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5.2速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709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 速度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 速度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速度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单位,会写、会读、会换算;能利用公式v=s/t进行计算二、过程和方法:通过“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活动,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通过活动和交流建立“速度”的概念,并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在探究活动中尝试进行实验设计和选择器材,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最终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论证,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乐于动手操作、观察、培养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速度的概念、利用公式v=s/t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速度的单位m/s,cm/s、km/h之间的换算【教学方法】 归纳推演、类比【教学准备】 刻度尺、秒表【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蜗牛爬行、汽车开动、飞机飞行,它们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比较明显的差别呢?A.两人同时在同一地方出发,怎样比较他们的快慢?(看过了一段时间后,哪一个在前面,那一个就是较快)B.百米赛跑时,怎样比较运动员的快慢?(路程相等时,所用时间越少的运动速度越快)C.百米运动员成绩12秒,万米运动员成绩27分21秒,哪一个较快呢?(当时间、路程都不相等时,可以统一其中的一个,比较另一个,通常我们统一时间,即取相等的时间,如1秒)二、新课教学学生活动:比较两纸片下落的快慢速度及其测量(1)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 变形公式: 单位:米/秒 m/s; 千米/小时 km/h 换算:; 物理意义:5m/s 指每秒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5m。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1.测量的物理量:下落高度h;下落时间t2.实验器材:刻度尺、秒表次数下落高度h(m)下落时间t(s)速度V(m/s)1 2 3 3.表格: 阅读图5—19:找到人步行的速度V人= m/s (信息快递:V自=3V人)例题1:一架飞机在2h 内飞行了1440km,它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已知:s=1440km =1.4×106m t=2h=7.2×103s求:v解:v=s/t=1.4×106m/7.2×103s=200m/s 答:这架飞机的速度是200m/s。小结:物理学中求解“计算题”应注意:①分析题意,用相应的物理符号在“已知”项中写出已经知道的条件,在“求”项中写出要求的量。②在求解的过程中,必须写出求解的根据,即物理公式。③将物理量代入公式时,要带上数字和单位。④计算结果必须带上单位。⑤单位不统一或题目所给条件中的单位和要求结果中的单位不一致时,要在“已知”中进行换算,统一单位,以免出错。【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5.2 速度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维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 速度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设计,第1课时,小结归纳,观察与思考,思考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5.2 速度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速度公式的应用,作业布置,感受中华的速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