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应用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中CO2含量过多会导致气候变暖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以及臭氧等2.下列实验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B胆矾的研碎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呼出的气体 A.A B.B C.C D.D3.2020 年 1 月,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在日常防疫中,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熔点-114℃、沸点 78℃ D.具有特殊气味4.铁氰化钾的化学式为K3[Fe(CN)6],俗称赤血盐。主要应用于照相纸、颜料、电镀、钢铁等工业。该物质中K、C、N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和-3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65.“●”“○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6.下列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过滤 D.点燃镁条7.我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 1:2:4B.乙烯的化学式为 C2H4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D.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所示元素是2017年5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15B.②可用符号表示为Mg+2C.②④表示两种元素的离子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10.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加碘食盐”中的“钙”“碘”指的是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单质11.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温度升高,水银柱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D燃烧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二氧化碳中熄灭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A.A B.B C.C D.D12.过氧乙酸对新冠等病毒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O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是由9个原子构成的B.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16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D.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科学家用单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所示),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原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外力作用下才运动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C.“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D.“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14.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D.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因此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定是二氧化碳 二、综合应用题15.“宏﹣微﹣符”三重表征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法。(1)按照要求填写表格空白:名称或含义___________硫酸钠2个氢原子2个氢分子4个碳酸根离子化学用语N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钠、铁、水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___________(写化学式);(3)请画出一杯热水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16.大型纪录片《水问》向人们讲述了水是万物之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一)了解水的组成(1)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a连接电源的 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___________组成的。(2)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___________。(3)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填序号)。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C.水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E.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二)水的净化小林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能用于进行化学实验的水,其净水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4)A物质可以是明矾,其作用是 ______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 ___________,进行该操作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__。(5)操作②中使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吸附性除去臭味和一些可溶性的杂质。操作③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水的方法,该操作的名称是 ___________。(6)向制得的实验室用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说明属于软水。 三、填空题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8号元素属于 ___________(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2)13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3)8号元素与16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___________;(4)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表示该粒子的符号是 ___________;(5)如图是钛原子相关信息,根据信息推断钛元素位于周期表第 ___________周期。 四、实验题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以下的探究实验回答问题。(1)图1实验中,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__。(2)图2实验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___,点燃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其目的是 ___________。(3)查阅资料,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可利用铁的缓慢氧化,将空气中氧气浓度消耗至0.2%;小军同学根据以上资料设计了图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将足量细铁丝置于试管底部,并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有关分子运动性质,设计了如图4实验。资料:①已知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大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实验:实验时在长玻璃管外壁用记号笔做了a、b、c三个标记。实验开始时同时挤入浓氨水和浓盐酸,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烟。问题:①你认为玻璃管中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 ___________(填“a”或“b”或“c”);②写出盐酸与氨气发生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5)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失去标签的固体,决定探究其成分:通过查阅得知该固体是“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实验”中用到的药品,实验老师的实验准备清单上的固体药品有:炭粉、硫磺、二氧化锰。经观察和讨论,这瓶固体不可能是 ___________(填物质的符号),为了进一步确认该固体是何种物质,请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完成下表: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分别取少量该固体于试管,滴加 ___________,观察现象。若 ___________,则该固体是 ______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该固体是 ___________。 19.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 __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 ___________。(3)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___________(填“a”或“b”)管通入,检验F装置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若F装置中集气瓶装满水,用该装置来收集较纯的氧气,气体应从 ___________(填“a”或“b”)管通入。(4)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已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则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 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20.研究小组对H2O2分解的各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定量对比探究。小组人员选用海藻酸钠(海藻酸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在本实验中性质稳定)作为催化剂支架,制备负载不同催化剂的海藻酸钠微球,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展开探究。(1)实验设计:该小组设计了四组对比实验,相关的实验药品用量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分析可知,表格中X的值应为___________,设计实验b和实验d对比,其目的是 ___________。实验催化剂负载催化剂微球H2O2溶液浓度H2O2溶液体积a10%肝脏研磨30粒5%20mLbMnO230粒5%20mLcCuO30粒X20mLdFe2O330粒5%20mL实验过程:取负载各种催化剂的海藻酸钠微球各30粒分别放入4个锥形瓶中,连接压力传感器(如图1所示)。用注射器分别向每个锥形瓶中注入20mL H2O2溶液,溶液全部注入瞬间立即采集200秒内压强数据,最后用软件绘制实验图形如图2所示。(2)实验分析:①写出b瓶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②上述四种催化剂中,催化效果最差的物质是 ___________。③a、b两个锥形瓶在60秒左右时压突然恢复到常压,最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2.B3.A4.C5.A6.D7.B8.A9.C10.C11.B12.D13.C14.A15.(1) 三氧化二氮 Na2SO4 2H 2H2 (2)NaCl(3)16.(1) 正极 H2OH2+O2 氢元素和氧元素 (2)增强水的导电性(3)ABDE(4) 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悬浮杂质,使之沉降 过滤 引流 (5) 活性炭 蒸馏 (6)产生大量泡沫17.(1)非金属元素(2)AlCl3(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4)Mg2+(5)四18.(1)检验蜡烛燃烧是否生成二氧化碳(2) 增大铁丝受热面积 (3)铁丝生锈,水进入试管,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五分之一(4) c HCl+NH3→NH4Cl (5) 硫磺 过氧化氢溶液 产生气泡 二氧化锰 炭粉 19.(1)铁架台(2) A 分解反应 (3) a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b处,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b (4)BD20.(1) 5% 比较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 (2) H2O2H2O+O2 氧化铁2O3 瓶内的气压过大,将瓶塞弹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文件包含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教师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学生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_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