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3554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3554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3554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12,C为N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l-35.5、Fe-56、Cu-64、Zn-65
第I卷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工业上可以用NaHCO3来制玻璃和造纸
B.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
C. 二氧化硫可以抑制酒中细菌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
D. 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制冷剂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工业上可以用纯碱(Na2CO3)来制玻璃和造纸,故A错误;
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可以抑制酒中细菌生长,还可抗氧化,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故C正确;
D.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制冷剂,故D正确;
故选A。
2. 近年来,我国在航天、通信、环保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神州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 “玉兔二号”月球车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其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 二氧化硅制成的光导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光缆
D. “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硝酸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高温结构陶瓷分为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氮化硼陶瓷,其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故A错误;
B. 硅单质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单晶硅,是硅单质,不是二氧化硅,故B错误;
C. 二氧化硅制成的光导纤维,用于制造通讯光缆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故C错误;
D. 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后与一次污染物混合所形成的有害浅蓝色烟雾。臭氧空洞指的是因空气污染物质,特别是氧化氮和卤化代烃等气溶胶污染物的扩散、侵蚀而造成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和减少的现象。“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硝酸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3.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工具,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①CO2的电子式: ②Cl-的结构示意图:
③HClO分子的结构式:H-Cl-O ④N2H4的结构式:
⑤H2O分子结构模型: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①CO2是共价化合物,其结构式为O=C=O,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有2对电子,其电子式为,故①错误
②氯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7个质子,故结构示意图为:,故②正确;
③HClO中O原子分别和H原子、Cl原子形成共价键,故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故③错误;
④N2H4是共价化合物氮原子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氮原子和氮原子间形成共价单键,肼中相当于氨气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结构式为,故④正确;
⑤水是V型结构,故其球棍模型为,故⑤错误;共3个正确。
故选C。
4. 氮族元素与同周期碳族、氧族、卤族元素相比较,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 还原性:SiH4<PH3<HClB. 原子半径:Si<P<S<Cl
C. 非金属性:C<N<O<FD. 酸性:H3PO4<H2SiO3<H2SO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元素的非金属性:Si<P<Cl,还原性:SiH4>PH3>HCl,故A错误;
B.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原子半径:Si>P>S>Cl,故B错误;
C. 同同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C<N<O<F ,故C正确;
D. 同同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酸性:H2SiO3<H3PO4<H2SO4,故D错误;
故选C。
5. 常温下,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Cl-、I-、Mg2+
B. 加入铝粉可产生氢气的溶液:Cu2+、Na+、Mg2+、
C. 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溶液:Na+、K+、、
D. 某澄清溶液:K+、S2-、Ag+、Br-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Fe3+与I-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若是酸性溶液,有存在时,加入铝粉不会生成氢气;Cu2+、Mg2+与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溶液呈碱性,OH-、Na+、K+、、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C正确;
D.S2-、Br-与Ag+结合生成沉淀,则在澄清溶液中,S2-、Ag+、Br-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6.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除去氯气中的HCl应用饱和食盐水,故A错误;
B.橡皮管可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流下,则对生成的气体体积进行测量可以减少误差,故B正确;
C.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故C错误;
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将Fe3+还原为Fe2+使溶液的红色褪去,不能验证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故D错误。
故选B。
7. 向3.52 g由Cu 和Cu2O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硝酸50 mL,当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生成Cu(NO3)2和NO气体,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 ml/L的NaOH溶液120 mL,生成沉淀的质量为4.9 g,此时溶液呈中性且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固体混合物中Cu和 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 原稀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6 ml/L
C. 产生NO的体积为0.448 L
D. 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的HNO3为 0.02 ml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ml/L的NaOH溶液120mL,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NO3,n(NaNO3)=n(NaOH)=10ml/L×0.12L=1.2ml,沉淀为Cu(OH)2,质量为4.9g,其物质的量为:=0.05ml,根据铜元素守恒有n(Cu)+2n(Cu2O)=n[Cu(OH)2],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n[[Cu(NO3)2]=n[Cu(OH)2]=0.05ml。设Cu和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l、yml,根据二者质量有64x+144y=3.52,根据铜元素守恒有x+2y=0.05,联立方程解得x=0.01,y=0.02,则:n(Cu):n(Cu2O)=0.01ml:0.02ml=1:2,选项A错误;
B.根据N元素守恒可知n(HNO3)=n(NO)+n(NaNO3),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3n(NO)=2n(Cu)+2n(Cu2O),所以3n(NO)=2×0.01ml+2×0.02ml,解得n(NO)=0.02ml,根据Na元素可知n(NaNO3)=n(NaOH)=10ml/L×0.12L=1.2ml,所以n(HNO3)=n(NO)+n(NaNO3)=0.02ml+1.2ml=1.22ml,所以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24.4ml/L,选项B错误;
C.由B中计算可知n(NO)=0.02ml,但NO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即NO的体积不一定为0.02ml×22.4L/ml=0.448L,选项C错误;
D.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硝酸铜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最后为硝酸钠溶液,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后溶液中知n剩余(HNO3)=n(HNO3)总- n(NaNO3)=1.22ml﹣1.2ml=0.02ml,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8. 下列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足量的S与Cu的反应:Cu+SCuS
B. S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2NaOH +SO2= Na2SO4+H2O
C. 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恰好中和:Ba2++OH-+H++=BaSO4↓+H2O
D. 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片:3Fe +8H++2=3Fe2++2NO↑+4H2O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S的氧化性较弱,则足量的S与Cu的反应:2Cu+SCu2S,故A错误;
B.S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2NaOH +SO2= Na2SO3+H2O,故B错误;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2OH-+Ba2++2H++═BaSO4↓+2H2O,故C错误;
D.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片,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硝酸亚铁和水:3Fe+8H++2═3Fe2++2NO↑+4H2O,故D正确;
故选D
9. 下列关于含氮及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 NO2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HNO3,这也是工业制取硝酸的常用方法
B. NH3与 HCl气体反应生成NH4Cl属于氮的固定
C. SO2和 CO2都是酸性氧化物,但两者的化学性质并不完全相同
D. 浓硫酸常用来作干燥剂是利用了其脱水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
B.氮的固定指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NH3与 HCl气体反应生成NH4Cl是化合态转化为化合态,不属于氮的固定,故B错误;
C.SO2和 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两者的化学性质并不完全相同,如SO2具有漂白性,而CO2没有,故C正确;
D.浓硫酸常用来作干燥剂是利用了其吸水性,故D错误。
故选C。
10. 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严密的是
A. 检验试液中的:试液无沉淀 白色沉淀
B. 检验试液中的Fe2+:试液无明显现象红色溶液
C. 检验试液中的I-:试液无明显现象蓝色溶液
D. 检验试液中的:试液白色沉淀沉淀溶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溶液中如含有SO,加入硝酸会氧化亚硫酸根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或溶液中如含有Ag+,和氯化钡反应也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
B. 检验试液中的Fe2+加KSCN溶液不变红,证明无铁离子,加入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红色,无法确定溶液变红是铁被氧化还是高锰酸钾溶液自身的颜色,故B错误;
C. 淀粉遇碘变蓝,可知加入双氧水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则可知试液中含I-,方案严密,故C正确;
D. 白色沉淀为碳酸钡或亚硫酸钡,则原溶液中可能含SO,故D错误;
故选C。
11. 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A为正盐,X是一种强碱,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为离子化合物,1 ml其阳离子中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0NA
B. D和E均为酸性氧化物
C. 冷的F的浓溶液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来盛装
D. 加热分解A的固体,一定能得到B
【答案】C
【解析】
【分析】A为正盐,X是一种强碱,二者反应生成氢化物B,则A为铵盐、B为NH3,B连续与Y反应得到氧化物D与氧化物E,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则Y为O2、C为N2、D为NO、E为NO2,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E与Z反应得到含氧酸F,则Z为H2O、F为HNO3,F与X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得到G为硝酸盐。
【详解】A. A为离子化合物,1 ml其阳离子NH中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1NA,故A错误;
B. D为NO、E为NO2,D和E均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 冷的硝酸的浓溶液能使铁、铝钝化,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来盛装,故C正确;
D. 加热分解硝酸铵的固体,不一定能得到氨气,加热到不同温度时硝酸铵分解产物不同。383K下,NH4NO3 =NH3 ↑+HNO3 ,473K左右,NH4NO3 =N2O ↑+2H2O ,570K左右,5NH4NO3 =2HNO3 +4N2 ↑+9H2O ,若突然升温到500K左右并在强光照射下,2NH4NO3 =2N2 ↑+O2 ↑+4H2O ,加热到670K时,4NH4NO3 =3N2 ↑+2NO2 ↑+8H2O ,故D错误;
故选C。
12. “中国芯”的发展离不开高纯单晶硅。从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制取高纯硅涉及的主要反应用流程图表示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比为1:2B. 流程中 HCl和H2可以循环利用
C. 反应①②③均为置换反应D. ①③两反应的还原剂可以互换
【答案】D
【解析】
【分析】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与碳在2000℃条件下反应生成粗硅和一氧化碳,粗硅与氯化氢在300℃条件下反应生成SiHCl3和氢气,SiHCl3与氢气在1100℃条件下反应生成高纯硅和氯化氢,达到制备高纯硅的目的。
【详解】A. 反应①是SiO2+2C Si+2CO↑,反应中氧化剂为SiO2,还原剂为C,因此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比为1:2,故A正确;
B. 根据流程和节约成本可知,流程中HCl和H2可以循环利用,故B正确;
C.反应①是SiO2+2CSi+2CO↑,反应②是Si+3HClSiHCl3+H2,③是SiHCl3+H2Si+3HCl,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故C正确;
D. ①③两反应的还原剂不可以互换,①硅与氢气反应是可逆反应,③如用碳,硅中会有碳杂质,故D错误;
故选D。
13.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水蒸气凝固成冰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浓硫酸稀释 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 ⑤甲烷燃烧 ⑥食物腐败 ⑦锌与稀硫酸
A. ②③④⑤⑥⑦B. ①②⑥⑦C. ②⑤⑥⑦D. ③⑤⑥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①水蒸气凝固成冰放出热量,属于物理变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
③浓H2SO4稀释放出热量,但属于物理变化;
④固体NaOH溶于水放出热量,但属于物理变化;
⑤甲烷燃烧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
⑥食物腐败发生缓慢氧化,属于放热反应;
⑦锌与稀硫酸反应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
综上,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②⑤⑥⑦;
答案选C。
14. 已知:N2(g) +3H2(g)2NH3(g) △H=-92.4 kJ/m1.若断裂1 ml H-H、1 mlN≡N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akJ、b kJ。则生成1 ml N-H放出能量的数值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焓变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设生成1 ml N-H放出能量的数值为x kJ,则-92.4 kJ=akJ×3+ b kJ-x kJ×6,则x=,故B正确。
故选B。
15.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已知S(s)+O2(g)=SO2 △H1,S(g)+O2(g)=SO2(g) △H2,则△H1>△H2
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已知H+(aq)+OH-(aq)= H2O(l) △H=-57. 3 kJ/ml,则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1 ml水的反应热△H=-57.3 kJ/ml
D. 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已知S(s)+O2(g)═SO2(g)△H1;S(g)+O2(g)=SO2(g)△H2,固体硫变化为气体硫需要吸热,焓变是负值,所以△H1>△H2,故A正确;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反应是吸热反应,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收能量,则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
C.生成1ml水放热57.3kJ,生成硫酸钡放热,由OH-(aq)+H+(aq)═H2O(l)△H=-57.3 kJ/ml,可知稀硫酸溶液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 ml水的反应热的反应热△H<-57.3kJ/ml,故C错误;
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碳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多,焓变是负值,比较ΔH时应带符号比较,故ΔH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河北省石家庄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2 -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河北省石家庄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河北省石家庄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3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