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三、四)(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三、四)(含答案),共8页。
(一)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注释】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每期会赋役( ) ②事决乃退(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1、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
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
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
D.或阻之(或:有的人)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茔:(yíng)墓地。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 (陈:陈述)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①适逢、正赶上 ②才
2、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骗皇上呢?
3、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
(二)郑板桥开仓济民
1、A
2、(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3、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
(三)
1、B(“遗”应解释为“馈赠”)
2、(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
3、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为官清廉、为民作主;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
八(下)期末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四)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教子
王大司马①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②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③时有一学士④,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⑤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⑥,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注释 :①王大司马:即王僧辨( ~555年),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粱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②湓(p in)城:也称湓口,古城名。③梁元帝:即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南朝梁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初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今属湖北),侯景叛乱时,派王僧辨,陈霸先等讨景。事平后,在江陵即帝位。在位三年,为西魏所掳,被杀。④学士:官名,南北朝时,学士为编纂撰述之官。⑤揜:同“掩”,遮蔽,掩盖。⑥婚宦:结婚和做官。此指成年。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性甚严正( ) 2、年逾四十( )
3.少不如意( ) 4、冀其自改( )
二、翻译句子。
1.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父亲教子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作一正反_____________,来说明教子的重要性,切不可一味娇惯溺爱自己的子女。
四、试举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长安何如日远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①消息,潸然流涕②。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③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④。”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⑤?”答曰:“举⑥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②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涕:眼泪。③谓:认为。④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⑤邪:同"耶"。⑥举:抬起。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因问明帝( ) 2.潸然流涕( )
3.元帝异之( ) 4.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
二、翻译句子。
1.具以东渡意告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明帝两次回答问题自相矛盾,你怎么看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床头捉刀人
魏武将见匈奴使①,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②,使崔季珪代③,帝自捉刀立床头④。既毕⑤,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⑥?”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⑦,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注释:①魏武将见匈奴: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臣。魏武,即魏武帝曹操。匈奴:古代北方一少数民族。②雄远国:威震远国。③使崔季珪代:崔季珪,名琰,字季珪,据说长得很有威仪。④帝自捉刀立床头:床:古时一种坐具,不是卧具。⑤魏王何如:(你看)魏王这人怎样。 ⑦雅望非常: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 ) 2.帝自捉刀立床头( )
3.既毕( ) 4.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二、填空。
“魏武将见匈奴使”的“使”,词性为________________,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使崔季珪代”中的“使”,词性为________________,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三、在匈奴使者眼中崔季珪“雅望非常”,但曹操却是气度非凡,说明曹操虽“形陋”,但英雄气质自然流露,非崔季珪可比。此事世人多认为曹操阴险奸诈,你对曹操的看法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教子》译文:
大司马王僧辨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僧辨在湓城驻守时,是统率三千人的将领,年龄已过四十岁,但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还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才能成就功业.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位学士,聪明有才华,被父亲娇宠,缺乏教养,他若有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但他若有一件事做错了,其父便想方设法为他遮掩粉饰,希望他自己能改正.待学士成年后,粗暴傲慢的性情日益增长,最终因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杀死,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
一、l、品性 2、超过 3、稍微 4、希望
二、1、(王僧辨)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仍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能成就功业。
2、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
三、方式 结果 对比
四、略
(二)长安何如日远
晋明帝十二岁时,坐在元帝腿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阳的消息,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明帝问:"什么原因让您伤心哭泣 "元帝把被外族侵略不得已而过江避难的事告诉了他。元帝于是问明帝:"你心里认为长安与太阳哪个远? "回答说:"太阳远,没有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根据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元帝感到很奇怪.第二天,召集群臣宴会,把明帝的话告诉众人.又重新问他,竟答:"太阳近."元帝变了神情,说:"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 "明帝回答说:"抬头看见太阳,不见长安。"
一、1、于是 2、…的样子 3、对…感到奇怪 4、心里
二、1、把被外族侵略不得已而过江避难的事告诉了他.。2、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
三、明帝两次回答不一样,自然不能都对,但他却能说出个道理来。
(三)床头捉刀人
曹操将要接见匈奴使臣,认为自己的相貌丑陋,不足以威震远国,便让崔季珪代替,自己握着刀在床边侍立。接见完毕,派间谍问使臣:"魏王这人怎样? "匈奴使臣回答说:"魏王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但是床头握刀的人,这才是一个英雄。"魏武帝听到这些,派人追杀了这位使臣。
一、l、认为 2、握 3、已经 4、但是
二、名词 使者; 动词 让、派
三、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课外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课外文言文阅读期中专项练习试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15页。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3 课外文言文阅读(测试),文件包含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3课外文言文阅读测试解析版docx、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3课外文言文阅读测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