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1*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1*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之”与“齐国之美丽者也”一句中的“之”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客之美我者 B. 臣之妻私臣 C. 由此观之 D. 燕、赵、韩、魏闻之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高) B. 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C.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隐蔽) D. 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合)4.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古今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A.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 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5.下面句子的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忌不自信 B.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 又弗如远甚 D.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6.下列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尧舜(yáo shùn) 梗塞(gěng sāi) 管夷吾(wú) 杵(chǔ)
B. 傅说(fù yuè) 俸禄(fèng lù) 孙叔敖(áo) 虞(yú)
C. 胶鬲(jiāo gé) 姬昌(jī chāng) 百里奚(xī) 畎(quǎn)
D. 枯槁(kū gǎo) 押解(yā jiè) 衡于虑(lǜ) 蹴(cù)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历史著作《战国策》。“讽谏”的意思是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B.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体裁是寓言。
C.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汉史写的纪传体史书。
D. 《关雎》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二、填空题8.解释加线的字。齐王纳谏 朝服衣冠 孰视之 9.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①何能及君 ②私我 10.掌握一词多义
上① 受上赏________下① 乃下令________
② 上书谏寡人之过者 ________ ② 受下赏________ 三、综合题11.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同学们对邹忌的进谏策略和齐威王的纳谏魄力十分佩服,于是开展了一次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根据课文内容,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下联:________(2)同学们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如果你是学生代表,你会怎样劝说李校长?(不超过40个字) (3)受齐王通过不同途径采纳谏言的启发,学校就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向大家征集建议。下面是小明同学建议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 【甲】一,学校应聘请专业人员监管网络,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对网络中的有利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二,学校应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法律教育。【乙】三,学校应开展专题教育,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网络。①【甲】处画线句子有不合逻辑的语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乙】处画线句子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四、文言文阅读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如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容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现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个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联系语段,体会下列划线词的含义。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面刺寡人之过者 ③能谤讥于市朝 ④虽欲言,无可进者 (2)翻译下列各句。①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3)结合第一段体会邹忌的说话技巧。(4)本文多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其效果。(5)从文段中可以看出齐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从邹忌成功说服齐王可否想出一句与此相关的格言、俗语?1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①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③ , 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④ , 各死其处。田父⑤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⑥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⑦将休士也。(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①韩子卢:犬的名字。②东郭逡:兔的名字。③环山者三:绕着山跑了三圈。④罢:通“疲”,与前面的“极”和“废”意思相同。⑤田父:农夫。⑥以顿:“以”通“已”。顿,困顿、疲弊。⑦谢:辞谢、辞退。(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①臣之妻私臣私: ②今齐地方千里方: ③时时而间进间: ④天下之疾犬也疾: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②犬兔俱罢,各死其处。(3)甲、乙两文都是写劝谏的,其劝谏的目的有什么不同?(4)同是劝谏,邹忌和淳于髡在使用的劝谏方法上有何差异?从劝谏的效果看,二者又有何差异?
答案部分一、单选题1.C 2. B 3. C 4. D 5. A 6. A 7. C 二、填空题8. 采纳;早晨;同“熟”仔细。 9. 比得上;偏爱,动词 10.上等;下达;呈上;下等 三、综合题11. (1)齐王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2)李校长,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能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那该多好啊!
(3)有利;不良;引领;引导 四、文言文阅读12. (1)确实;过错,过失;谏;即使
(2)①我的客人想求助我的,都认为我比徐公还美。②几个月以后,有时候有进谏的。
(3)邹忌从自身经历谈起,运用类比方法含蓄道出威王也受蒙蔽,说话要注意含蓄、委婉。
(4)宫妇左右莫不私工,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此句运用排比,形象地道出威王处处在受蒙蔽,语意连贯,很有气势。
(5)齐威王是一位心胸宽广、善听忠言、励精图治的圣明君主。“忠言逆耳利于行”等。13. (1)偏爱;方圆,纵横;间或,偶然;快,急速
(2)①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②狗和兔子都疲惫到了极点,各自死在那个地方。
(3)甲文中邹忌劝谏的目的是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以富国强民。乙文中淳于髡劝谏的目的是让齐王放弃伐魏的计划,以避免两败俱伤,别国坐收渔利。
(4)二者使用劝谏方法的相同之处都是使用了以事喻理(或借事说理)的方法。不同之处是邹忌以身边事说理,真实可信;淳于髡以故事喻理,生动形象。齐威王意识到自身问题后欣然纳谏并主动改变自己的做法;齐王因惧怕后果而被动放弃原有打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