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历史 课件 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6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历史 课件 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6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历史 课件 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6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历史 课件 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6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历史 课件 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6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历史 课件 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6第5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历史 课件 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6第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历史 课件 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6第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历史 课件 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6第8页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说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线索梳理,决战淝水岸,冲突篇,论从史出,改革谋发展,创新篇,历史故事,缩句游戏,汉化措施,对号入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维吾尔族 锡伯族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东晋十六国形势
    淝水之战 强大后的前秦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383年,苻坚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晋军以8万精兵应战,打败前秦军。苻坚中箭负伤,带领残兵逃回北方。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前秦瓦解 北方再度分裂
    自主学习 完成表格
    史料一(前秦):苻坚说:“……现在,我有兵卒八十七万,凭我们人多,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进攻东晋,就好像疾风扫秋叶一样。”
    史料二(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南进军时前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
    史料三(前秦)苻坚不顾上下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淝水之战中前秦惨败的原因
    矛盾尖锐 失去民心
    战线过长 兵力分散
    北魏孝文帝: 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他四岁继皇位,是北魏王朝的第6个皇帝,继位19年时,祖母冯太后去世,开始真正掌握政权。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根据材料说一说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方面,洛阳和平城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此间(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洛阳为数朝之都,素来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孝文帝迁都 为了冲破迁都的阻力,孝文帝颇费了一番心计。一天,他突然宣布要大举南伐,遭到百官的强烈反对,包括他的叔父拓跋澄在内。退朝后,孝文帝单独留下拓跋澄,对他说:“平城地方天寒地偏,远离中原,没有太大的前途。宣布南伐只是个借口,我的真实意图是迁都洛阳。”拓跋澄醒悟过来,表示拥护迁都。南伐至洛阳,恰逢秋雨连绵,文武大臣们叫苦不迭,苦求停止南征。孝文帝趁机提出迁都洛阳,众大臣权衡后表示愿意迁都。
    结合教材归纳孝文帝汉化措施的内容。
    改革第二步:推行汉化措施
    1.语言: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服装: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3.姓氏:改鲜卑姓为汉姓
    4.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5.政治: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法律等
    材料一:(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用汉语
    材料二:孝文帝自己迎娶汉族高门士族的女儿入宫,同时令自己的六个兄弟都娶汉族高门士族的女儿为正妃。
    材料三:北魏初年的官制是汉、鲜卑杂用,孝文帝在模仿两晋、南朝官制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清除官制中的鲜卑成分。
    穿汉服
    用汉语 穿汉服改汉姓 联汉姻采汉制
    北魏迁都以后,洛阳再度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四面来的商人汇集在这里,交流着来自不同地方的物品,他们中很多人说着夹杂鲜卑语的汉语,穿着和汉族一样的服饰,他们一改往日不尊老,不养老的陋习,老人得到了子女的照顾。从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出鲜卑族和汉族的区别了。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
    “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最终被先进民族的先进文化所征服”。 ——马克思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流融汇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这是历史上的一种进步现象。
    交融篇——“胡”“汉”一家亲
    一看图片:看下列图片所反映的生产生活方式,哪些原本属于“胡人”?哪些原本属于汉人?
    再看图片:看看“胡人”和汉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
    生产生活社会习俗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看看我们身边有没有民族交融的现象?你能否举个例子?
    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1.是否顺应历史潮流,促进社会发展2.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 3.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大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为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奠定基础。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孝文帝改革后不久,北魏就走向分裂。今天,在我们的56个民族中,已经没有了鲜卑族。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当年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结果,所以孝文帝的改革不值得肯定,孝文帝是“千古罪人”。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淝水之战的战争双方是( ) A.西晋  前秦     B.东晋  北魏  C.西晋  北魏    D.东晋  前秦
    (2)除了材料中规定的以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北魏孝文帝 鲜卑族
    改汉姓 穿汉服 联汉姻 用汉制
    请回答:下诏的是哪位皇帝?他是哪个民族的?
    你能否举个我国历史上民族交融的例子?

    相关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说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前秦-东晋,万VS8万,东晋大败前秦,北魏建立与统一,世纪后期,①494年迁都洛阳,2改革措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北魏经典拓碑,3思想文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8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图文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淝水之战,孝文帝,北魏孝文帝改革,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