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津市南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3715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天津市南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3715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天津市南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3715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天津市南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展开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南开区九年级阶段练习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共27 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1~4小题,6~7小题,每题2分: 5小题,8~11小题,每题3分。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囫囵(hú) 惆怅(cháng) 浮光掠影(lüè)
B.阔绰(chuò) 腈纶( jīng) 矫揉造作(jiāo)
C.佃农(diàn) 遁形( dùn) 惨绝人寰(huán)
D.枷锁(jiā) 穹顶(qióng) 镗镗鞯鞯(táng)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 的经典名作, 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 。我们从中不仅能 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而喻 滋润 苦痛 获取
B.脍炙人口 滋养 沧桑 汲取
C.不可名状 养育 磨难 吸取
D.家喻户晓 培养 苦难 吸收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5月3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落下帷幕。②十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得到迅猛发展。③陪伴着动漫节一路走来的人们,见证了“中国国际动漫节”这个品牌的成长。④可以预见,随着传播方式的发展,使中国动漫产业将产生超越国界的影响力。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轻嗅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走近为唤醒民众而笔耕不辍的鲁迅,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吧!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5.下面对《行路难(其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表现出极大的郁闷之情:黄河不可渡,太行不能登,隐喻仕途的艰难,表现出无限的惆怅之意。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是事典,写诗人对月怀人,显露出对明月的赞美。诗人希望像姜太公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像伊尹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
C.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D.本诗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情感起伏变化,可谓一-波三折、 荡气回肠。
阅读《耐寒植物如何过冬》一文, 回答6~8题。
耐寒植物如何过冬
李耕拓
①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0°C。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
②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夏季活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更为耐寒。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如北方的梨树,在-30℃~-20℃低温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的袭击;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30℃的严寒,在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到-8℃就会冻死。
③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
④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
⑤此外,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甲胄”,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这副“甲胄"就是木栓层。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停滞在其气孔中的空气能够阻挡树本的热量向外散发。树木年龄越大,木栓层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
⑥另外,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成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⑦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二者的“脾气”大相径庭:自由水在 100℃沸腾,0℃时结冰;结合水要高于100℃才沸腾,在比0℃低得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使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温度。
⑧当然,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增加糖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强生物膜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的御寒本领。
(有删改)
6.下面对第②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B.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
C.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 D.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
7.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木植物纷纷枯萎。
B.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冬季休眠期多不耐寒,在夏季活动期则更为耐寒。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积累多于消耗,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
C.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
D.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加点词“几乎”表示对程度的界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
C.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分,具体介绍了一些植物具有“通过城少糖或蛋白质、脂防的含量,或者降低生物服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御寒本领”的特点。
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回答9~11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木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参与
B.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方便,便利
C.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
D.既克,公问其故 既:已经
10.下面句于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牺牲下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夫战,勇气也。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写了长勺之战的经过。鲁庄公不察战情,急躁冒进,而曹刿则胸有成竹,指挥若定。
B.在第③段中,曹刿论述了战争的取胜之道:一是强调蓄养士气的重要性,二是要看准战机,再做行动,谨慎判断,谨防埋伏。
C.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照、映衬的手法。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
D.鲁庄公作为一名君王,资质平庸无奇,是一位昏君,鲁庄公能够接见并非“肉食者”的曹刿,耐心回答他的“三问”,说明了庄公政治见识的鄙陋,战后又询问曹刿取胜原因,暴露了他在军事上的轻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3分)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2)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3)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
⑷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剑外忽传收蓟北,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歇送武判官归京》)
(7)《答谢中书书》中“ , ”两句描写了傍晚时的景象,画面灵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蒙骜①帅师伐魏,取高都、汲②。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信陵君畏得罪,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宾客莫敢谏。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③驾还魏。魏王持信陵君而泣,以为上将军。信陵君使人求援于诸候。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外,蒙骜遁走。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改动)
[注释]①蒙驁:秦国大将。 ②高都、汲:地名。 ③趣:催促。
④持:握着……的手。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 分)
(1)魏师数败 数: 。 (2)徒以有魏也 徒: 。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
15.信陵君为什么能成功救魏?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述。(3 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田垄深处》一文,回答16~19题。
田垄深处
①清明过后,莺飞草长。柳丝翠绿,在暖风里摇摆。枝繁叶茂的红叶石楠树,绽放出一丛丛火焰,在柏油村路两边升腾,氤氲着浓厚的春天气息。一个春意正浓的早晨,我前往浏阳河畔的金石村,访问家庭农场主孔蒲中。车在明媚的阳光里穿行,阳光下的油菜花海美丽明艳。我摇下车窗,睁大眼睛,看了又看田野间那一望无边的金黄色油莱花海,深深地呼吸着油莱花散发出的醉人芬芳,乐得合不拢嘴。
②车继续穿行在明媚的阳光里,乡野色彩悦人,水渠清波照人。金石村到了,我从车上下来,立刻前往田垄,想早一点看见孔蒲中。脚下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绵长田埂,好似纤纤如缕的琴弦。
③在土堤上,我终于和孔蒲中见面了。他就站在稻田边的土堤上迎接我。孔蒲中,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留着小平头,很朴实的样子。看得出来,他已经下地干一阵活儿了,裤脚上沾满泥土。我紧紧握着老孔的手。他手掌粗糙,却很有力。他的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
④孔蒲中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初中毕业后就回乡跟父亲学种田,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年近六旬的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办的家庭农场被电视台报道后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引来广泛关注。孔蒲中在家乡这片土地上与泥巴打了四十年交道。历经风霜雨雪、虫灾稻病、干旱洪涝,有过土地歉收、温饱不保的苦闷,却终于在农村改革的春潮里,看到了蓬勃的希望。从承包责任田那天开始,孔蒲中就立志在家乡这片土地上,描画蕴藏在心中多年的致富蓝图。2006年开始,他从自已承包土地种养的经验出发,经过反复实践,逐渐探索出“禾稻田+生态种养”的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他把种稻和养甲鱼、黄鳝、田螺、泥鳅相相结合,在田间实现“互惠共生”。2014 年孔蒲中在金石村创办家庭农场,一时前来学习参观的农民兄弟络绎不绝。
⑤我和老孔一直往前走,不知不觉就来到他所管理的二百六十多亩成片种养田畴。我和老孔停下脚步,站在田畴间,亲切地畅谈起来。老孔用手摸着他精心设计的铁丝石棉板围挡,对我说,为防止甲鱼从田里爬出来跑走,才设计出这道围挡。不久,他就要在围挡的地基上种丝瓜。长起来的瓜藤爬上围挡,既能成为一道绿色风景线,还可以获得数十万元的丝瓜收入。我仔细端详着这一排排稻田围挡,精巧而别致,一直朝前方延伸,装饰着绿树掩映下白墙黑瓦的农舍。乡野也成了一幅色彩鲜丽、层次分明的图画。
⑥看到身边老孔那布满皱纹的前额,我无限感慨地对他说:“我知道你是怎样深沉地发看这片土地,怎样默默地耕耘这片土地。一家五口,要种养收储、加工销售近三百亩地的农产品,该有多少辛劳的付出!”
⑦我跟着老孔继续向前走,几分钟之后再次停下脚步。我站在田垄上,朝远处望去,稻田宽敞的田埂上,又新栽了一排排桃树。 老孔说:“我在田埂上栽了上千株桃树。两年后桃树长大了,既可以为水田甲鱼遮光,还可以增加收入。”我静静地站在田垄上, 望着那上千株桃树,深情地望着……我从心底佩服老孔,他有泥土那样厚重的自信,有稻子那样饱满的情怀。
⑧时近中午,我依然舍不得离开这田垄深处。天空变得格外澄碧,没有一丝云彩。远处飞来一群白鹭,落在稻田里。站在这令我充满希望的田垄深处,我想象着这样一幅画面: 田里长稻,水中养鱼,陌上结桃,堤边种菜,屋前栽花。这不就是老孔梦中都在描绘的稻田花园吗?
(有改动)
16.本文主要写“我”到金石村访问家庭农场主孔蒲中,请根据③~⑧段的内容简要概括“我”的访问行踪及主要活动。(3 分)
⑴ —— ⑵ ——田垄望桃—— (3)
17.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3 分)
我摇下车窗,睁大眼睛,看了又看田野间那一望无边的金黄色油菜花海,深深地呼吸着油莱花散发出的醉人芬芳,乐得合不拢嘴。
18.请结合第③段中描写孔蒲中的句子,分析“老孔”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
1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一个春意正浓的早晨,“我”前往浏阳河畔的金石村,访问家庭农场主孔蒲中。
B.孔蒲中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初中毕业后就回乡跟父亲学种田,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孔蒲中在家乡这片士地上与泥巴打了四十年交道。
C.从承包责任田那天开始,孔蒲中就立志在家乡这片土地上,描画蕴藏在心中多年的致富蓝图。2014年孔蒲中在金石村创办家庭农场,一时前来学习参观的农民兄弟络绎不绝。
D.第⑧段中“天空变得格外澄碧,没有一丝云彩”这句话使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孔蒲中梦中都在描绘的稻田花园景象,表达了“我”想立刻离开这田垄深处的焦急心情。
E.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详细描写了“我”在田间劳作的忙碌场面,表达了孔蒲中从心底对“我”的佩服之情。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某班将开展以“传承家风,亲近书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20~21题。
[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家族文化风格。当时,戏剧界流行子承父业,梅兰芳却认为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观众一样,应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梅葆玖拜师学艺时,梅兰芳言传身教:“吾敬吾师是本分。”梅氏父子在艺术上始终致力于继承、弘扬京剧文化;在生活中待人接物谦和大度。
[材料二]《诫子书》《曾文正公家书》《傅雷家书》 等都是家书的经典,给予后人无限的启迪。可以说,在曾经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家书”在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提及家书对家庭成员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很多人都认为,家书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同时也凝聚了做人、处事的智慧。
[材料三]谈到家书,很多人都说:“在这个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还是非常怀念从前那种品一杯香茗读一封信的时光。”家书,这种作为亲人间沟通的书信形式,近些年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例如,很多人看完《见字如面》《信中国》 等电视节目以后纷纷表示,时代环境在变,习惯方式在变,但自己对家书的推崇和渴求没有改变,好的家书能够引导家庭成员向上向善、开拓进取,带领家庭与时俱进。
[材料四]
20 家风体现了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书也是家风的一面镜子。请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3 分)
(1)阅读材料一,说说梅氏家风体现在哪些方面? (1分)
(2)请概括材料二、材料三的主要内容。(2分)
21.材料四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 分)
(二)名著阅读(8分)
22.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4分)
⑴ 阅读名著,我们经常被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和生动的情节所吸引。阅读《儒林外史》,我们有所了解,因与范进同病相怜而使范进中举的人是 ;阅读《骆驼祥子》,我们也有所了解,在祥子的心目中,可投奔、依靠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小福子,另一个是能原谅他、帮助他,被他称为“圣人”的 ;阅读《 》,我们又有所了解,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2)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教,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以上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我”因什么事“急急诵读”?请简要概括:
23.请根据《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的故事情节,简析孙悟空的形象特征。(4 分)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4.作文(50 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点光亮,照耀成长之路。生活中那记忆深刻的人、事、景物、情感、道理,都可能会成为我们心里的一束光,给予我们温暖和希望;助力我们拥有挑战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鼓励我们放飞梦想……同学们,你心里的那束光是什么呢?
请以“你是我心里的那東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 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3) 不少于600字: (4) 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南开区九年级阶段练习
语文试卷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1~4小题,6~7小题,每题2分;5小题,8~11小题,每题3分。以下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C 2.B 3.D 4.A 5.B 6.A 7.B 8.D 9.B 10.C 11.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3分)
二、 (本大题共1 小题,共8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学诗谩有惊人句 (2)心忧炭贱愿天寒 (3)徙倚欲何依 (4)年少万兜鍪
(5)初闻涕泪满衣裳 (6)瀚海阑干百丈冰 (7)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13. (2分) (1) 屡次
(2)只,仅仅
14. (2分) (魏王)于是派人到赵国请信陵君(回国)。
15.(3分)①信陵君知恩图报,能以国家为重,回国效力。②信陵君得到魏王重用。
③信陵君在各诸侯中有较高的威望,得到了各诸侯的支援。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6.(3分) (1)土堤见面 (2)田畴畅谈 (3)田垄想象(展望)
17.(3分)这句话是“我”欣赏田野间油菜花海景色时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明媚阳光下金黄色油菜花海一望无边,散发醉人芬芳的景象,表达了“我”对美丽明艳油菜花海的喜爱之情和陶醉其中的愉悦心情。
18. (5分)
第一问:①从“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留着小平头”可以看出老孔朴实、平凡(普通);从“裤脚上沾满泥土,他手掌粗糙,却很有力”可以看出老孔勤劳、热爱劳作;从“他的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可以看 出老孔开朗、自信、乐观。
第二问,第④段叙述了老孔创办家庭农场的过程和取得的成就,交代了“我”访问老孔的缘由;使文章内容完整、丰富,使接下来的情节顺理成章。
19.( D)(E) (4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一)综合性学习(5分)
20. (3 分)
(1) (1分)梅氏家风体现在尊重孩子天性,敬重师傅,继承、弘扬京剧文化,待人接物谦和大度等方面。
(2) (2分)曾经在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家书,近些年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1. (2分)绝大多数的中学生从未写过信,只有极少数学生在学写应用文或寄贺卡时写过信。(二)名著阅读(8分)
22. (4 分)
(1)周进 曹先生 简·爱
(2) “我”渴望看五猖会,却被父亲强迫背书。
23. (4 分)自尊好强:嫌弼马温官小,毅然弃官;有反抗精神:敢于挑战天庭,自号齐天大圣;尽职尽责:尽心养马,使马膘肥体壮;神通广大:在对阵巨灵神等天兵天将时展示出各种变化。.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4.作文(50 分):略
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共16页。
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共10页。
2022天津市津南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天津市津南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共7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