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上册四 能量2 热能变变变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内容
热能变、变、变 第 16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从能量的角度重新思考已经学习过的相关内容,并提出问题,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做出假设性的解释;
过程与能力:能根据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热能和机械能(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结合科技史资料,总结出关于能量转化的科学结论;
情感与价值观:能运用探究后的科学结论判断生活中的热能变化现象。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热能变化探究实验的自主设计及成功操作。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部分)
个人备课部分
活动1【讲授】热能变变变
一、教学导入:
1、复习“能量大家族”中各种能量。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灯片中出现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动能、热能、化学能、水能、电能等)
(2)、学生回答。
2、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提出问题:动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吗?(教师相机板书 转化
动能 热能?)
设计意图:用课件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灯片中拍摄的各种情境中的能量,来源于学生周围的生活,浅显易懂,。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老师可以了解学生上节课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为新知的教学做好铺垫,扫清了障碍。这样的导入入课快,既吸引学生,又进行了全面复习,同时让学生知道:身边处处有科学,应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看待自然界的事物。应该比教材的安排更实在,可操作性更强。因此,我将编者用作导入的“热空气使纸风车转动”的实验调整到了探究活动二的环节。
二、探究活动一:动能转化为热能
1、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验器材,请大家认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使这些物体具有动能?又怎么来判断物体是否具有了热能?设计出实验方案。
2、学生汇报实验方案,预见实验现象,教师修订方案,提示注意事项,重点提示注意实验前后的对比。
可供选择的方案:A快速来回弯折铁丝 B砂纸摩擦铁棒、片 C金属棒相互摩擦 D点燃火柴
3、学生实验,(灯片)教师下位指导。
4、学生汇报实验现象、结论。
5、师生小结,教师板书: 转化
动能 热能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学生的一个体验活动,“摩擦能产生热”,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已熟悉,所以老师在提供器材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多样的实验方案,放手操作。教师只提示在对比实验中,应感受物体前后温度的变化。补充的实验器材砂纸、铁皮、小铁棒的实验现象比教材中用的橡皮筋明显,这样,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同时,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探究活动二:热能转化为动能
1、教师引导:能量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动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热能可以转化为动能吗?同学们猜想一下,说说自己的看法。
2、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小组讨论,怎样将器材组合使用,让物体具有热能?你又怎样利用热能使物体动起来具有动能呢?
3、学生汇报实验方案,预见实验现象,教师修订方案,提示注意事项。
可供选择的方案:A酒精灯加热装水试管 B点燃的蜡烛让风车转动
4、学生利用器材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教师下位指导。
5、学生汇报实验现象、结论。
6、师生小结,得出结论并板书: 动能 热能
转化
7、出示、板书课题:热能变变变。
设计意图:教学不是“教教材”而应是“用教材教”,教材为教学活动服务,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它。经教者课前实践,本节课教材编者所安排的“用绳来回连续拉扯装水密封的钢管,使水沸腾,冲走橡皮塞”的实验器材难准备,耗时长,相对小学生来说,困难重重,几乎无成功机率。在我校原有教师安排“酒精灯加热塞有橡皮塞的装水试管,冲出橡皮塞”的实验再次进行改进,因为在操作中“加热冲出橡皮塞”的实验安全隐患大,有试管爆裂的现象,所以教者再次改进,用“酒精灯加热塞有橡皮塞的装水试管,橡皮塞打孔连接注射器橡皮管和针头(针头磨平),让针头中喷出的气体吹动风车”,让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器材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践。这样的实验,既安全又现象明显,课堂效率高了,学生主体性更强了。
四、想说就说(知识运用):
1、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热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举例,师生分析。(如:火力发电、钻木取火、划燃火柴、蒸汽机、汽车、电热、跑步出汗、枪炮、飞机、火箭、坐滑梯、玩单双杠……)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所遇到的现象,研究的问题从生活中产生,又回到生活中来解决问题。同时为下节课研究电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换埋下伏笔。
五、科技史教育(科学家探究能量转化的历程)
1、教师出示灯片,学生阅读。
a、瓦特 b、赫伦 c、尤利乌斯 d、焦耳
2、小结:科学家们对能量进行了长期的、艰辛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大力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和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老师希望同学们向科学家一样,从身边的探索开始,不断总结和发现。最后,我们一起整理本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凸显科技史是湘教版科学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之一,学生能通过这一环节了解科学家研究的艰辛历程,受到科学精神、意志的陶冶。同时复习巩固了四年级所学习的查找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六、短片小结
设计意图:结合课件,将学生学习的能量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让学生的知识脉络更清晰、更系统。
七、拓展运用:
思考:夏天,高速行驶的长途汽车,每隔一段时间司机要给轮胎浇水,这是为什么?这其中有哪些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呢?
现在谁能说说动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吗?
学生分组完成
能量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动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热能可以转化为动能吗?同学们猜想一下,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教师板书。
板书设计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热能变、变、变,通过生动直观的课件,学生的兴趣高涨,整堂课非常活跃
安全五分钟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
科学六年级上册2 月有阴晴圆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2 月有阴晴圆缺教学设计,共3页。
小学科学湘教版六年级上册1 探索月球的秘密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湘教版六年级上册1 探索月球的秘密教案,共3页。
小学科学湘教版六年级上册四 能量3 电表转呀转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湘教版六年级上册四 能量3 电表转呀转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