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门禁系统有两种识别方式,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在B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磁针的上端是S极
B.甲、乙磁极均为S极
C.A、B两点的磁场强弱相同
D.磁极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2.某门禁系统有两种识别方式:人脸识别(开关S1)和密码识别(开关S2),只要其中一种方式识别成功即可闭合相应开关,启动电动机,开启门锁。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B.
C.D.
3.如图,弹簧秤挂一个定滑轮,定滑轮的重力是0.1牛顿,用细线拴一个重力是100牛的物体,细线绕定滑轮后在另一端挂一个重力是0.1牛的小球,当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是( )
A.100.1牛B.0.2牛C.0.15牛D.0.3牛
二.解答题(共1小题)
4.端午节,小马和爸爸一起开着小轿车去探望外婆。
(1)轿车在行驶过程中小马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2)若轿车的总质量是1600千克,停放在水平路面上时,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0.04m2,则轿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少?
(3)轿车以60千瓦的恒定功率行驶,10s内发动机做功多少?
(4)在限速70千米/时的某路段,小马看到一起交通事故,交警测得肇事轿车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为27米。
查阅资料得知轿车以不同速度行驶时,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停车距离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注:反应距离指司机发现情况到踩下刹车这段时间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指踩下刹车后汽车滑行的距离,停车距离指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它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
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肇事轿车 (填“超速”、“不超速”)。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5.小明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a.如甲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b.如图乙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B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c.如图丙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并在木块A上放一钩码,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1)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
(2)由 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甲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 。
(4)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写出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 (写出一条即可)
(5)实验中小丽发现:当F为4N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
(6)实验拓展:如图a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b、图c所示。则物体C在第4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6.有一个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Rx(阻值6Ω~10Ω)和一个标有“0.3A”字样的小灯泡(阻值约为10Ω),要求测出Rx的阻值和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图甲是小明用伏安法测量Rx阻值的实物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规格是“10Ω 2A”。
①甲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该导线上画“×”,并在图上改正(所画的导线不能交叉)。
②改正电路后,正确操作,当电压表示数为1.8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Rx阻值为 Ω。
(2)小华利用图丙所示实物电路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阻箱R0的规格是“0~999.9Ω”,电源电压约为6V。请在空白处填上适当内容。
①断开S2,闭合S1,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直到 ,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
②断开S1,在M、N间接入一个元件后,正确操作可以完成测量任务。以下四个元件:
a.一根导线;
b.5Ω电阻;
c.30Ω电阻;
d.电阻箱。
其中符合要求的有 (填字母),操作过程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
7.油库里的储油罐如图所示,它浑身银白,直径较大,高度较矮(相对于直径而言),像个短胖子。请回答:
(1)在储油罐的这些设计中,“浑身银白”是为了尽可能地 阳光;(填“反射”或“折射”)
(2)在储油罐旁还安装有自动喷头,每到夏天,特别是中午,喷头向储油罐喷水,利用水蒸发时要 热的特点来给储油罐降温,以防止油自燃。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四号月背之旅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是同一面背对地球,这一面被称为月球背面。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
月球背面与地球间的通讯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该问题,我国在2018年5月成功发射了人类史上首个月球信号中继卫星“鹊桥”(如图甲所示)。2018年12月8日,我国又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嫦娥四号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和落月过程,最终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成为人类史上首个着陆于月球背面的无人探测器。为避免嫦娥四号在着陆瞬间“闪着腰”,工作人员给它研制了4条强有力的“腿”,让它既能平稳着陆,又能有效“吸收”着陆时产生的冲击力,防止它携带的设备被震坏。在嫦娥四号的“腿”上,还“长着”脸盆一样的圆形“大脚掌”(如图乙所示)。“大脚掌”中央装有一个形如足弓的金属构件,可以有效分散冲击力。
嫦娥四号由着陆器与巡视器(即月球车,又称“玉兔二号”)组成,2019年1月3日,巡视器与着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利用其底部6个带齿纹的轮子有效增大了与月面间摩擦,顺利在月背表面行驶。“玉兔二号”配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等科学探测仪器,总质量仅135kg,是世界上质量最小的月球车。
(1)“鹊桥”中继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受到的力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2)嫦娥四号探测器“腿”上的圆形“大脚掌”可 (选填“减小”或“增大”)对月面的压强;
(3)为增大与月面间的摩擦,“玉兔二号”采用的装置是 ;
(4)若“玉兔二号”每个轮子触月面积为100cm2,则“玉兔二号”在月球上的质量为 kg,对水
平月面的压力为 N,对月面的压强为 Pa(地球上g取10N/kg,月球对物体的引力约为地球的)。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5G智能机器人
中国移动将5G智能机器人如图甲所示,运用到校园环境监测中,进行红外智能测温以及校园消毒。智能机器人配备了5台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测温仪,能够在5m范围内同时扫描多达10人的体温,如果检测到体温异常或者未戴口罩,机器人会向相关人员自动发送警报。机器人当剩余电量减为电池容量的20%时,会主动寻找充电器充电。下表一为某智能机器人的部分参数。
机器人上还安装了超声波雾化器自动喷枪,工作时,雾化片产生每秒170万次的高频率振动,将消毒液雾化成大量1μm~5μm的超微粒子,再吹散到空气中进行消杀病毒。其中额定雾化量是指雾化器正常工作1h雾化液体的体积。
(1)机器人在水平路上一边向前匀速直线运动一边喷洒雾状消毒液时,机器人的动能 ,机械能 (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巡逻进行广播宣传,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红外测温仪工作时发出红外线射向人体再反射回测温仪内进行测温
C.摄像系统智能识别行人是否戴口罩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通过遥控器发出超声波来远程控制机器人的前进和后退
(3)若机器人的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面积是300cm2,在装满密度为0.9×103kg/m3的消毒液时,以额定雾化量工作时,喷完一箱消毒液最多需要 min。
(4)该机器人仅执行消杀任务,以正常工作状态行进,充满电后最多可连续工作 min。假设返回充电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360N,剩余电池容量支持正常工作所能做的电功的20%用于克服阻力做功,机器人为确保能顺利返回充电,需要充电时离充电座最远为 m。
(5)小明设计了如图乙的模拟智能测温报警电路:电源电压调为18V,报警器(电阻不计)通过的电流超过10mA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Ω,热敏电阻RT其阻值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①要求:当所测温度达到或超过37℃时,系统报警,按照下列步骤调试电路:
a.电路接通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b端,再将电阻箱调到 Ω;
b.将开关S向c端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 ;
c.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将开关S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②用①中已调试好的报警电路进行测温,测得某学生的体温为36.5℃,此时该电路中的电流是 mA(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解:
AB、由图可知,磁感线都是从甲、乙两磁极出来的,所以甲、乙磁极都是N极;
图中小磁针附近的磁感线方向是向下的,因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其N极的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所以小磁针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故A正确,B错误;
C、图中A、B两点到磁极的距离不同,且周围磁感线分布的疏密程度不同,所以这两点磁场强弱是不相同的,故C错误;
D、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磁感线,但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故D错误。
故选:A。
2.解:
由题知,人脸识别(S1)、密码识别(S2),只要其中一种方式识别成功,则相应开关闭合从而使电动机启动工作,所以两个开关应并联后再与电动机串联在电源上,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解:因为小球的重力为0.1N,而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小球对绳子左端施加了一个0.1N的向下的拉力。绳子处于静止状态,说明绳子右端也受到了一个向下的0.1牛的拉力,定滑轮的重力为0.1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0.1N+0.1N+0.1N=0.3N。
故选:D。
二.解答题(共1小题)
4.解:(1)路边的房屋向后退去,房屋是运动的,房屋和轿车(乘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房屋向后退是以轿车(乘客)为参照物的。
(2)F=G=mg=1600kg×10N/kg=16000N,
轿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p===4×105Pa;
(3)发动机所做的功W=Pt=6×104W×10s=6×105J;
(4)观察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停车距离的统计数据表可知,
汽车速度增大到原来速度的a倍,则制动距离增大到a2倍,
当制动距离为27m时,=9,则=3,此时速度是20km/h×3=60km/h<70km/h,故该车没有超速;
故答案为:(1)轿车;
(2)4×105Pa;
(3)6×105J;
(4)不超速。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5.解:(1)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由图中甲丙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图中甲乙两图可知: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如图中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相对于地面静止,受到摩擦力和测力计的拉力为一对平衡力,故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5)实验中小丽发现:当F为4N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三力平衡,
fAB+f=4N,长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f=4N﹣1.2N=2.8N;
(6)实验拓展:如图2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3图4所示,由图4知,6﹣9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则受到摩擦力大小不变,故物体C在第4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法;(2)甲丙;(3)越大;(4)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操作;(5)2.8;(5)4。
6.解:(1)①电流表应和待测电阻串联,电压表应和待测电阻并联,待测电阻和变阻器串联,电路图如下:
②电流表选择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24A,待测电阻为Rx===7.5Ω;
(2)①此时为串联电路,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直到电流表示数0.3A,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②a、因导线电阻为0,小于灯泡正常工作的电阻(约10Ω),所以断开S1,在M、N间接入导线,不调节变阻器,闭合S2,变阻箱R0阻值调大,使电流表示数等于0.3A,利用等效替代法,此时电阻箱R0增加的电阻值△R0等于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可通过P=I2△R0计算灯泡电功率;
b、因5Ω定值电阻的阻值小于灯泡正常工作的电阻(约10Ω),所以断开S1,在M、N间接入5Ω定值电阻,不调节变阻器,闭合S2,变阻箱R0阻值调大,使电流表示数等于0.3A,利用等效替代法,此时电阻箱R0增加的电阻值△R0与5Ω定值电阻的阻值之和等于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可通过P=I2(△R0+5Ω)计算灯泡电功率;
c、断开S1,在M、N间接入30Ω定值电阻,闭合S2,因电源电压约6V,即使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为0,电路中的电流约为:Ic==0.2A<0.3A,不能求得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d、断开S1,不调节变阻箱和变阻器,利用等效替代法,在M、N间接入一个电阻箱R,闭合S2,使电流表示数等于0.3A,此时新接入电阻箱电阻等于灯泡电阻,可通过P=I2R计算灯泡电功率;
故选:abd,同时不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
故答案为:(1)①如上图;②7.5;(2)①电流表示数为0.3A;②abd;不需要。
7.解:(1)白色物体容易反射光,油罐“浑身银白”是为了反射光,使油罐的升温减慢;
(2)在储油罐旁安装有自动喷头,夏天的中午,喷头向储油罐喷水,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使油罐的温度减低,以防止油的自燃。
故答案为:(1)反射;(2)吸。
8.解:
(1)“鹊桥”中继星在轨道上运行时不是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也就是状态不断变化,所以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2)嫦娥四号探测器“腿”上的圆形“大脚掌”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月面的压强;
(3)“玉兔二号”利用其底部6个带齿纹的轮子,可以增大与月面间摩擦;
(4)玉兔二号在月球上时,所处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仍为135kg不变,
“玉兔二号”对水平月面的压力:F=G月=G地=mg=×135kg×10N/kg=225N,
受力面积:S=6×100cm2=600cm2=0.06m2,
则“玉兔二号”对水平月面的压强:p===3750Pa。
故答案为:(1)不是;(2)减小;(3)带齿纹的轮子;(4)135;225;3750。
9.解:
(1)机器人在水平路上一边向前匀速直线运动一边喷雾状消毒液时,机器人的质量减小,速度不变,高度不变,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变小;
(2)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错误;
B、红外测温仪工作时,把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再经过电路运算处理后,换算转变为被测目标的线性的温度信号值,最后显示输出被测物体的温度,故B错误;
C、摄像头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D、通过遥控器发出红外线来远程控制机器人的前进和后退,故D错误。
故选:C;
(3)喷完一箱消毒液的时间为:t===h=×60min=100min;
(4)该机器人仅执行消杀任务,以正常工作状态行进,
其总功率为P=P行进+P喷洒=200W+100W=300W,
机器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I===A,
充满电后的电池容量Q1=30Ah,下一次自动充电前的电池容量Q2=ηQ1=20%×30Ah=6Ah,
消耗的电池容量Q=Q1﹣Q2=30Ah﹣6Ah=24Ah,
由I=得,连续正常工作的最长时间:
t===1.44h=86.4min;
剩余20%电池储存的电能为:W=UIt=18V×6A×3600s=388800J;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返=20%W剩=20%×388800J=77760J,
因为W=Fs=fs,所以为确保机器人能顺利返回充电,需要充电时离充电座最远为:
s===216m;
(5)①由图丙知,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与温度T是一次函数关系,设关系式为RT=kT+b,
将(35℃,700Ω)和(38℃,400Ω)上式得,
700Ω=35℃k+b﹣﹣﹣﹣﹣﹣﹣﹣①
400Ω=38℃k+b﹣﹣﹣﹣﹣﹣﹣②
综合分析①②得,k=﹣100Ω/℃,b=4200Ω,
所以关系式为:RT=﹣100Ω/℃T+4200Ω,
当温度为37℃时,RT=﹣100Ω/℃×37℃+4200Ω=500Ω;
所以为使报警电路可正常使用,应先让电阻箱调到热敏电阻达到设定温度时的电阻值500Ω,再将开关向2端闭合(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串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为报警电流0.01A,报警器报警;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1800Ω,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
R滑=R﹣RT=1800Ω﹣500Ω=1300Ω,
②当温度为36.5℃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RT′=﹣100Ω/℃×36.5℃+4200Ω=550Ω;
此时电路的电流为:
I′==≈0.0097A=9.7mA。
故答案为:(1)变小;变小;(2)C;(3)100;(4)86.4;216;(5)500;报警器报警;9.7。
速度(千米/时)
反应距离(米)
制动距离(米)
停车距离(米)
20
5
3
8
40
10
12
22
80
20
48
68
100
25
75
100
额定工作电压
18V
额定行进功率
200W
电池容量
30Ah
额定喷洒功率
100W
水箱容积
25L
行进速度
0.3~0.6m/s
额定雾化量
15L/h
净重
102k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