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高考人教版高中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集
运动学专题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运动学专题学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速度和速率,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基础知识归纳
1.机械运动
物体的 空间位置 随时间的变化.
2.参考系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用来做 参考 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运动的描述可能就会 不同 ,通常取 地面 为参考系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3.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质量 的点.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 大小 和 形状 可以忽略.
4.时刻和时间间隔
5.位移和路程
6.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 位移 与所用 时间 的比值.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 位置 或 时刻 的速度.
(3)速率:瞬时速度的 大小 叫速率,是标量.
7.加速度
(1)定义:a=,Δv是速度变化量,Δt是时间间隔.
(2)物理意义:描述 速度 变化的快慢.
(3)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单位是 m/s2 .
8.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轨迹为直线,且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 位移 相等的运动.
(2)规律的描述
①公式:v= x/t .
② 图象:如图所示.
典例精析
1.位移和路程的比较及计算
【例1】在一条直线跑道上,每隔5 m远放置一个空瓶子,运动员进行折返跑训练,从中间某一瓶子处出发,跑向最近的空瓶子将其扳倒后返回再扳倒出发点处的第一个瓶子,之后再折返扳倒前面的最近的瓶子,依次下去,当他扳倒第6个空瓶子时,他跑过的路程多大?位移是多大?
【拓展1】某同学从学校的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 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100 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 m到达D处,则:
(1)此人散步的总路程和位移各是多少?
(2)要确切地表示这人散步过程中的各个位置,应采用什么数学手段较妥,分别应如何表示?
(3)要比较确切地表示此人散步的位置变化,应用位移还是路程?
2.平均速度的求法
【例2】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丙地,乙在甲、丙两地的中点.汽车从甲地匀加速运动到乙地,经过乙地时速度为60 km/h;接着又从乙地匀加速运动到丙地,到丙地时速度为120 km/h.求汽车从甲地到达丙地的平均速度.
【拓展2】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D )
A., B. , C.0, D.0,
3.位移、速度、速度变化率和加速度的关系
【例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拓展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物体的 (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
易错门诊
4.参考系及其应用
【例4】航空母舰是一种可以供军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蒸汽弹射起飞,就是使用一个长平的甲板作为飞机跑道,起飞时一个蒸汽驱动的弹射装置带动飞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目前只有美国掌握生产蒸汽弹射器的成熟技术.某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起飞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a=4.5 m/s2,飞机要达到速度v0=60 m/s才能起飞,航空母舰甲板长为L=289 m.为使飞机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应以一定速度航行才能保证飞机起飞安全,求航空母舰的最小航行速度v是多少?(设飞机起飞对航空母舰的状态没有影响,飞机的运动可以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 2 课时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
基础知识归纳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概念:物体做 直线 运动,且加速度大小、方向都 不变 ,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可分为 匀加速 直线运动和 匀减速 直线运动两类.
(2)特点: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 .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x2-x1=x3-x2=…=Δx= aT 2 或xn+k-xn= kaT 2 .
(2)在一段时间t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
(3)中间位移处的速度:=.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
①t末、2t末、3t末、…、n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 1∶2∶3∶…∶n .
②t内、2t内、3t内、…、nt内位移之比为
x1∶x2∶x3∶…∶xn= 12∶22∶33∶…∶n2 .
③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
xⅠ∶xⅡ∶xⅢ∶…∶xn= 1∶3∶5∶…∶(2n-1) .
④经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Ⅰ∶tⅡ∶tⅢ∶…∶tn=.
典例精析
1.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求解
【例1】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冲上固定的光滑的斜面,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好为零,如图所示.已知物体运动到斜面长度3/4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B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
【拓展1】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头4 s内经过的位移为24 m,在第二个4 s内经过的位移是60 m.求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和初速度各是多少?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其应用
【例2】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x,它在中间位置x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t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 )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 专题05 运动学的常见图像,文件包含专题05运动学的常见图像教师版docx、专题05运动学的常见图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02 运动学图像(练习)(教师版),共27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02 运动学图像(练习)(学生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