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8 人之初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8 人之初教案,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再现,初识《三字经》,初读韵文,读准字音,多种形式朗读,读中识字,指导书写,重点写好“之”,布置作业,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年级下册《人之初》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1.课文选自《三字经》中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 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 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 4. 能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准备: 教师:“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教学目标:(另一位教师写的) 1.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结合语境认识“之、初”等13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远、近”等7个字,重点写好“之、义”。 2.认读“初始、初夏、性格、个性”等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认识“之、初”等13个生字,会写“远、近”等7个字,重点写好“之、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认识“之、初”等13个生字。会写“之、远、近”3个字,重点写好“之”。 2.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之、远、近”, 重点写好“之”;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地朗读课文;写好“之”。 教学流程: 一、情景再现,初识《三字经》 1.出示课文插图,这是古代的学堂。快来看看他们在学什么呢? 2.教师简要介绍《三字经》。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读的第一本书。它只有一千多个字,却包含了很多知识和道理,有许多有意思的故事,也教会小朋友怎样做一个好孩子。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三字经》的第一部分《人之初》。 3.板书课题:人之初。 4.借助拼音读准“之、初”的读音。 5.结合字理认识“初”。 出示图解,古时候表示用刀裁剪衣服是做衣服的开始,后来表示刚开始的时候。“人之初”指我们的人生刚刚开始。 一个月的开始,叫“月初”;一年的开始,叫“年初”;一个季节的开始,叫“初春”“初夏”“初秋”“初冬”。开始也叫“初始”。 学生读一读,记一记:月初、年初、初春、初夏、初秋、初冬、初识 【一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开课伊始,利用课文插图还原古时候小朋友上课的场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到教学内容中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初”字,通过了解字理、一字多组来强化记忆“初”字。】 二、初读韵文,读准字音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读一读,注意“不”的读音。 苟不教 子不学 幼不学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2.学生自己大声读课文,根据拼音读准字音。 3.同桌“我指你认”互帮互学。 4.教师检查反馈。 重点读好:善 迁 专 性 教 5.指名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听后评读。 【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生生互帮互学“我指你认”,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多种形式朗读,读中识字 1.师生对读、生生对读。 2.发现特点:你发现这篇课文跟我们学过的小儿歌有什么不一样吗? 3按照三字断句的特点读课文。 4.变换形式朗读。 (1)去标点读。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我们在很多地方看到的《三字经》就是没有加标点的,读读这个版本吧。 (2)整排读。古人写文章不仅没有标点,而且往往自上而下写,从右往左写,你会读吗? 4.识记生字。 迁 性 玉 习 这些生字中,你记住了哪几个,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认读形声字“迁”:根据偏旁猜一猜“迁”的意思:“走之”跟行走有关。 读词语:孟母三迁 传说,孟母为了小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换地方居住。“迁”还有变化的意思呢。读读下面的句子。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认读“性”:比较“性——姓”;找出文中有“性”的句子读一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你能给“性”组个词语吗?(本性 个性 天性 性格 性情) 联系生活识字: 专 习 幼 同学们,你们平时在课堂中应该怎样学习?(专心致志、专心学习)“专”还能组什么词?(专门 专注 专业) 板书:专心学习 “幼”的反义词是什么?(老)平时我们怎样对待老人和小孩? 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句话里也有这个反义词,读一读。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5.猜字游戏。 (1)看图猜一猜是什么字,想一想什么意思? “初”:拿着刀裁剪衣物是制作衣服最开始的步骤。“初”有开始的意思。 “善”:羊下面一只眼睛,安详温和,表示十分美好的样子。 “教”:像一个老师拿着教鞭督促孩子学习知识。 “器”:中间是“犬”,四周各有个“口”,代表一只狗正在大叫。“器”表示盛东西的器皿。 出示:玉器 (2)师:古时候,中国人很喜欢“玉”,喜欢用玉做各种器具,用玉做的盘子叫——玉盘;用玉做的碗叫——玉碗;用玉做的镯子叫——玉镯。这些用玉做的东西总称就叫——玉器。不过这些精美的玉器在制作前是这样的(课件出示原石)需要经过很多很多道工序才能成为我们看到的精美玉器。 (3)通过老师的介绍,你明白了什么呢?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 指名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6.整体读韵文,提示注意三字一停顿,读出节奏。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运用多种方法识记汉字,锻炼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多种形式的变化朗读,旨在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与生字多次见面,还能体会到古文书写的独特之处。】 四、指导书写,重点写好“之” 1.学习“远、近”。 回忆学过的“走之旁”的字,复习走之旁的写法。 2.学习“之”。 (1)看到弯弯曲曲的公路,一波三折伸向远方,你想到了哪个字?(之)一起书空“之”。 (2)比较“之”和“走之旁”,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3)教师范写并重点指导。 教师出示两个“之”,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横撇”的角度要写小一点儿。 (4)同桌互帮互学,练习写好“之”。 3.展示交流,再次修改。 【结合与笔画匹配的生动形象的图片,形象直观加深记忆,激发写字兴趣。重视写字习惯和写字方法的指导,使写字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语境巩固“善、教、迁、贵、义”等生字,会写“义、习、玉、相”4个生字,重点写好“义”。 2.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通过跟读、对读、拍手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流利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巩固生字,指导书写;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分类读词,复习巩固 第一类:远——近 老——幼 善——恶(è) 第二类:本性 天性 习性 个性 专心 专门 专家 专长 初始 起初 初夏 正月初一 善良 友善 和善 与人为善 【此环节通过分类读词语复习巩固生字词语,并且落实课后练习题。】 二、朗读韵文,情境识字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1.出示 善 图解,你还认识这是什么字吗?给“善”组词。老师介绍两位心地善良的小朋友,认识他们吗?(黄香、孔融)从哪儿看出他们很善良?你能夸夸你身边善良的人吗?学生自由表达。 2.读课文中的句子。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从学习“善”字入手,结合图解,并以“黄香、孔融”以及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了解“善”的意思。在表达交流中建立音、形、义的联系,初步了解意思。体现了在情境中识字,在识字中朗读,在朗读中明白道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3.在语境中巩固生字。 读句子: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从小要听从党的教导。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接着出示“教”,古时候老师用教鞭督促孩子学习。现在,学校开展许多活动,教你知识,教你做人的道理。引导联系自己说一说:平时爸爸妈妈因为什么事情而教育你呢?你们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学会了什么本领呢? 最后,启发思考: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教育我们,不教育行不行?通过思考讨论,学生对“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的意思有所领悟。 4.看来教育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呀,所以教育孩子要坚持下来。作为小孩子要——听从教导。(板书:听从教导) 5.练习朗读一二句。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的意思很难理解,在这里摒弃枯燥无味的逐字讲解,而是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意思,受到教育。同时,学生在识字、读文、知理、明理中练习表达。】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6.播放《孟母断机教子》动画。看了动画片,你觉得哪句话说的是这个意思?指名读句子。 7.创设情境演一演:一位小同学学习不努力,总认为自己还小,长大了再用功也不晚。你能用三字经里的句子或学过的诗句劝劝他吗?(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练习朗读后两句。 【在这里,播放《孟母断机教子》的视频,并创设情境,学以致用,说一说,演一演。通过开展表演,让学生了解句子意思,并受到教育。这样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学经典、用经典,比起枯燥的讲解更有意义。】 三、趣味朗读,熟读成诵 1.多种形式朗读。 拍手读、生生对读、小组赛读。 2.分层次练习背诵。 (1)师生合作对诵。 (2)生生合作对诵。 (3)留下一部分字,补充句子,练习背诵。 【在教学中将识字与读文,朗读与理解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巧妙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兴趣。理解韵文意思时,采用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四、指导书写,重点写好“义” 1. 出示“习、玉、义、相”4个字。 一看结构,二看宽窄,三看重点笔画。 2.生描红再练写。 3.展示交流,再次修改。 【通过写字指导,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自主读帖的能力,感受汉字笔画之间的和谐之美,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1.《三字经》不仅读起来有趣,还有很多有用的故事和道理。还想再读其他《三字经》吗?(推荐《三字经》中的一个片段) 2.学习小结。 老师把《三字经》中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希望小朋友们去阅读更多的经典作品——“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板书设计:本网站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8 人之初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8 人之初第1课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8 人之初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媒体,教学时间,朗读生字,升华学习,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