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人体的激素调节》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1.通过观察肾单位的组成示意图,说出肾单位的结构。
2.简述人体排泄的三种途径。
3.使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点】
1.肾脏和肾单位的结构。
2.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肾单位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动物肾脏、解剖刀,解剖盘;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课件播放影片:感动中国2004获奖者田世国捐肾救母。影片播完后引出问题:田世国的母亲为什么要换肾呢?她得的什么病?
出示一段文字简介“尿毒症”。师:“由此可见,我们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对我们的危害是很大的,那我们体内的废物是如何排出的呢?
二、认定目标
三、教学达标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每天的课间时不时地都要往一个地方去。这地方是哪里?去干什么?人为什么要排尿、排便?
解疑:原来,人体通过消化、吸收得到的营养物质,在细胞内被利用。其中,有机物的分解通常需要氧的参与。有机物分解消耗了氧,产生了二氧化碳。有机物的分解还产生水、尿素等其他废物
活动一:比较排泄与排便的区别,理解排泄的概念。
强调两者的区别
活动二: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式图,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
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最积极,总结的最完整,表现的最出色!
活动三:通过观察多媒体课件,认识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活动四:实验——观察肾脏的结构
教师多媒体出示实验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强调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1.刀锋锋利,注意安全。
2.小组要分工合作,由一名同学解剖,其他同学负责观察和记录。
教师巡回指导实验。
实验完毕,让学生对照彩图描述肾脏的形状、颜色和组成;并认识两条血管和输尿管。
活动五:结合彩图和问题:
1、对照彩图说出肾单位的组成。
2、肾小体和肾小管各分布于肾的什么部位?这与肾皮质和髓质的颜色不同有关系吗?
让学生识记肾单位的组成及在肾脏中的分布位置。
接着进行“PK记忆力”,结合彩图,学生速记肾小体的结构组成,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下面结合肾小体图,进行“观察与讨论”通过5个问题:
1、比较两条血管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2、肾小球由什么构成?这样的结构有何意义?
3、肾小囊腔与谁相通?它的壁有什么特点?肾小囊和肾小球有什么位置关系?
4、两条血管中流什么血?这与我们前面所学的血管有什么不同?
5、出球小动脉出球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详细分析肾小体和肾小管的结构特点,为下一节学习“尿的形成”做好准备。
活动六:教师引导学生谈收获;并概括板书。
作业布置:
1、牢记肾单位的结构特点。
2、预习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并搜集有关尿毒症和肾炎的资料,供下节课交流使用。
观看影片
阅读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认定
思考回答
联系实际生活体验讲析代谢废物排出的三条途径,并总结排泄的概念
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自己归纳肾单位的结构
课前分好实验小组;
小组实验,解剖并观察肾脏的结构,讨论回答问题。
结合实物,观察彩图,回答问题。
观察彩图,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记忆力比赛,识记肾小体的构成。
观察,讨论,分析肾单位的结构特点,回答问题。
谈收获
教
学
反
思
成功之处:依据课本设计的教学顺序,我利用导学提纲设置的情境,问题环环相扣,知识点过渡连贯,让学生亲历科学,自我建构,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点拨,实现多维度教学目标,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能。
不足之处:对肾脏有的同学观察不到位,不细致。
改进措施:借助多媒体课间和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补充。
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泌尿系统,血液在肾单位里的流动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