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共17页。
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轻微的裂变
B.核电站反应堆内发生的是可控的核裂变
C.太阳的能原来自大量的氖核的裂变
D.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2.(3分)下列关于音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广场舞噪声扰民是因为声音响度大
B.早晨小明上学出发时,妈妈提醒小明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降低声音的音调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在交响乐团演奏中,长笛吹奏时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3.(3分)如图所示,上、下两个广口瓶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后( )
A.二氧化氮向上方扩散,空气不会向下方扩散
B.空气向下方扩散,二氧化氮不会向上方扩散
C.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就不会向上或向下运动了
D.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仍会向上或向下不断运动
4.(3分)下面四幅图片所展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冰雪融化B.滴水成冰
C.气结成露D.气凝结霜
5.(3分)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珠峰顶气温接近零下33℃,说明那里的空气没有内能
B.温度不同的两物体接触,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C.汽油机在压缩冲程时,燃料混合物受到压缩,其内能会减小
D.夏天天气“很热”,这里的“很热”说明空气的内能大
6.(3分)一端封闭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如图所示),甲中装水,乙中装食用油。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从O处静止释放,下落到P处,小球在食用油中下落的时间更长。比较两小球从O处到P处的下落情况,则小球( )
A.重力势能变化量不相同B.获得的动能相同
C.在食用油中重力做功慢D.机械能不变
7.(3分)家庭电路都应安装漏电保护器,当被保护的电路中发生漏电,漏电保护器会迅速切断电路。如图所示为安装了漏电保护器的家庭电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保护的线路应当接在漏电保护器的左边
B.当A、B两处的电流不相等时,电路会被切断
C.当有人站在地上接触C处时,电路不会被切断
D.用电器外壳接地时一定会导致漏电,保护器切断电路
8.(3分)10月的体育节运动会上一短跑运动员沿直线跑了5s,前2s内通过16m的路程,后3s通过了30m的路程,这个运动员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8m/sB.9m/sC.9.2m/sD.10m/s
9.(3分)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所受的重力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块所受的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10.(3分)如图所示,磁感线竖直向下,AB棒运动,电流表指针偏转,则( )
A.U形磁铁上端是S极
B.AB棒可能是竖直方向运动
C.此过程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电路有电流说明磁能生电
11.(3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现要模拟照相机成像原理,应将( )
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
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
C.光屏靠近、蜡烛远离透镜
D.光屏远离、蜡烛靠近透镜
12.(3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更换阻值不同的电阻R2,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1,正确完成实验,记录各次实验中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描点画出下列四幅图,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B.
C.D.
13.(3分)轻质杠杆AOB的支点是O,AO=BO,在A、B两端分别挂铁块G1、G2,如图所示,此时杠杆静止。若将两铁块同时浸没于水中,则杠杆( )
A.A端下沉B.B端下沉C.保持平衡D.以上均可能
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4分)
14.(4分)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中秋风“卷”走“三重茅”主要是由于屋顶外侧空气相对于屋内空气的流速 、压强 ,从而产生一个向 的力。
15.(4分)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受力面积是1.0×10﹣4m2,木板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6×108Pa,手指至少要用 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木板。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达到 的目的。
16.(4分)某用电器的铭牌上标有“220V 1800W”字样,它正常工作30min消耗的电能为 度,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A(保留两位小数)。
17.(4分)同学们在进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一位同学很粗心地仅画了三根光线,没有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请帮助判断,其中入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反射角大小为 ,折射角大小为 。
18.(4分)完全燃烧100g酒精,能放出 热量,若这些热量有42%被水吸收,能使质量为 kg的水温度由10℃升高30℃.(q酒精=3×107J/kg)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20分)
19.(6分)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与水平桌面垂直的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 (填“点燃”或“没点燃”)的蜡烛B,移动B,发现A烛焰的像出现在B“身上”,如图甲所示,说明他在器材选择上存在的问题是 。
(2)改进器材后,多次改变蜡烛 (填“A”或“B”)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且它们的连线与镜面 。
(3)小明想确定家中穿衣镜成像的反射面,他将笔尖紧贴镜面A,如图丙所示,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说明 (填“A”或“B”)是反射面。
20.(6分)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图甲是某实验小组设计的电路,电源电压3V保持不变。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完成电路连接,要求滑片P向B端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选填“A”或“B”)端。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3V。移动滑片P,两电表示数均无变化,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为 A。
(5)实验中测得五组数据,并绘制出定值电阻R的I﹣U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得:
①实验中所用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 Ω;
②实验结论: 。
(6)结合所测数据分析,本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不小于 Ω。
21.(8分)如图所示是某一学习小组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1)通过比较表格中“物块重力”和“ ”两栏对应的数据,可知斜面是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21分)
22.(9分)如图为某型号电动机的铭牌,求:
(1)此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2)此电动机正常工作10min所消耗的电能和由此转化为的机械能。
23.(12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6N,底面积100cm2,容器内水的深度20cm(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着重为27N的金属块,现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8N.(如图乙所示)
(g=10N/kg,ρ水=1.0×103kg/m3)求:
(1)金属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金属块浸没水中静止后,容器中水的深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满分39分,每小题3分)
1.解:A、轻核聚变需在很高的温度下发生,会释放出更高的能量,所以轻核聚变又称为热核反应,故A错误;
B、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是可控制的铀核裂变,故B正确;
C、太阳的能量来自大量的氢核的聚变,故C错误;
D、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都是短期无法再生的,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2.解:A、广场舞噪声扰民是因为声音响度大,故A正确;
B、妈妈提醒小明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降低响度,故B错误;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
D、在交响乐团演奏中,长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D正确。
故选:B。
3.解:A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空气和二氧化氮将同时向对方扩散,而不是空气向下方扩散,二氧化氮不会向上方扩散,故AB错误;
C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还会继续向上或向下运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4.解:A、雪花融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冬季的冰是由液态水变成固态冰的,是凝固现象,故B符合题意;
C、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小水滴的,是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小晶体,是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解:
A、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珠峰顶气温接近零下33℃,那里的空气同样具有内能,故A错误;
B、根据热传递条件可知,温度不同的两物体接触,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故B正确;
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压缩燃料混合物,对其做功,其内能会增大,故C错误;
D、夏天天气很热是反映天气的冷热程度,所以这个“热”指温度,故D错误。
故选:B。
6.解:
A、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从O处静止释放,下落到P处,下落的高度相同,小球的质量相同,则小球的重力势能变化量相同,故A错误;
B、小球在食用油中下落的时间更长,则小球在食用油中的速度小,质量相同,小球在食用油中的动能小,故B错误;
C、小球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根据P===Gv可知,小球在食用油中重力做功慢,故C正确;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液体的阻力,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会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7.解:
A、漏电保护器应该安装在干路中,被保护的线路应当接在漏电保护器的右边,故A错误;
B、A处在火线上,B处在零线上,当A、B两处的电流不相等时,漏电保护器能检测出“漏电了”,从而迅速切断电路,故B正确;
C、当有人站在地上接触C处时,人会发生触电事故,则漏电保护器会切断电路,故C错误;
D、如果用电器内部导线破损,会使外壳带电,即漏电,若没有破损时,不会漏电,故D错误。
故选:B。
8.解:运动员的路程s=16m+30m=46m,
运动员的运动时间t=5s,
运动员的平均速度:v===9.2m/s;
故选:C。
9.解: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桌面和木块上,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木块所受的重力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的方向是相同的,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所受的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10.解:
A、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是从N极发出,回到S极;则根据磁感线的方向可知,U形磁铁上端是N极,故A错误;
B、若AB棒沿竖直方向运动,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没有切割磁感线,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B错误;
CD、由题意可知,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说明AB棒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该过程中消耗了机械能,得到了电能,即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该实验说明磁能生电,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解:由题意和成像规律,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此时:u=v=2f。欲再模拟照相机,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应使物距u>2f,像距f<v<2f,故应使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光屏靠近透镜。
故选:C。
12.解:
A、由图知,R1、R2、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因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成反比,故A错误;
B、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R2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的电压也不变,由分压原理,两电阻之比为一定值,故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或延长线过原点),故B正确;
C、由B知,R1随R2的增大而变大,由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当R1增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故C错误;
D、由控制变量法知,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R2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3.解:杠杆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重物对B端施加的力大小等于G2,力臂为OC;重物对A端施加的力大小等于G1,力臂为OA,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1×OA=G2×OC;
G1的体积为:V1==,G2的体积为:V2==,
G1受到的浮力为:F浮1=ρ水gV1=ρ水g=G1,G2受到的浮力为:F浮2=ρ水gV2=ρ水g=G2;
此时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为:(G1﹣F浮1)×OA=G1×OA﹣F浮1×OA=G1×OA﹣G1×OA;
此时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为:(G2﹣F浮2)×OC=G2×OC﹣F浮1×OC=G2×OC﹣G2×OC;
由于G1×OA=G2×OC,则:﹣G1×OA=G2×OC,所以:左端=右端,杠杆仍然处于平衡状态。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4分)
14.解:秋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和压力差,所以秋风“卷”走屋顶茅草。
故答案为:大;小;上。
15.解:(1)已知木板能承受的最大压强p=6×108Pa
图钉尖的受力面积S=5×10﹣8m2,
由p=可得手指至少要用力F=pS=6×108Pa×5×10﹣8m2=30N;
(2)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达到增大压强的目的。
故答案为:30;增大压强。
16.解:时间t=30min=0.5h,正常工作的功率为:P=1800W=1.8kW,
故它正常工作30min消耗的电能为:W=Pt=1.8kW×0.5h=0.9kW•h=0.9度;
正常工作电流为:I===8.18A。
故答案为:0.9;8.18。
17.解:由图可知,∠BOE=60°,所以∠COE=90°﹣60°=30°,而∠COF=30°,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CD为法线,AB为界面,
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OG为折射光线。∠COF为反射角。
由图可知,折射角为:∠GOD=90°﹣45°=45°。
故答案为:EO;OG;30°;45°。
18.解:完全燃烧100g酒精放出的热量:
Q放=qm酒精=3×107J/kg×100×10﹣3kg=3×106J;
由题意和吸热公式可得,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Q放,
则水的质量:
m===15kg。
故答案为:3×106J;15。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20分)
19.解:(1)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后面,不需要点燃,若点燃,则不易区分B和A的像,为了验证物与像的大小关系,选的两蜡烛大小要一样;
(2)多次移动蜡烛A,改变物体位置,移动B的位置,确定像的位置,并记录下来。由乙图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3)将笔尖紧贴镜面A,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玻璃有一定的厚度,笔尖通过B面成像(穿衣镜的里层镀了膜,镀膜后增强了光的反射),从而造成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由此可见,B是反射面。
故答案为:(1)没点燃;两支蜡烛大小不同;
(2)A;相等;垂直;
(3)B。
20.解:(1)滑片P向B端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说明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所以应选择C接线柱将其串联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将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大值B端;
(3)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几乎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有断路,
电压表有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测电源电压,则导致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R断路,这样电压表被串联入电路中,所以移动滑片,两表示数无变化;
(4)由图乙知,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读数是0.3A;
(5)①由图象知,当R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的电流为0.4A,
根据I=可得,R===5Ω;
②由图丙知,绘制出电阻R的I﹣U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据此可得结论: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6)根据图象知,五次实验中,R两端电压最小为0.5V,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知,此时变阻器两端电压为3V﹣0.5V=2.5V,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为0.1A,
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R滑===25Ω,
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不小于25Ω。
故答案为:(1)见上图;(2)断开;B;(3)R断路;(4)0.3;(5)①5;②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6)25。
21.解:(1)比较表中“物块重”和“拉力”两栏对应的数据,由实验数据可知,在同一次实验中,拉力总是小于重力的,由此可知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2)表格中1、2、3三次数据,物体的重力相同,斜面的倾斜程度不同,机械效率不同,可得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拉力;(2)有关。
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21分)
22.解:(1)由电动机铭牌可知,电动机的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44W,
由P=UI可得,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I额===0.2A;
(2)由P=可得,电动机正常工作10min=600s所消耗的电能:
W电=P额t=44W×600s=2.64×104J,
由铭牌可知,电动机线圈电阻为100Ω,由焦耳定律可得,电动机10min内产生的热量:
Q=I2Rt=(0.2A)2×100Ω×600s=2400J;
所以转化为的机械能:
W机=W电﹣Q=2.64×104J﹣2400J=2.4×104J。
答:(1)此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为0.2A;
(2)电动机正常工作10min所消耗的电能2.64×104J,转化为的机械能2.4×104J。
23.解:
(1)最初水的深度h1=20cm=0.2m,
金属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p1=ρ水gh1=1.0×103kg/m3×10N/kg×0.2m=2×103Pa;
(2)金属块浸没水中静止后,所受的浮力为F浮=G﹣F=27N﹣18N=9N;
根据公式F浮=ρ液V排g可知,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9×10﹣4m3;
放入金属块后水增加的深度为:△h===0.09m=9cm;
金属块浸没水中静止后,容器中水的深度h=h1+△h=20cm+9cm=29cm。
答:
(1)金属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2×103Pa;
(2)金属块浸没水中静止后,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9cm。
实验次数
1
2
3
实验装置
斜面的倾斜程度
较缓
较陡
最陡
物块重力G/N
10
10
10
斜面高度h/m
0.2
0.4
0.6
拉力F/N
5.5
7.0
8.5
斜面长度s/m
1
1
1
机械效率η
36.4%
57.1%
70.6%
★★牌电动机
型号
JT﹣44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电功率
44W
线圈电阻
100Ω
制造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模拟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双语学校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文件包含物理学科2024年春绵阳市南山双语学校中考模拟试卷docx、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