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AB.BC.CD.D
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B.
C.
D.
3.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氯气:
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KClO3+6HCl(浓)3Cl2↑+KCl+3H2O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①②③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A.6:5:6B.1:3:5C.15:5:3D.1:6:10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B.
C.D.
5.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B.C.FeD.
6.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含有、、、、、、、、、中的三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显蓝色,则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A.、、B.、、
C.、、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是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否导电
D.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
8.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①纯碱②③石灰水④⑤氯水
A.碱—①④B.纯净物—④⑤
C.混合物—③④D.盐—①②
9.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两种物质之间一步转化)中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0.在下列条件的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中:K+、SO、MnO、H+
B.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中:Ba2+、Na+、NO、Cl-
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Na+、Cl-、SO、H+
D.强酸性溶液中:Na+、Ca2+、Cl-、HCO
1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A.B.
C.D.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只能在液体中形成
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Fe(OH)3胶体带正电
D.将碳酸钙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3.有一瓶溶液只含Cl-、CO、SO、Na+、Mg2+、Cu2+六种离子中的某几种,分别取试样于甲、乙、丙三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Ⅰ.甲试管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Ⅱ.乙试管中加BaCl2溶液有沉淀产生;
Ⅲ.丙试管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Ⅰ)实验现象可推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请简述判断不含该离子的依据:___。
(2)根据(Ⅱ)实验现象可推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
(3)根据(Ⅲ)实验现象可推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
(4)由上述实验无法确定的离子是__。
14.现有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相应的实验流程如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沉淀A___________、试剂X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流程中①②③步骤均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产生的沉淀C是___________。
(4)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并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15.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
①A+B→C+E; ②C+NaOH→蓝色沉淀D+F;
③D→A+E; ④F+Ba(NO3)2→白色沉淀+NaNO3;
(1)试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④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16.纳米磁珠(纳米)颗粒中含有人体代谢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铁,不含其他有毒的金属元素,可以用于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免疫检测、组织修复、药物运输和细胞分离等方面。
(查阅资料)为黑色固体,硬度较大,有磁性,不溶于、碱和,纳米在潮湿的中容易被氧化,高温下被氧化成,溶于溶液中,生的和。向含有一定配比的和的混合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碱液,如、,使其达到某个pH范围,在适当的温度和高速搅拌下发生反应合成纳米颗粒。
(1)若将直径为80 nm的纳米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属于_______(填“溶液”“胶体”或“浊液”),该混合物与⑦溶于水得到的混合物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可利用丁达尔效应进行区分,具体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
(2)由⑦转化为⑧的反应属于_______(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3)⑥在水中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⑨在熔融状态下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4)⑧和⑨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17.已知制备的方法可以为:。
(1)用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2)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被还原与未被还原的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
(3)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
A.氧化性B.还原性C.酸性D.挥发性
(4)若有(标准状况)生成,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
18.A、B、C、D为四种可溶性化合物,其组成中的阴、阳离子各不相同。它们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分别为:Cl-、SO、NO、OH-、Ag+、Na+、Mg2+、Cu2+。当四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有如下现象:
①A+B→产生白色沉淀;②B+D→产生白色沉淀;③C+D→产生蓝色沉淀。
(1)A、B、C、D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B____,C____,D____。
(2)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
B+D→____。
C+D→____。
19.某同学取一定量由FeCl3、AlCl3、NH4Cl形成的混合物,溶于稀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6m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OA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AlCl3的物质的量为___ml;
(3)混合物中FeCl3、AlCl3、NH4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20.实验室常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来制备氯气: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在此反应中:
(1)氧化剂是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3)若生成71 g Cl2,则消耗的HCl是______ml,被氧化的HCl是______ml,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l。
(4)将此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______。
21.聚合碱式氯化铁[(m为聚合度)为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以铁矿石、氧化铁皮或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经氧化、水解、聚合、熟化等步骤,可制得聚合碱式氯化铁。
(1)钢铁酸洗废液中主要含有和,通入空气可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氧化剂也可以将氧化成,但存在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
(2)“氧化”过程中,若盐酸的浓度或投入量增大,除了会降低的转化率,还可能产生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___。
(3)①准确称取聚合碱式氯化铁样品1.5000g,置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迅速加入稍过量的溶液(被氧化成为),充分反应后,多余的用氧化除去。再加入适量的组成的混酸及4~5滴指示剂,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与反应生成和),消耗溶液。
②另称取等质量的聚合碱式氯化铁样品溶于水中,配成500mL溶液,取25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铬酸钾()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8.10mL。
计算该样品中氯元素和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22.现有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NaNO3晶体,相应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_______
(2)上述实验流程中①②③步均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填操作名称)。
(3)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
(4)(本小题两空均填化学式)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______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
(5)在①步操作中如何证明加的BaCl2溶液已过量?_______。
A.天然气燃烧
B.分离石油和水
C.钢铁生锈
D.食醋除水垢
油水分离器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B 6.A 7.B 8.D 9.B 10.B 11.B 12.D
13.(1) Mg2+ Cu2+、CO 若有Cu2+,则加入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在溶液中,Mg2+与CO不共存
(2)SO
(3)Cl-
(4)Na+
14.(1) BaSO4 AgNO3
(2)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3)Ag2CO3和BaCO3
(4) HNO3 2H++=CO2↑+H2O
15.(1) CuO H2SO4 CuSO4 Cu(OH)2 H2O
(2) CuO+2H+=Cu2++H2O Cu2++2OH-=Cu(OH)2↓ Ba2++SO=BaSO4↓
16.(1) 胶体 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不同 用激光笔(或聚光手电筒)分别照射两液体,从垂直于光线的角度观察,可看到盛有纳米胶体的烧杯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2)氧化还原反应
(3)
(4) 复分解反应
17.(1)
(2)
(3)AC
(4)
18.(1) AgNO3 MgCl2 CuSO4 NaOH
(2) 2AgNO3+MgCl2=2AgCl↓+Mg(NO3)2 MgCl2+2NaOH=Mg(OH)2↓+2NaCl CuSO4+2NaOH=Cu(OH)2↓+Na2SO4
19.+H+=H2O 0.012 9:2:3
20.KMnO4 Cl2 1:5 3.2 2 2 2+16H++10Cl-=2Mn2++5Cl2↑+8H2O
21.4FeCl2+O2+4HCl=4FeCl3+2H2O NaClO会与HCl反应产生Cl2,造成环境污染 过量的酸会抑制后续的水解、聚合反应的进行 1.712
22.AgNO3 过滤 Ba2++CO=BaCO3↓ 2Ag++CO=Ag2CO3↓ Na2CO3 HNO3 取混合溶液的上层清液少量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继续滴加少量BaCl2溶液,如无明显现象,则证明所加的BaCl2已过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课时作业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 单元检测,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