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巩固练习(1)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623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巩固练习(1)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623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巩固练习(1)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623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巩固练习(1) 一、单选题1.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吃冰棒解热 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C.烧开水时冒“白气” D.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2.在标准大气压下,如图所示用水浴法做“冰的熔化”和“碘升华”的实验。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1)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2)冰和碘都经历了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这两个判断(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C.(1)和(2)都正确 D.(1)和(2)都错误3.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将白糖加入水中制成糖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B.将山楂蘸上糖浆制成冰糖葫芦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C.利用高温蒸气蒸馒头的过程利用了液化吸热D.用酒精擦皮肤会感到凉,这是液化放热的缘故4.以下与温度有关的生活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2℃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42℃ D.泰州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6.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温度较高处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7.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C.都没结冰 D.都已结冰8.“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 B.汽化和升华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熔化9.如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从图中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非晶体B.凝固过程总共用时20minC.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混合态D.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凝固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增加10.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 )A.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B.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罐“出汗”C.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D.春天冰雪消融11.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对以下诗句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露重蝉鸣急,风多鸟宿难。”露的形成过程要吸收热量C.“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与雪的形成过程都要放出热量12.如图所示,电冰箱工作过程中,液态的致冷剂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发生物态变化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气态的氟利昂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内,在这里再次发生物态变化。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氟利昂在冷冻室的管子内发生汽化,并吸热 B.氟利昂在冷冻室的管子内发生升华,并吸热C.氟利昂在冷凝器内发生液化,并吸热 D.氟利昂在冷凝器内发生凝华,并吸热13.下列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用实验用的温度计测量酒精火焰的温度B.用寒暑表测量沸水的温度C.测量液体温度D.读数 二、填空题14.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______接触,不能接触________和________;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要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_____。15.物理实验课上,小梅同学在玻璃杯中倒入左右的温水,将体温计和寒暑表插入杯中,待示数稳定后用电风扇向水面吹风,此时,体温计的示数将______。当水温下降到室温,电风扇停止工作后,将寒暑表从水中取出,其示数将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16.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装入罐中时, 是采取________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向钢罐里充气时,钢罐的温度是____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的;另一种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是_________。17.野外求生节目介绍,按如图所示方法可获取少量淡水。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________加快,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____形成小水滴;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作用滑到最低处滴入水桶,可得到淡水。18.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液体的__原理制成的。我国地域辽阔,同一天南北不同地方温度差别很大。如图(A)、(B)是十月某一天同一时刻在无锡和哈尔滨观测到的温度计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无锡此时温度为__℃;哈尔滨此时温度为__℃;(C)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__℃。19.(1)如图甲,在试管中放入一些干冰,再将气球紧套在试管口,过一会气球会鼓起来,这是由于干冰 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充入的。(2)放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乙,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上述变化时需要 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使试管底部温度降低,从而导致 ___(选填“二氧化碳”、“空气”或“水蒸气”)遇冷在外壁 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霜。20.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57酒精水0100根据表格,南极的最低温度为,应选用______(选填物质名称)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21.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图(乙)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2.A3.B4.C5.A6.D7.C8.C9.D10.D11.D12.A13.D14.量程 分度值 充分 容器底 容器壁 稳定 相平 15.不变 先减小后增大 16.压缩体积 升高 降低温度 17.吸热 蒸发 液化 18.热胀冷缩 19 -7 36.6 19.升华 吸热 水蒸气 凝华 20.热胀冷缩 36 酒精 能 21.热胀冷缩 C -2°C 88°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