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课件PPT+生物教案
- 《生态系统的类型》教案 教案 14 次下载
-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 教案 18 次下载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教案 教案 15 次下载
-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教案 18 次下载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教案 教案 14 次下载
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获奖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获奖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实例分析一,实例分析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教材分析】本节是济南版第六单元第一章生态系统的最后一节:第五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在学生学习完生态系统的组成、营养结构、能量的流动和物质循环以及生态系统的类型之后,本节从宏观上把前四节的内容融为一体。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一般能自我调节,但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掌握这一知识点利于学生从小树立生态意识。本节分为两个部分,从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调节能力两个方面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教学目标】1.概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重点)2.阐明不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大有小,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又是 有限的。(重点、难点)3.通过对图片和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4.尝试用坐标、曲线图来表示并分析几种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雾霾形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设计了实地调查、小组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教学中引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及让学生收集和交流超过调节能力而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和实例,让学生形成爱护环境的生态学观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平时在保护环境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提高环保意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备课、制作课件。学生准备:课前调查有关破坏生态系统的例子、预习本节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5分钟播放雾霾席卷我国北方的视频请大家简要说说雾霾形成的原因。 我们人类的一些活动影响到了周围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怎样应对这些“影响”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五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板书: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学生观看视频,并谈谈雾霾的成因。(工业粉尘、汽车尾气、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通过社会热点的分析,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目标1分钟课件展示学习目标识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0分钟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自主分析:课件出示罗亚岛上驼鹿与狼的数量关系的图片(如6.2-20),据图分析以下问题: 1、指出1965、1970、1975、1980年驼鹿数量和狼的数量各是多少?从中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2、假设有一年狼群中出现一种疾病,导致狼大量死亡,随后的一年鹿群会产生怎样的影响?3、如果驼鹿大量繁殖,它的数量会无限制的增加吗?这说明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点拨,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驼鹿和狼的数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合作交流:1.自然状态下,驼鹿和狼的数量变化有什么规律吗?2.生态系统为什么能自己维持稳定和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怎样的能力?) 课件展示:草原生态系统 提问:(1)写出草、鼠、鹰之间的食物链(2)在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鼠的数量上升,一段时间后,鹰的数量会如何变化?草的数量会如何变化?(3)鹰的数量上升了,鼠的数量又会如何变化?(4)鼠的数量下降了,草的数量如何变化?(5)草的数量上升了,鼠的数量如何变化? 合作探究:根据以上对鼠、鹰的数量变化的分析,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画出鼠和鹰的数量变化曲线。(可以借鉴驼鹿和狼的数量变化曲线)巡视并引导学生曲线图的画法, 总结:在自然状态下,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当一种成分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成分相应的变化,所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跟踪训练:(知识目标1) 上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田鼠和猫头鹰三个不同种群的生物生长繁殖情况。请分析:(1)三条曲线代表的种群分别是______________,它们在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的地位分别是___________。(2)由于猫头鹰被大量捕杀,该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从而使其 能力受到影响。识图分析作答:1.驼鹿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狼的数量先下降后上升。狼和驼鹿的数量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驼鹿数量增加时,因为食物丰富,狼的数量相应增加;狼的数量增加又致使驼鹿的数量下降,两者数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2.鹿群的数量将会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3. 如果驼鹿大量繁殖,它的数量不会无限制的增加,驼鹿之间会进行生存斗争。 小组讨论交流回答:1. 驼鹿和狼的数量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2.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学生看图写食物链:草→ 鼠→鹰学生思考问题生1:蛇的数量会上升,草的数量会下降生2:鼠的数量下降生3:草的数量上升生4:鼠的数量上升 小组讨论交流 展示 学生据图分析回答:(1)A植物、生产者B猫头鹰、初级消费者C田鼠、次级消费者(2)自我调节 根据驼鹿和狼的数量变化的坐标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发现规律,然后在老师的指导和提示下小组交流,最后共同得出结论。以此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学生写食物链分析食物链中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引起其他生物数量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分析驼鹿和狼的数量变化的基础上,学生模仿画出鼠、鹰的变化曲线图,加深对动态平衡的理解。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图表的能力,并把前后知识联系在一起,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5分钟过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同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一样吗?课件展示: 总结归纳: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 一般的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因此我们要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过渡:生态系统虽然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其调节能力是无限的吗?请大家看两个事例:【实例分析一】2013年3月28日,来自河南癌症村的一组画面让人震惊:因污水过河将鱼儿呛得跳出水面。通过以上事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实例分析二】下面请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图为水葫芦 ,它一种水生飘浮植物,原产于南美洲,50年前被作为观赏植物引进中国,曾被用作猪饲料,但因其“近乎疯狂”的繁殖速度而泛滥成灾。导致内陆河流水道,被密密层层的水葫芦堵得水泄不通,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还导致鱼虾绝迹,河水臭气熏天。1.水葫芦引入我国以后为什么会大量繁殖?2.它们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哪些影响?3.以上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总结: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受到轻微污染时,生态系统会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严重的污染超出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实地调查】请各组分别展示课下收集的我镇破坏生态系统的例子。(图片附在后)展示几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例子。如:海洋污染、严重的工业污染、水污染、沙尘暴、森林的破坏的图片 为了天更蓝,山更绿 ,水更清 你能做些什么? 总结:人类是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罪魁祸首,同时也是生态系统失衡的最大受害者,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环境,爱护生物,为地球的安定与美丽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 分析回答:生态系统一会因鼠的死亡,蛇和狐都会因缺食物而死亡,最终崩溃。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生物种类多,食物网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大。 观看图片,各抒己见说自己获得的信息(河水被污染了、水质影响鱼的生活,人类的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等等) 学生分析、交流、作答:1.营养丰富,水葫芦缺乏天敌.2. 导致内陆河流水道,被密密层层的水葫芦堵得水泄不通,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还导致鱼虾绝迹,河水臭气熏天。3.外来物种的引入,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每组代表以生态小记者的身份汇报他们的资料(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 讨论交流作答:种植树木、不乱扔垃圾,节约用纸、用电、用水等等。 指导学生分析两个生态系统,假如鼠没有了,哪个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小,从而得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大。反之,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的能力小。 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再一次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铭记“人类不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教训”,进一步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使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或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6分钟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请同学们把本节课的知识快速的背诵,我们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最好。知识竞赛:1.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_______ 之中,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其本身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2.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的________。3.由于生态系统的这种_______ 机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较长时间的保持一种______ 平衡。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 ,营养结构越 ,自动调节的能力越 。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 ,营养结构越 ,自动调节能力就越 。 畅谈收获 识记本节课重点知识。 抢答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后,由学生自我总结所学与所思,并能用规范的语言加以描述。要求学生要合上教材叙述,强化知识的识记。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5分钟课堂达标检测题:A类:(知识目标1、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十分脆弱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十分强C.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是无限度的 D.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是有限度的2.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2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D.丙的数量增加,甲丁的数量下降3.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变化曲线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B类:(知识目标1、2)3.下图是温带落叶林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1)在这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包括 条食物链。(2)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 个营养级。狼获得最多能量的食物链是 。(3)生产者是 ,消费者有 种。(4)此图若添加 和 就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5)由于人们连续围猎狼和臭鼬,结果草原植被受到破坏,其原因是 。停止围猎几年后,狼和臭鼬重新大量繁殖,其原因是 。这个生态系统能恢复原来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人们应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作用。课下作业:我镇正在进行城镇规划建设,假如你是设计者,如何把我镇建设成一个宜居的生态家园?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板书设计: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一、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自我调节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生物种类越多 生物种类越少 ↓ ↓营养结构越复杂 营养结构越简单 ↓ ↓调节能力越大 调节能力越小【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采用我校的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模式大胆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教材,然后分组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 归纳总结,最后老师在点拨建构归纳知识,整节课环节完整,流畅。2、注意知识的衔接,因为本节课是建立在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之上,所以课前注意知识的复习,作为铺垫。3、充分利用身边和教材的资源让学生调查我们这个地区环境污染的事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设计典型题目,每一个知识点讲完,都让学生练习,最后我还让学生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巩固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效果很好,目标达成度高。5、注重评价,给以语言评价,评出优秀的学习小组。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有时给的时间不够富余,有的问题启发性还存在差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一节 植物精品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沪教版八年级下册 生命科学第一节 植物精品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