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原卷+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docx
    • 学生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学生版).docx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第1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第2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第3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学生版)第1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学生版)第2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学生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原卷+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原卷+解析),文件包含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学生版docx、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永州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永州)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 夏天打开冰箱有“白气”产生是汽化现象
    C. 秋天的早晨草上有露珠出现是凝华现象
    D. 衣柜内的卫生球变小是汽化现象
    【答案】 A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此过程吸热。A符合题意;
    B.夏天打开冰箱有“白气”产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秋天早晨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草叶表面。C不符合题意;
    D.卫生球变小是卫生球发生升华现象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做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华。
    2.(2021·永州)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某中学举行了“唱支赞歌给党听”的音乐晚会。关于音乐晚会上各种乐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提琴声不是振动产生的
    B. 观众听到的美妙音乐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 钢琴声和二胡声是通过声音的音调区分的
    D. 笛子声的“高音”和“低音”是通过声音的响度区分的
    【答案】 B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小提琴声是小提琴的琴弦振动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观众听到的美妙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到观众耳朵的,B符合题意;
    C.各种乐器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能够区分钢琴声和二胡声,就是通过音色辨别的,C不符合题意;
    D.“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高低,即音调,笛子声的“高音”和“低音”是通过声音的音调区分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必然会产生声音。
    3.(2021·永州)下列对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如图,开凿隧道时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引导掘进机前进的
    B. 如图,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C. 如图,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反射产生的现象
    D. 如图,照相时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 A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解答】A.开凿隧道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A符合题意;
    B.荷花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
    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底片相当于凸透镜实验中的光屏,照相机照相时,底片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4.(2021·永州)小明同学参加永州市中考1000米中长跑测试,对小明跑步过程进行研究所获结论正确的是(   )
    A. 以跑步中的小明为参照物,站在跑道旁的同学是静止的
    B. 小明穿的鞋子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减小摩擦,跑得更快
    C. 小明跑到终点后还要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这是因为小明具有惯性
    D. 跑步过程中小明需要用力蹬地,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答案】 C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A.小明同学与跑道旁的同学之间的距离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在小明为参照物,那些同学是运动的。A选项错误;
    B.鞋底的花纹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鞋底与跑道之间的摩擦力。B选项错误;
    C.小明跑到终点后,由于惯性,还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C选项正确;
    D.运动的物体有继续运动的性质——惯性,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跑步过程中,因为阻力的存在,人才会慢下来;如果没有阻力,人不蹬地,也会继续向前运动。人蹬地,是为了克服阻力的影响,不是为了维持运动。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5.(2021·永州)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一定越大
    B. 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 水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 能量是守恒的,节约能源是没有意义的
    【答案】 B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解答】A.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未知,动能不一定越大,A不符合题意;
    B.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变小,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B符合题意;
    C.水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是可再生能源,C不符合题意;
    D.能量是守恒的,但人类可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有很多的能源人们无法利用,所以我们需要节约能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处在高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的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结合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分析机械能。
    6.(2021·永州)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水很热具有内能,冰块很冷没有内能
    B. 沙漠中昼夜温度变化大是因为沙石的比热容大
    C. 汽油机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人造木板黏合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答案】 D
    【考点】内能的概念,比热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冰块虽然很冷,但也具有内能,A不符合题意;
    B.沙漠中昼夜温度变化大,是因为沙石的比热容小,与相同质量的其它物质相比,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沙石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较大,所以导致温差较大,B不符合题意;
    C.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汽缸内的气体,对气体做功,将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C不符合题意;
    D.人造木板黏合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这是甲醛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7.(2021·永州)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工作时同时使用同一个插座
    B. 家庭电路使用绝缘皮破损的电线
    C. 更换灯泡前断开电源开关
    D. 家用洗衣机金属外壳不接地使用
    【答案】 C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A.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同一个插座,会造成电路总功率过大,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烧坏保险丝,A不符合题意;
    B.使用绝缘皮破损的电线,人体和电线接触,会造成触电事故,B不符合题意;
    C.检修或更换灯泡时,应该先断开开关,C符合题意;
    D.家用洗衣机的金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防止漏电时造成触电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家庭电路中,开关要连在火线上,保险丝和空气开关要连在火线上,三孔插座遵循遵循左零右火上接地的连线,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线,可以防止表面带电而引发触电事故。
    8.(2021·永州)下列有关电和磁的四幅图,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如图,奥斯特实验证实了磁能产生电
    B. 如图,由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可以判断a端与电源正极连接
    C. 如图,扬声器与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
    D. 如图,话筒与电动机工作原理相同
    【答案】 B
    【考点】安培定则,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磁感应
    【解析】【解答】A.该图是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演示的是电流的磁效应,A不符合题意;
    B.当小磁针自由静止时,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以确定,相互靠近的一定是异名磁极;因此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根据螺线管的N极,再结合螺线管的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是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回到负极,所以a端与电源正极连接,B符合题意;
    C.动圈式扬声器是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其原理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C不符合题意;
    D.动圈式话筒是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其工作原理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导体棒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此即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产生的电流方向与导体棒的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9.(2021·永州)如图所示,用F=10N的拉力使重物匀速上升0.1m,已知物体的重力为27N(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及绳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是0.2m                  B. 拉力做的功是2.7J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                      D. 动滑轮的重力是1N
    【答案】 C
    【考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n=3,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nh=3×0.1m=0.3m
    A不符合题意;
    B.拉力做的功W总=Fs=10N×0.3m=3J
    B不符合题意;
    C.有用功W有=Gh=27N×0.1m=2.7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W有W总=2.7J3J=90%
    C符合题意;
    D.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及绳子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G动=3F-G=3×10N-27N=3N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对于该滑轮组,与动滑轮接触的有三段绳子,所以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的3倍,结合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求解物体运动的距离;拉力为物重和滑轮重之和的三分之一,拉力作的功为总功,克服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利用公式W=Fs求解做功,两者相除即为机械效率。
    10.(2021·永州)按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L1和L2均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现用电压表检测电路故障,用电压表分别测得bc、de、af间的电压为0V、3V、3V,由此可以判断电路故障可能是(   )

    A. L1短路                       B. L2短路                       C. L1断路                       D. L2断路
    【答案】 C
    【考点】电路故障的判断
    【解析】【解答】AB.如果L1短路或L2短路,会有一个灯泡发光,题目中小灯泡L1和L2均不发光,AB不符合题意;
    C.如果L1断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得bc、de、af间的电压为0V、3V、3V,C符合题意;
    D.如果L2断路,电压表测得bc间的电压是3V,电压表测得de间的电压是0V,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电路结构,两个小灯泡是串联关系,结合电压表连接的位置和示数的变化,分析电路存在的故障即可。
    11.(2021·永州)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的水面相平。现将a、b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内,静止时a沉在甲容器底部,b悬浮在乙容器的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两物体的密度ρa=ρb
    B. a、b两物体的质量ma<mb
    C. a、b两物体所受的浮力Fa>Fb
    D. 放入a、b两物体后,甲、乙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甲>p乙
    【答案】 D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AB.a沉在甲容器底部,则ρa>ρ水
    b悬浮在乙容器的水中,则ρb=ρ水
    所以ρa>ρb
    a和b体积相同,由m=ρV可知ma>mb
    AB不符合题意;
    C.a沉在甲容器底部,b悬浮在水中,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它自身的体积,它们的体积相同,所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它们的浮力相同,即Fa=Fb
    D.放入a、b两物体后,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相同,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甲容器口小,乙容器口大,所以甲容器中水面较高,根据p=ρgh可知甲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较大,即p甲>p乙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求解液体内部的压强,利用公式p=ρgh,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已知压强的大小,结合压强的变形公式F=pS求解压力。
    12.(2021·永州)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为20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1闭合,S2断开,滑片从a端移到b端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减小
    B. S1闭合,S2断开,滑片从a端移到b端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最小值为0.3A
    C. S1、S2都闭合,滑片位于a端,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则电阻R2的阻值为6.67Ω
    D. S1、S2都闭合,滑片位于a端,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则电阻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2∶1
    【答案】 D
    【考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B.S1闭合,S2断开,电阻R1和变阻器R3串联,电压表测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滑片从a端移到b端过程中,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串联分压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由电阻的串联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 I=UR 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滑片在b端时,电流值最小,电流表的示数最小值
    I最小=UR1+R3最大=6V10Ω+20Ω =0.2A
    AB不符合题意;
    CD.S1、S2都闭合,滑片位于a端,电阻R1和R2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通过R1的电流 I1=UR1=6V10Ω =0.6A
    通过R2的电流I2=I-I1=0.9A-0.6A=0.3A
    电阻R2的阻值 R2=UI2=6V0.3A=20Ω
    电阻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P1∶P2=UI1∶UI2= I1∶I2=0.6A∶0.3A=2∶1
    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电路结构,两个定值电阻并联,和滑动变阻器是串联关系,明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对象,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分得的电压越大,定值电阻分得的电压越小,整个电路的功率越小,结合欧姆定律求解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利用功率公式P=UI求解功率即可。
    二、填空题
    13.(2021·永州)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如图中物体长度是 ________cm。

    【答案】 会聚;3.10
    【考点】生活中的透镜,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可知,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0.1cm
    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估读为3.1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10cm。

    【分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相邻两刻度的距离,观察刻度尺求解即可;用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
    14.(2021·永州)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物块,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5N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5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则物体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在这一过程中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__J。

    【答案】 2;50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物体运动的速度 v=st=10m5s=2m/s
    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W=Fs=5N×10m=50J

    【分析】已知物体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速度;求解外力做功,利用外力大小乘以位移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可,即W=Fs。
    15.(2021·永州)如图所示是某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该固体吸收热量,温度 _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

    【答案】 晶体;不变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由图象可知,从第10min到第25min,该固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80℃不变,说明该固体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该固体是晶体。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分析】晶体熔化时物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有确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后处于液态;非晶体熔化时,晶体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熔点,结合图像判断即可。
    16.(2021·永州)如图所示,在一质量不计、刻度分布均匀的杠杆上的A点悬挂两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将一质量为0.3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轻绳将该物体悬挂在杠杆上的B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轻绳对杠杆的拉力大小为 ________N,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________N。要使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零,同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A点要增挂 ________个50g的钩码。现提供一个量程为0~3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50g的钩码,利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A点所挂钩码的个数最多为________个。(g=10N/kg)

    【答案】 0.75;2.25;6;10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解答】每个钩码的重力G钩码=m钩码g=50×10-3kg×10N/kg=0.5N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轻绳对杠杆的拉力
    2G钩码3L=FB14L
    故FB1= 2G钩码3L4L = 2×0.5N×3L4L =0.75N
    物体的重力G=mg=0.3kg×10N/kg=3N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压=G- FB1=3N-0.75N=2.25N
    要使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零,需要轻绳对杠杆的拉力大小为3N,根据杠杆平衡条件,A点需要的拉力FA13L=FB24L
    故FA1= 3N×4L3L =4N
    则需要钩码的个数n= FA1G钩码 = 4N0.5N =8
    则在A点要增挂6个50g的钩码。
    由图可知,当弹簧放在最左侧竖直向上拉杠杆时,力臂最大,为5L,使用最大拉力,保证杠杆平衡,则A点所需要的拉力为FA2= 3N×5L3L =5N
    则在A点所挂钩码的个数最多为n= FA2G钩码 = 5N0.5N =10

    【分析】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结合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求解即可。
    三、作图题
    17.(2021·永州)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如图所示:

    【考点】重力示意图
    【解析】【解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作图如下:


    【分析】作重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物体几何中心上,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用字母G表示。
    四、实验题
    18.(2021·永州)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_____端(选填“A”或“B”);
    (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4)考虑到电压表的实际电阻对电路的影响,这样测出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相比真实的额定功率 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答案】 (1)
    (2)A
    (3)0.30;0.75
    (4)偏大
    【考点】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解析】【解答】(1)电路连接如下
     

    (2)闭合开关前,应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此变阻器在工作时,电流从B接线柱流入电阻丝之后流出,因此,滑片远离B接线柱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大。
    (3)电流表选用的是0—0.6A量程,一大格为0.1A。此时指针正指在三大格处,故电流表计数为0.3A。
    小灯的额定功率为 P=UI=2.5V×0.3A=0.75W
    (4)电压表测量的为小灯两端电压;因电压表与小灯并联,则电流表测的为通过小灯与电压表的总电流,电流表读数大于通过小灯的电流,根据功率计算式P=UI可以知道,功率的测量值偏大。
    【分析】(1)电压表是测量电压的仪表,应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与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量哪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2)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拆装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应处在阻值最大端,结合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求解即可;
    (3)明确电流表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结合表盘的指针读数即可。结合电流与电压值,利用功率该公式P=UI求解功率即可;
    (4)电阻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导体的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19.(2021·永州)小明同学利用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水、密度计来测量金属块和液体的密度。(已知ρ水=1.0×103kg/m3 , g=10N/kg)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块的重力,其示数如图A所示,可求出金属块的质量m=________kg;
    (2)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B所示,可求出金属块的体积V=________m3;
    (3)金属块的密度ρ=________kg/m3;
    (4)利用密度计可以直接测量出液体的密度,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其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即为该液体的密度值。小明同学将密度计放入甲液体中,其示数如图C所示,则甲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kg/m3;
    (5)小明同学将密度计放入乙液体中,如图D所示,比较C、D两图可知ρ甲________ρ乙(选填“>”、“<”或“=”)。
    【答案】 (1)0.22
    (2)1×10-4
    (3)2.2×103
    (4)0.85×103
    (5)<
    【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由图A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金属块的重力G=2.2N,金属块的质量 m=Gg=2.2N10N/kg= 0.22kg
     
    (2)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由图B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2N,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F浮=G-F=2.2N-1.2N=1N
    金属块的体积V=V排= F浮ρ水g=1N1.0×103kg/m3×10N/kg=1×10−4m3
    (3)金属块的密度 ρ=mV=0.22kg1×10-4m3 =2.2×103kg/m3
    (4)将密度计放入甲液体中,由图C可知,液面处的刻度值是0.85g/cm3 , 甲液体的密度ρ=0.85g/cm3=0.85×103kg/m3
    (5)密度计在液体中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
    F浮甲=G,F浮乙=G
    F浮甲= F浮乙
    ρ甲gV排甲=ρ乙gV排乙
    V排甲>V排乙
    ρ甲<ρ乙
    【分析】(1)结合物体的质量,利用公式G=mg求解物体的重力;
    (2)(3)求解浮力的大小,可以利用称重法求解,结合物体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公式求解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结合密度公式求解物体的密度即可;
    (4)结合密度计使的示数读取液体的密度;
    (5)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当浮力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小。
    五、计算题
    20.(2021·永州)如图所示,一立方体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块的边长L=0.1m,密度ρ=2.7×103kg/m3 , 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 g=10N/kg。

    (1)求物块的质量;
    (2)求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把物块放入足够多的水中,求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答案】 (1)解:物块的质量m=ρV=ρL3=2.7×103kg/m3×(0.1m)3=2.7kg
    答:物块的质量是2.7kg;

    (2)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2.7kg×10N/kg=27N
    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FS=27N0.1m×0.1m=2700Pa
    答: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2700Pa;

    (3)因为ρ>ρ水
    物块放入水中,会沉底,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1×103kg/m3×10N/kg×(0.1m)3=10N
    答: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10N。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已知物体的体积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解物体的质量即可;
    (2)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3)阿基米德原理给出了一种求解物体浮力大小的方法,F浮=ρ液gV排 , ρ液是液体的密度,V排使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六、综合题
    21.(2021·永州)某品牌电热水壶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挡位,其内部简化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定值电阻R1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U=220V、R2=525.8Ω、c水=4.2×103J/(kg•℃)、ρ水=1.0×103kg/m3。

    (1)求定值电阻R1的阻值;(________)
    (2)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热水壶处于________挡位,求电热水壶此挡位的功率________;
    (3)已知电热水壶加热效率为80%,将1.5L水从20℃加热到100℃,求水吸收的热量和加热所需时间。(________)
    【答案】 (1)24.2Ω
    (2)低温;88W
    (3)5.04×105J,315s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图乙可知,通过R1的电流是0.5A时,R1两端的电压是12.1V,R1的阻值
     
    R1=U1I1=12.1V0.5A=24.2Ω  
    (2)当S1闭合、S2断开时,两个电阻串联,总电阻最大,由 P=U2R 可知总功率最小,处于保温状态。
    电热水壶保温挡位的功率 P保温=U2R1+R2=(220V)224.2Ω+525.8Ω= 88W
    (3)水的质量m=ρ水V=1×103kg/m3×1.5×10-3m3=1.5kg
    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Δt=4.2×103J/(kg·℃)×1.5kg×(100℃-20℃)=5.04×105J
    两个开关都闭合,只有R1的简单电路,总电阻最小,由 P=U2R 可知总功率最大,处于加热状态,加热的功率 P加=U2R1=(220V)224.2Ω =2000W
    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W= Q吸η=5.04×105J80% =6.3×105J
    加热所需时间 t=WP加=6.3×105J2000W =315s
    【分析】(1)结合流过用电器的电流和两端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解用电器的电阻即可;
    (2)通过功率公式可知,电压一定时,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路的功率就越低,电阻越小,电路的功率就越高;
    (3)结合水吸收的热量,利用功率公式求解用电器工作的时间即可。

    相关试卷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