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地区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地区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 题,请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请翻译下列句子,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90分(不计入作文分数)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指定位置,书写工整,字迹清晰,禁止使用修正带!!!
一、文言文 (40分)
(一)默写(16分)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望》/王绩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崔颢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4.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李白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角度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二)阅读古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 孟子,名_______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___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3分)
7.请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委而去之( ) (2)亲戚畔之( )
8.请翻译下列句子(2分)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乙文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乙文中列举六位人物的事例,既引出观点,又充当论据,有很强的说服力。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但说理充分,而且加强了文章气势。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治国的道理。
(三)阅读下列古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公一笑不复言。呜呼!此意尤可感已③。
【注释】①直:同“值”,当值,值勤。②蝟:今作“猬”,刺猬。③已:语气词。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而极爱才( ) (2)嘱易新帽过年( )
11.下列对画线部分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正缺钱
B.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正缺钱
C.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资历不够
D.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精力不济
12.对我“依然旧帽”,公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末作者说“此意尤可感”,这里的“此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8分)
上海是怎么来的?
①一说起“魔都”,大家都知道指的是上海,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是怎么来的呢?
②上海位于黄浦江支流——上海浦旁边,当时这一带把河叫作浦。最早在上海浦附近出现了一个居民点,一般居民点都靠着河,用水比较方便,还利于出行。随着人口增多,经济发展,需要给这个地方起一个名字,于是就叫上海。宋朝末年出现上海镇,元朝的时候就建县了,上海地区在开埠之前已是江苏省的一个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上海这个地方的行政地位逐渐上升。
③到了近现代,地理因素在上海的快速发展中进一步突显出来。
④上海的“江海之会”在世界上可谓独一无二。哪个江?长江。哪个海?东海。黄浦江的出海口连接着长江,长江又与东海交汇。长江有6300公里,位于世界第三,整个长江流域经由它对上海的经济、文化、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为水运曾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运输手段。通过水路上海可以方便联系到浙江、江苏,靠海又大大加强了对外联系。
⑤同时,上海还处在中国南北之中。以前,有两种商品在世界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是桐油,二是猪鬃。当时由于没有化学人工合成品,全世界船只防腐蚀涂料主要是用长江流域出产的桐油制造的,而中国桐油几乎全部从上海出口。至于猪鬃,即猪脖子上的可以用来做刷子的毛,都要从迢迢千里之外的产地四川、湖南聚集到上海出口。
⑥独特的区位优势带来了人口的持续增长。上海刚开埠时总共有50多万人口,到1900年人口突破100万,到解放初户籍人口达到 500万,这一速度比历史上巴黎、伦敦的都要快。人从哪里来?主要靠的是移民。上海的移民大多来自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等地区。这些地区是以往一千年间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地方,他们一般文化层次比较高,基本具备良好的市场意识,这也为上海人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良好的契约精神莫定了基础。
⑦在这种情况下,上海的文化体现出多元交融、海纳百川的特色,让这座城市充满了魅力。
13.第②段介绍了下列信息:(4分)
(1)上海成为居民点的原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④段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⑤段列举了桐油和猪鬃的例子,对其作用分析最恰当的项是( )(4分)
A.说明这两种商品的产地都非常偏远难以运输。
B.说明这两种商品在世界贸易上具有重要地位。
C.说明这些商品都必须聚集到上海,然后才能出口。
D.说明上海处于中国南北之中,拥有重要贸易地位。
16.根据上下文,第⑥段不能与第④⑤两段调换位置,请简要说明理由。(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22分)
你妈喊你起床啦
刘标标第一次意识到起床是场战争,是在小学一年级。
“刘标标!起床啦!”妈妈对着他喊。
刘标标睁了睁眼,又闭上了。妈妈又叫了几遍,还是没用,只能给睡梦中的儿子穿上衣服。刘标标忽然感觉身上很痒,终于忍不住彻底睁开了眼,大声说:“我不想起床!”
“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明显在嗓门上占据优势。
刘标标被吓住了,乖乖起来穿衣服。妈妈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出去。刘标标假模假样地动了几下,看见妈妈出了他的卧室,连忙后仰,一头倒在枕头上,再次进入甜美的梦乡。
“刘标标! 你是不是想挨揍!”妈妈把饭端到桌子上,暗暗纳闷为啥穿个衣服要这么久, 然后就发现刘标标穿着衣服倒在了床上。
“我真的不想起床啊!”
“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抓住刘标标的手就往上拉。
“我!不!”刘标标抗争着,身子用力后仰。忽然,他大哭起来。
“起个床,跟打仗似的。”妈妈感慨道。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战斗愈加激烈。
“妈,你去做饭,我现在穿衣服。”“不行,我看着你穿。”
“穿完了, 你去做饭吧。”“不行,你还没洗脸刷牙。”
“洗完了!你去做饭吧,我饿了。”“想不到吧!饭我早就做好了。别想再睡回笼觉,抓紧去上学。”
“妈,今天星期六不用去上学。”
“不会吧?”妈妈疑惑地查看日历,却看见刘标标疯了似的冲着床跑过去。
“刘!标!标!”
在尝试了“欺骗老妈教师节放假”“ 召唤奶奶前来助阵”等一系列战术之后,刘标标发现自已依旧每次都落败。
刘标标决定第二天尝试新办法。
“刘标标,起床啦!”
刘标标果断睁开眼,皱眉道:“妈,我肚子……”。然后抱着肚子开始表演。
“哟? 跟谁学的这一招?”
刘标标继续卖力表演。
渐渐地,妈妈开始着急了。“真疼吗?”她摸摸刘标标的肚子。刘标标不说话,痛苦地点了点头。
“那去医院吧。”妈妈叹口气,“早上的排骨面白做了,估计这个星期只能吃小米稀饭……”。
刘标标忽然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妈”,刘标标活力四射道,“我没事了!”
那天之后,妈妈发现了一个让刘标标早起的好计策:___________。
“刘标标,今天早上是肉松三明治!”
“今天早上是番茄酱配煎蛋,你不起来你爸全吃完了啊。”
“肉饼有没有人想吃啊?”
刘标标每天早上闻着香味醒来,还没等人叫就乖乖坐在饭桌前。妈妈对自己的厨艺很是得意。
然而好日子并不长久,妈妈发现儿子起得越来越早,甚至超过了自己起床的时间。“妈,给我钱,我想去外面吃。”
“这星期都第几回了?”妈妈不满地说。“我在外面有事。”刘标标皱着眉头道。
“你能有什么事?”妈妈心头涌上一股无名火。
“你就别管了。”刘标标不耐烦道。
“大早上你俩吵什么啊……”刘标标他爸揉着眼睛从卧室里走出来。
“吃饭!”妈妈大吼,吓得刘标标他爸猛地立正。
“这……这是怎么了,孩子都那么大了……”。刘标标他爸嘟囔道。
妈妈正要反驳,突然意识到刘标标已到了青春期,不再是小孩了……
刘标标四十岁那年,不用闹钟就能早起,还能做最喜欢吃的排骨面。他每天早晨叫女儿起床,“跟打仗似的”。
刘标标坐在桌前,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
他突然哭了。
这场战争妈妈终于赢了。他每天都会早起,而她却再也不会早起。
17.“表演”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8.根据上下文,在文中_______处填上合适的内容。(3分)
那天之后,妈妈发现了一个让刘标标早起的好计策:_______________。
19.对文中画直线部分对话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项是( )(4分)
A.儿子胡搅蛮缠,母亲大声呵斥。B.儿子不断催促,母亲语带调侃。
C.儿子一再拖延,母亲步步紧逼。D.儿子针锋相对,母亲束手无策。
20.从语言表现力角度,简析本文标题的妙处。(6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末画曲线的句子“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 ,“那个姑娘”指“妈妈”,请分析这句话的丰富内涵。(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运用(10分)
面具是人类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艺术。你受邀参加“面其文化”博览会,在入口处你收到一张活动单。
22.最适合中国面具馆书鉴的-句宣传语是( )(4 分)
A.走进博览会,聆听大千世界的声音
B.走近面具,一起了解世界文化遗产
C.汉字带领我们走进神秘的面具世界
D.面具——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国文化使者
23. 在中国面具馆,一位外国友人对一幅你熟悉的花脸(关羽)面具很感兴趣,你想给他作些介绍,以下最符合情境的说话顺序是( )(3分)
①互留地址 ②介绍课文《花脸》 ③介绍面具知识 ④与对方打招呼
⑤讲述桃园结义的故事
A.③①②⑤④ B.④③⑤②① C.③①④②⑤ D.④②⑤①③
24.在欧洲面具馆“假而舞会”面具展的留言板上,你看到了一句有意思的话“希望假面仅仅出现在舞会上”,触发了你对假面与生活的思考,你也准备写句有意义的话。(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绝密★启用前
初二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90分(不计入作文分数)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指定位置,书写工整,字迹清晰,禁止使用修正带!!!
一、文言文 (40分)
(一)默写(16分)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望》/王绩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崔颢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4.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李白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角度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参考答案】
1.长歌怀采薇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大漠孤烟直
4.江入大荒流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二)阅读古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 孟子,名_______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___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3分)
【参考答案】轲;战国;儒
7.请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委而去之( ) (2)亲戚畔之( )
【参考答案】
(1)放弃
(2)同“叛”,背叛
8.请翻译下列句子(2分)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9.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乙文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乙文中列举六位人物的事例,既引出观点,又充当论据,有很强的说服力。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但说理充分,而且加强了文章气势。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治国的道理。
【参考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理解两文的内容,比较各选项表述的内容。D.表述有错,乙文没有用“比喻”的方法。
(三)阅读下列古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公一笑不复言。呜呼!此意尤可感已③。
【注释】①直:同“值”,当值,值勤。②蝟:今作“猬”,刺猬。③已:语气词。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而极爱才( ) (2)嘱易新帽过年( )
【参考答案】
10.(1)很(非常)(2分) (2)换(更换)(2分)
11.下列对画线部分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正缺钱
B.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正缺钱
C.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资历不够
D.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精力不济
【参考答案】A
12.对我“依然旧帽”,公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末作者说“此意尤可感”,这里的“此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一笑不复言(1分);傅文忠对我的尊重和体恤(3分)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8分)
上海是怎么来的?
①一说起“魔都”,大家都知道指的是上海,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是怎么来的呢?
②上海位于黄浦江支流——上海浦旁边,当时这一带把河叫作浦。最早在上海浦附近出现了一个居民点,一般居民点都靠着河,用水比较方便,还利于出行。随着人口增多,经济发展,需要给这个地方起一个名字,于是就叫上海。宋朝末年出现上海镇,元朝的时候就建县了,上海地区在开埠之前已是江苏省的一个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上海这个地方的行政地位逐渐上升。
③到了近现代,地理因素在上海的快速发展中进一步突显出来。
④上海的“江海之会”在世界上可谓独一无二。哪个江?长江。哪个海?东海。黄浦江的出海口连接着长江,长江又与东海交汇。长江有6300公里,位于世界第三,整个长江流域经由它对上海的经济、文化、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为水运曾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运输手段。通过水路上海可以方便联系到浙江、江苏,靠海又大大加强了对外联系。
⑤同时,上海还处在中国南北之中。以前,有两种商品在世界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是桐油,二是猪鬃。当时由于没有化学人工合成品,全世界船只防腐蚀涂料主要是用长江流域出产的桐油制造的,而中国桐油几乎全部从上海出口。至于猪鬃,即猪脖子上的可以用来做刷子的毛,都要从迢迢千里之外的产地四川、湖南聚集到上海出口。
⑥独特的区位优势带来了人口的持续增长。上海刚开埠时总共有50多万人口,到1900年人口突破100万,到解放初户籍人口达到 500万,这一速度比历史上巴黎、伦敦的都要快。人从哪里来?主要靠的是移民。上海的移民大多来自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等地区。这些地区是以往一千年间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地方,他们一般文化层次比较高,基本具备良好的市场意识,这也为上海人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良好的契约精神莫定了基础。
⑦在这种情况下,上海的文化体现出多元交融、海纳百川的特色,让这座城市充满了魅力。
13.第②段介绍了下列信息:(4分)
(1)上海成为居民点的原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2)上海名字的由来;(4)上海行政地位的上升
14.第④段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不能删去。“主要”是最重要的,表明当时人们还有其他的运输手段,在所有的运输手段中水运是最重要的,删去不能体现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15.第⑤段列举了桐油和猪鬃的例子,对其作用分析最恰当的项是( )(4分)
A.说明这两种商品的产地都非常偏远难以运输。
B.说明这两种商品在世界贸易上具有重要地位。
C.说明这些商品都必须聚集到上海,然后才能出口。
D.说明上海处于中国南北之中,拥有重要贸易地位。
【参考答案】D (4 分) C (2 分)
16.根据上下文,第⑥段不能与第④⑤两段调换位置,请简要说明理由。(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④⑤两段说明上海具有“江海之会”“南北之中”的区位优势,第⑥段说明移民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文中“独特的区位优势带来了人口的持续增长”一句表明,前者是后者的前提,而④⑤段又是对第③段内客的具体说明。这几段按逻辑顺序说明,所以不能调换。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22分)
你妈喊你起床啦
刘标标第一次意识到起床是场战争,是在小学一年级。
“刘标标!起床啦!”妈妈对着他喊。
刘标标睁了睁眼,又闭上了。妈妈又叫了几遍,还是没用,只能给睡梦中的儿子穿上衣服。刘标标忽然感觉身上很痒,终于忍不住彻底睁开了眼,大声说:“我不想起床!”
“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明显在嗓门上占据优势。
刘标标被吓住了,乖乖起来穿衣服。妈妈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出去。刘标标假模假样地动了几下,看见妈妈出了他的卧室,连忙后仰,一头倒在枕头上,再次进入甜美的梦乡。
“刘标标! 你是不是想挨揍!”妈妈把饭端到桌子上,暗暗纳闷为啥穿个衣服要这么久, 然后就发现刘标标穿着衣服倒在了床上。
“我真的不想起床啊!”
“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抓住刘标标的手就往上拉。
“我!不!”刘标标抗争着,身子用力后仰。忽然,他大哭起来。
“起个床,跟打仗似的。”妈妈感慨道。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战斗愈加激烈。
“妈,你去做饭,我现在穿衣服。”“不行,我看着你穿。”
“穿完了, 你去做饭吧。”“不行,你还没洗脸刷牙。”
“洗完了!你去做饭吧,我饿了。”“想不到吧!饭我早就做好了。别想再睡回笼觉,抓紧去上学。”
“妈,今天星期六不用去上学。”
“不会吧?”妈妈疑惑地查看日历,却看见刘标标疯了似的冲着床跑过去。
“刘!标!标!”
在尝试了“欺骗老妈教师节放假”“ 召唤奶奶前来助阵”等一系列战术之后,刘标标发现自已依旧每次都落败。
刘标标决定第二天尝试新办法。
“刘标标,起床啦!”
刘标标果断睁开眼,皱眉道:“妈,我肚子……”。然后抱着肚子开始表演。
“哟? 跟谁学的这一招?”
刘标标继续卖力表演。
渐渐地,妈妈开始着急了。“真疼吗?”她摸摸刘标标的肚子。刘标标不说话,痛苦地点了点头。
“那去医院吧。”妈妈叹口气,“早上的排骨面白做了,估计这个星期只能吃小米稀饭……”。
刘标标忽然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妈”,刘标标活力四射道,“我没事了!”
那天之后,妈妈发现了一个让刘标标早起的好计策:___________。
“刘标标,今天早上是肉松三明治!”
“今天早上是番茄酱配煎蛋,你不起来你爸全吃完了啊。”
“肉饼有没有人想吃啊?”
刘标标每天早上闻着香味醒来,还没等人叫就乖乖坐在饭桌前。妈妈对自己的厨艺很是得意。
然而好日子并不长久,妈妈发现儿子起得越来越早,甚至超过了自己起床的时间。“妈,给我钱,我想去外面吃。”
“这星期都第几回了?”妈妈不满地说。“我在外面有事。”刘标标皱着眉头道。
“你能有什么事?”妈妈心头涌上一股无名火。
“你就别管了。”刘标标不耐烦道。
“大早上你俩吵什么啊……”刘标标他爸揉着眼睛从卧室里走出来。
“吃饭!”妈妈大吼,吓得刘标标他爸猛地立正。
“这……这是怎么了,孩子都那么大了……”。刘标标他爸嘟囔道。
妈妈正要反驳,突然意识到刘标标已到了青春期,不再是小孩了……
刘标标四十岁那年,不用闹钟就能早起,还能做最喜欢吃的排骨面。他每天早晨叫女儿起床,“跟打仗似的”。
刘标标坐在桌前,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
他突然哭了。
这场战争妈妈终于赢了。他每天都会早起,而她却再也不会早起。
17.“表演”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8.根据上下文,在文中_______处填上合适的内容。(3分)
那天之后,妈妈发现了一个让刘标标早起的好计策:_______________。
19.对文中画直线部分对话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项是( )(4分)
A.儿子胡搅蛮缠,母亲大声呵斥。B.儿子不断催促,母亲语带调侃。
C.儿子一再拖延,母亲步步紧逼。D.儿子针锋相对,母亲束手无策。
20.从语言表现力角度,简析本文标题的妙处。(6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末画曲线的句子“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 ,“那个姑娘”指“妈妈”,请分析这句话的丰富内涵。(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7.故意装出肚子疼的样子
18.美食诱感
19. C (4 分)B (2 分)
20. ①选用第二人称,引起读者共鸣;②语言俏皮:富有生活趣味;③运用日常口语(模仿流行语),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1. “姑娘”一词是刘标标对妈妈美好形象的回忆,表达了他对妈妈的怀念之情,对儿时不理解母爱的悔恨,以及在人生角色转换中对爱的传递和延续的领悟。
三、综合运用(10分)
面具是人类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艺术。你受邀参加“面其文化”博览会,在入口处你收到一张活动单。
22.最适合中国面具馆书鉴的-句宣传语是( )(4 分)
A.走进博览会,聆听大千世界的声音
B.走近面具,一起了解世界文化遗产
C.汉字带领我们走进神秘的面具世界
D.面具——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国文化使者
23. 在中国面具馆,一位外国友人对一幅你熟悉的花脸(关羽)面具很感兴趣,你想给他作些介绍,以下最符合情境的说话顺序是( )(3分)
①互留地址 ②介绍课文《花脸》 ③介绍面具知识 ④与对方打招呼
⑤讲述桃园结义的故事
A.③①②⑤④ B.④③⑤②① C.③①④②⑤ D.④②⑤①③
24.在欧洲面具馆“假而舞会”面具展的留言板上,你看到了一句有意思的话“希望假面仅仅出现在舞会上”,触发了你对假面与生活的思考,你也准备写句有意义的话。(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2.D(4 分) B (2 分)
23.B
24.评分说明:内容准确,有意义,修醉恰当。[答案示例 1 群会可以假面,生活不可假面。
四、写作(60分)
类别
文言文(40)
现代文(38)
综合运用(12)
作文(60)
总分(90)
得分
/
类别
文言文(40)
现代文(38)
综合运用(12)
作文(60)
总分(90)
得分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玉田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图片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B, C,示例, D,示例1,居住,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郸城县春蕾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共3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