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拍摄用(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3599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拍摄用(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3599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拍摄用(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3599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拍摄用(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35993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拍摄用(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35993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拍摄用(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35993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拍摄用(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35993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拍摄用(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35993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生物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说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为了作对照,科学家的实验,实验1,实验2,根据以上实验讨论,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作出假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上节课我们学习哪四位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什么?林奈 生物分类达尔文 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理论哈维 血液循环沃森和克里克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2、他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观察法、实验法
阅读课本P26第1自然段和P29最后一自然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2、其中哪种方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阅读完后请做导学案第一大题
一、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课堂练习:1、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很多,下列哪项不是科学探究方法?( )A、取样调查 B、对照实验 C、猜测臆想 D、查阅资料2、研究生物学要注重方法,下面不够科学的方法是( )A.分类 B.查阅文献法 C.勤动手,多观察 D.死记硬背3、课本P30思考与练习第1题 观察法
二、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阅读课本P26第二自然段到P28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下列问题:1、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具体有哪些?2、结合课本“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每一自然段是讲的实验法的哪一个步骤?3、阅读完后请做导学案第二大题
响尾蛇是一种毒蛇。长约二米。身体呈绿黄色,具有菱形黑褐色斑。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也有近似种。
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质环,为多次蜕皮后的残存物,当遇到敌人或急剧活动时,迅速摆动尾部的尾环,每秒钟可摆动40~60次,能长时间发出响亮的声音,致使敌人不敢近前,或被吓跑,故称为响尾蛇。响尾蛇奇毒无比,足以将被咬噬之人置于死地,被咬后,立即便有严重的刺痛灼热感,如大型昆虫的叮咬,随即晕厥,这只是初期的症状。晕厥时间短至几分钟,长至几个小时。恢复意识后感觉身体加重,被咬部位肿胀,呈紫黑色;体温升高,开始产生幻觉,视线中所有物体呈同一种颜色(大部分呈褐红色或酱紫色)。响尾蛇的毒液与其他毒蛇毒液不同的是,其毒液进入人体后,产生一种酶,使人的肌肉迅速腐烂,破坏人的神经纤维,进入神经系统后还能致使脑死亡。某位生还者回顾说,切开其肿胀的胳膊,他发觉整个胳膊的肉都烂掉了,里面都是黑黑的、粘乎乎的东西,就如同熟透而烂了的桃子一样。
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1、发现并提出问题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寻和吞食猎物。提出问题: 响尾蛇可能是根据什么标记追寻猎物的?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1、响尾蛇的视力不好,他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而不能看清物体. 2、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以感受较近的动物体温. 3、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4、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行为.
3、作出假设什么是假设?(课本P29第2自然段第一行)对问题作出各种尝试性解释。科学工作者提出一个假设: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4、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1:从一个蛇洞里拖出一只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的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一段较长的路程。把响尾蛇放到老鼠被拖的起点,观察响尾蛇能否追寻到老鼠。
实验2: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一段较长的路程。把响尾蛇放到老鼠被拖的起点,观察响尾蛇能否追寻到老鼠。
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老鼠?(课本P28活动第1题)
继续讨论:为什么要有对照?
答:没有对照就不能真正说明响尾蛇是否就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这边的实验1和实验2互称为对照实验
5、实验实施并记录 实验1:观察到响尾蛇的头缓慢地左右移动,同时它的舌迅速地伸缩并轻打着,然后,它沿着科学工作者设定的路径爬了过来,最后追寻到那只中毒的死鼠。
实验2:发现响尾蛇没有去追寻这只死鼠。
6、分析实验现象 由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看,只有被响尾蛇袭击中毒的老鼠,响尾蛇才会去追寻;没有被响尾蛇袭击中毒的老鼠,响尾蛇根本不会去追寻。
7、得出结论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记录并分析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最后得出结论,证实了关于毒液气味的假设是成立的——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结论讨论:为什么要多次重复实验? 答: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哪些步骤?
2.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先放猎物逃走,后去追寻和吞食猎物,响尾蛇可能是根据什么标记追寻猎物的呢?
收集阅读与响尾蛇有关的4个信息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去追寻猎物的
科学家设计2个对照实验
科学家进行2个对照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中两只老鼠的唯一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老鼠?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课堂练习1.研究响尾蛇追寻猎物所采用的方法是( )A、调查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分类法2.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C.作出假设 D.分析实验现象
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④设计实验方案 ⑤实施实验并记录 ⑥得出结论 ⑦分析实验现象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②④⑤⑦⑥ C.①②④③⑤⑦⑥ D.①②④⑦⑤③⑥
4、1747年,有位科学家将12名病情严重的坏血病患者分组,其中2人每天给2个橘子和1个柠檬,其他10人不给橘子和柠檬。结果,进食橘子和柠檬的2个人6天后病情大为减轻,26天后两人都恢复了健康,另外10人的病情没有明显改善。后来,科学家从柠檬汁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取名维生素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课本P30思考与练习第2题) (1)你认为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是哪种研究方法? (2)你能用一句话表述这位科学家要研究的问题吗?
橘子和柠檬对治疗坏血病有效吗?
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认识生命第2章 探索生命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精品课件ppt,共35页。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实验1,实验2,讨论实验法基本程序,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