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18 牛和鹅说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18 牛和鹅说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牛和鹅说课流程,第一部分说教材,第二部分说学情,第五部分说活动过程,六说设计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文围绕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同”这个道理,选取了能给人以启迪的小故事,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感悟生活中的哲理。课文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掌握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文章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激发学习语文的浓厚生学乐趣。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积累字词的主动学习的能力,阅读故事和感悟文章道理的兴趣和愿望,但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掌握字词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掌握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文章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认识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所得到的结果就不同
3.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抓住有关句子,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活动
重点: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 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这句话的含义。朗读感悟课文 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难点:体会童年的快乐、丰富多彩和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二)、品读课文,感知品味(1.学生默读1-4自然段)
1.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2.“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 然后到小组里交流。
3.找出我们对待牛的动词,并打上三角符号。
2、读第5—12自然段: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怕鹅?
4.学生朗读(自由、指名、男女)
3.指导朗读:读出害怕的心里
5、破折号的作用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的延长,C,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D用在副标题前
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和他一样高呢?是第几种?
7.这时我的救命英雄金奎叔出现了,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鹅又有什么表现?.
7.学生朗读课文自由朗读、指名读,读出金奎叔叔的强悍
(三)学习13—15自然段
1.金奎叔对我讲的话,使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什么变化?这次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1)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他干嘛?在鹅的眼里,我们比她小,但在我们的眼里,我们比他强,前半句是从鹅的角度看,后半句是从人的角度看,我们变换了角度事情的结果也就不同了,也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的全面的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的认识生活,(2)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尽管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2.直到现在……(引导读最后一自然段)是的,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那同学们,你们学了这文章,你感悟到了什么呢?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要换个角度去看事情。(本环节是全文重点也是本节课的精华所花时间占据课的2/3,让学生从人怕鹅到鹅怕人的转变的认识中体会角度的不同,结果也不同,这个看似简单,实质深奥的道理,整个环节以读促理,层层深入,揭示道理自然流畅,融听说读写于一堂)
(三)、拓展延伸,发展语言
读故事,想办法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孩子,儿子是染布的,女儿是卖伞的,他整天为两个孩子发愁,天一下雨,他就会为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他又会为而女儿发愁,因为不下雨,女儿的伞就卖不出去,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想告诉他……从此以后老太太天天都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你知道哲学家说了什么神奇的话,就让她恢复了健康吗?(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女儿高兴,因为她卖伞的生意好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儿子高兴,因为她又可以晒布了)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研究了8000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后,有人问他:你已经失败了8000多次,还继续研究有什么用?爱迪生说,我从来都没有失败过,相反,我发现了8000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就截然不同了
牛和鹅 牛——不怕——欺负——不欺负 鹅——怕鹅——遇鹅——不怕鹅 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8 牛和鹅教课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18《牛和鹅》课件pptx、18《牛和鹅》教案doc、四年级上册语文-18牛和鹅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当堂达标题docx、四年级上册语文-18牛和鹅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含答案当堂达标题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8 牛和鹅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伙伴,事情真的是这样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 牛和鹅授课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入,品读鉴赏,温驯和善任劳任怨,傲气十足目中无人,不害怕,拍牛背,摸牛肚,触牛屁股,扳牛角,对牛的态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