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第三节 氧气教案
展开感知目标 | 学 习 目 标 | 知识目标 |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在实验中通过氧气与典型物质的反应认识并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化物、氧化反应。 | |||
能力目标 | 学习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观察、实验、对比、归纳在学习物质性质中的应用; | |||||
情感目标 | 实验、归纳,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与学习的兴趣 | |||||
重 点 难 点 |
教学重点:氧气与典型物质的反应;归纳出氧气的典型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在对比中对实验现象的反思与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归纳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复备标注 | ||||
启 动 课 堂 | 复习旧知,预习反馈 ⒈指出一种不同于其他物质分类的物质并说明理由: ① 氧气②铁③空气④CO2⑤Fe3O4 ⒉氧气是由_____组成的;是由_______构成的 ⒊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 ⒋同学交流一下你认识到的空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那么我们认识一种气体的物理性质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 学生完成后交流、归纳 |
| |||
课堂导入 在化学上,我们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时,一般要从这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两个方面入手去进行。现有本节课将用到的几瓶氧气(呈现给同学们),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研究对象。这节课我们就先从最直观、简单的物理性质这个角度来学习、更深一步地了解氧气
|
| |||||
氧气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复备标注 | ||||||||||||||||||
学习导航 |
| 一、氧气的性质 【活动天地】 ⒈出示本节课的研究对象——几瓶氧气; ⒉学生观察;试着描述氧气的有关性质 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完成下表:
⒋反思: ⑴充满氧气的集气瓶能否倒置? ⑵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
学生观察,试着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交流讨论,完成表格
学生反思交流
|
| |||||||||||||||||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物质在与其他物质的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现提供了以下几种物质:木炭、铁、石蜡、硫几种物质,开始氧气化学性质的研究 【实验探究】 ⒈用坩埚钳夹取一块木炭,在酒精上加热至燃烧,观察,后慢慢插入到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反应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记录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较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说出你的原因。 ⒉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把烧红的铁丝插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集气瓶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 ⒊点燃一根蜡烛,观察并记录分别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①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你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燃烧的产物? 【交流与结论】 ⒈在上述反应中同种物质在空气、氧气中反应剧烈程度相同吗?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吗? ⒉氧化反应:物质跟氧气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⒊氧化物:观察上述生成物CO2、H2O、Fe3O4、与HNO3组成上的不同,找出规律,给氧化物下一个定义。 |
学生设计并交流实验方案,观察实验,完成相关思考练习。
思考:怎样验证木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思考:为什么将铁丝绕城螺旋状?
反思与总结:怎样检验水和二氧化碳的存在
学生交流讨论后总结得出结论 | ||||||||||||||||||||
知识梳理 | 1.盛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的气体,能够与________发生_____反应,表现出______性,并放出______。 3.氧化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化合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反应: (1)属于化合反应,同时是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完成《学习与检测》P48页T3 |
| |||||||||||||||||||
技能迁移 | 1.【揭阳】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2.【肇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 A.氢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3.【贵港】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困难,应携带的物质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 4.【海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氮气 D.氧气 5.【海南】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 A.铁丝 B.木炭 C.白磷 D.硫粉 6.【宜昌】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7.【南通】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8.【苏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术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毕业联欢会上,化学老师出了一条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打一物质名称。这条谜语的谜底是 | ||||||||||||||||||||
综合训练 | . 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 B 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
| |||||||||||||||||||
板书设计
| 教后反思
| ||||||||||||||||||||
课 题 |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 | 课 时 | 本学期第 课时 | 日 期 |
| |||||||||
本单元第 课时 | ||||||||||||||
课 型 | 分组实验 | 主备人 |
| 复备人 |
| 审核人 |
| |||||||
感知目标 | 学 习 目 标 | 知识目标 | 1、加深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的理解; 2、练习常见仪器的使用,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 |||||||||||
能力目标 | 1、会用固、液不加热装置制取氧气 2、熟练双孔装置气密性检查等基本操作 | |||||||||||||
情感目标 | 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化学装置及操作美, | |||||||||||||
重 点 难 点 |
教学重点: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的理解,能制取氧气 教学难点: 双孔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复备标注 | ||||||||||
启动课堂 | 感知目标 |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指导学生依据实验方案,明确学习目标。 | 依据学案,明确学习目标 |
|
| |||||||||
自学导航 | 自学文本 | 自读实验方案,明确下列问题: 1、 实验内容是什么? 2、 实验所用仪器和药品? 3、 实验准备有哪些? 4、 实验步骤 1.检查仪器和药品。内容包括:仪器、药品是否齐全、药品用量是否够用、仪器有无破损等。检查完毕,取1/3水槽的水,备用。 2.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第一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取锥形瓶,塞上双孔橡皮塞(一孔插分液漏斗,一孔带导管),先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再将导管末端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双手握住锥形瓶,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把导管从水中取出,然后把双孔橡皮塞取下,放在实验台上。 第二步、向锥形瓶内装二氧化锰:取装有二氧化锰的试剂瓶,将瓶塞拿下倒放在桌面上,用药 | 1、阅读实验方案,解决相关问题。 2、交流对实验步骤的认识
|
|
|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 意图 | 复备标注 | |
| 匙(先用擦试纸擦干净)取约1/3药匙二氧化锰,一手拿锥形瓶,将其倾斜,用药匙将药品送入锥形瓶底,将锥形瓶慢慢立起。将药匙擦试干净,放回试管架,并将试剂瓶塞盖好,放回原处。最后塞上双孔橡皮塞,将锥形瓶平稳的放在桌面。 第三步、向锥形瓶内加双氧水:取装有双氧水的试剂瓶,将瓶塞拿下倒放在桌面上,手拿试剂瓶(标签向着手心),使瓶口紧挨着分液漏斗口,加入约5mL双氧水,然后将试剂瓶塞盖好,放回原处。. 第四步、在试管中装满水:取试管,向里面装满水,将其倒立在水槽中。 第五步、制取氧气: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让双氧水缓慢流入锥形瓶内。 第六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导管中冒出的气泡比较均匀时,将导管插入试管口收集氧气,当看到从试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则氧气已满。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小心将试管移出水槽即可。 第七步、拆仪器,将废液倒入废物桶:将水槽放在桌子的一角,把双孔塞拿下,将分液漏斗内的双氧水倒入回收容器,将锥形瓶内的废液倒入废物桶。 3、洗涤仪器,整理桌面。 | 3、就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班内讨论。采用提问、回答的方式。
4、学生演示: 由一名学生到讲台演示,其余学生观察并指正。教师及时点拨。 |
|
| |
分组实验 | 教师巡视指导 | 学生实验 |
| ||
教后反思 | |||||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氧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氧气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检测,新课学习,氧气的性质,学习心得,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氧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氧气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检测,新课学习,学习心得,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