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节 元素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节 元素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投影展示,归纳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及其内涵;
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并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
3.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比较,建立元素的概念,通过图片总结元素与原子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动手画示意图加深对物质分类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强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元素的概念,物质的分类,元素符号书写及意义
教学难点: 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教学策略:本课题的教学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对学生加以引导,体现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小组交流,改变教师的角色,教师不仅是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充分利用模型,变抽象为形象。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探索新知
反馈练习
总结提高
布置作业
课前播放流行音乐“小苹果”,由音乐元素过渡到化学上讲的元素。
一、认识元素,理解涵义
【投影展示】 通过观察
分子模型,让学生交流据图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它们有何共同点?
【投影展示】
三种氧原子模型
这些氧原子都属于氧元素。这些碳原子都属于碳元素,
提问:你能试着说说什么叫元素吗?
分析元素的定义:
明确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故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反馈提问:结合定义,如何区分氧元素与碳元素?元素的种类由什么决定?
提问日常生活中提到的“高钙奶”“加碘盐”中的“钙”“碘”的含义。
展示一杯水的图片,
情景展示:超市一角
让学生找出定义中的关键字词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表示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包含关系: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
展示老师作品,并让学生区分化合物和混合物。
过渡:世界上的物质千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仅一百多种,并且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并不均匀,展示图片“地壳中元素含量”。.
【归纳小结】
过渡:外国人能看懂这幅图片吗?引出元素符号
观察47页图表找出常见元素氢、钠元素的写法并讲明元素符号的意义
观察47页图表从中找出获取的信息?
结课
谈收获
开心辞典
请同学们回家后搜集商品标签,并试着标出标签中的元素符号。
通过观察分子模型,学生交流据图获得信息,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每组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同位之间相互交流,试着说出元素的定义。
学生描述出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讨论:元素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感受分类思想。
交流讨论氢气、氧气、水、二氧化碳、空气的分类情况,说出单质、化合物的定义。
动手画
生看图找出信息
知道元素符号前边的数字的含义
生交流获得信息。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或者是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从学生熟知的流行音乐出发提出音乐元素,进而过渡到化学上的元素,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观察力,分析能力。
在对比中让学生感悟元素的特点。
让学生在琢磨中加深理解。
让学生体会到物质由元素组成,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通过交流让学生找出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学会区分单质、化合物
加深对定义的理解
加深物质分类的理解。
进一步加深定义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总结能力。
检验学习成果,查缺补漏。
学以致用,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板
书
设
计
第四节 元素
1.定义:
2.与原子区别与联系: 单质
3、据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类:
化合物
书写: 氢:H 钠:Na
4、元素符号
含义:(元素、一个原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鲁教版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第三节 氧气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氧气的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