记录数据.实验数据:斜面倾斜程度斜面材料木块重/N斜面高度/m有用功/J拉力/N斜面长/m总功/J机械效率较缓木板10.10.10.20.20.1471.1%较陡木板10.1720.120.30.20.2183.3%很陡木板10.240.240.40.70.2885.7%棉布10.210.210.50.20.2768.6%毛巾10.210.210.50.20.4237.1%实验结论:斜面越陡,越不省力,机械效率越高.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斜面越光滑,机械效率越高.【教师点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的高度无关.当升高高度增加时,有用功增加,总功也按比例增加,从而使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例不变.理论推导如下:η====.【跟进训练】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高度/cm弹簧测力计示数/N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cm12100.8402551.520(1)此实验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3个,其中动滑轮有2个.(2)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2.5%,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次的机械效率.课堂小结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第2课时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物理7.3 重力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12.3 机械效率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