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第1页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第4节 升华和凝华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4节 升华和凝华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升华,凝华,探究碘升华和凝华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    升华和凝华 一、升华1.定义:物质由                      的过程。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干冰、樟脑球、钨丝等。2.特点:升华时要        热量。二、凝华1.定义:物质由                      的过程。自然界的霜、雾淞、雪、花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2.特点:华时要        热量。  一、升华与凝华1.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先变小后不见了;0 ℃以下的气温中,结冰的衣服变干;用久的灯丝变细等。2.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生活中的霜、雾凇、雪、冰花等。3.升华吸热: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因而升华具有致冷作用。【例题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叶上露珠C.秋天,枝头白霜                      D.严冬,冰雕变小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过程。【例题2干冰在人工降雨、食品保鲜中有重要的应用,你知道干冰是怎么制成的吗?在液体二氧化碳生产干冰的过程中,一部分液体二氧化碳要______变成气体二氧化碳排走,这一过程要______,余下的液体二氧化碳则由于____________变成了固体,再经过压缩为颗粒或块状的干冰。关于上述各空应填内容,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升华,吸热,放热,凝华B.汽化,吸热,放热,液化C.汽化,吸热,放热,凝固D.汽化,吸热,放热,凝华 三、探究碘升华和凝华现象【例题3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一会儿后,发现图甲所示实验中,会有大紫色气体出现,这是甲中的碘颗粒因________热(填)而________;图乙所示实验中,出现了少量的液态的碘,它是由于固态碘______而产生的。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都会发生 ________,成为黑色小颗粒,附着在玻璃壁上,此过程要________热(填)。  1(   )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先升华后凝华 2(   )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凝华             C.升华            D.汽化3(   )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升华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升华的过程中要吸热      B.水的温度降低到0 ℃就凝固C.水可以在90 ℃时沸腾           D.温度降低到0 ℃时,液体就将停止蒸发5(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用弥漫的烟雾达到若隐若现的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A.利用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    B.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液化成的雾C.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成的雾6(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现象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7(   )大自然中关于霜、云、雾、露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凝华成的小冰晶    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水蒸气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大量的小冰晶8(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B.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   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9(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       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     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10(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类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凝华C.湿衣服在阳光下变干——升华           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11(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窗上的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C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12(   )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A.寒冷的冬天,冻冰的衣服不会变干B.有风的秋天,游泳的人上岸时会感到冷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上会出现小水珠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雾气13(   )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4(   )下列各图自然现象都是由物态变化形成的,其中解释正确的是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一种升华现象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C.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16(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道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17(   )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汽化     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升华C.深秋的早晨,露珠晶莹——液化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凝华18(   )刚从冰箱中取出的硬邦邦的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剥去纸,冰棒冒白雾,若把冰棒放进茶杯,不一会茶杯外壁会出汗,冰棒放在嘴里变成糖水,这四种物态变化依次是A.凝华、汽化、液化、熔化              B.凝华、液化、液化、液化C.凝华、汽化、液化、液化              D.凝华、液化、液化、熔化19.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融化时需要_______热(选填)。20.为了探究升华和凝华现象,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同学们发现碘锤内出现紫色的碘蒸,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明同学对此提出了疑义,他认为固态碘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同学们争论不休!老师告诉同学们一组数据:常温下,碘的熔点为113.60 ℃,碘的沸点为184.25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 ℃,根据这些数据,老师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该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1)碘是      (选填晶体非晶体),理由是                    2若要解决这个争议,必须对实验加以改进,     你认为怎样改进实验更合理:                                        3)通过这个案例,你对学习物理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21(   )寒假期间,我校九年级学生宋楠、吴栋到滨州缤彩蝶园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    人工造雪,他俩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    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沉积的     和喷出白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   液化     B.凝华 汽化           C.升华  汽化      D.熔化   液化22(   )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吸热的是A.冰雪消融                        B.草叶上形成露珠C.湖水结冰                        D.草叶上形成白霜23(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固和凝华      B.熔化和汽化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24(   )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熔化——放热B.夏天,冰棍冒出白气”——蒸发——吸热C.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吸热D.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凝华——放热25(   )2016123日,厦门时隔35年迎来下雪,这对于厦门人来说是件稀罕事,    如图是在同安军营村的六角雪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下雪必须要低温                      B.雪是液化现象C.下雪必须要有较充足水蒸气            D.雪是凝华现象物质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 酒精11778.56602 327113.5184.41 0832 595水银38.835726(   )小林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90 ℃的碘不会升华B.零下10 ℃的酒精也能汽化C.零下20 ℃的水银是液态的 D.用来熔化铜的容器可以用铝制成27(   )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列各图描述的物态变 中需放热的是A  B      C  D281)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___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_______ ,使水蒸气发生_________ 而形成的.2)如图乙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丙,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 。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                          29(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C.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     D.秋天早晨室外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30(   )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汽化现象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升华现象31(   )冬季,在家里洗澡时会发现浴室墙壁上的镜子很快模糊起来,洗澡结束一段时间后,镜子又变得清晰。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液化,镜面上水滴的汽化B.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附近空气中的凝华,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C.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升华D.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32(   )以下生活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B.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C.冬天,冰冻的衣服能晾干              D.夏天,打开冰柜门会看到冒白气33(   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        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      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34(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35(   )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手是凝固造成的   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36(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清晨的雾消失了——汽化          B.冬天地面草丛中出现的霜——凝固C.钦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液化    D.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升华37(   )对以下自然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升华现象   B.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液化吸热降温C.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   D.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38(   )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融化吸热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39(   )沂蒙革命老区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40(   )下面描述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41(   )下列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蜻蜓身体上的露珠B.北方冬夜窗玻璃上的冰花C.游泳后刚上岸感觉特别冷D.气温保持0 ℃以下,冰雕逐渐变小42(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清晨,叶片上的露水B.冬天,树枝上的冰凌C.初冬,树叶上的霜D.雪后,银装素裹43(   )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为针状,有助于减少水分的A.蒸发             B.升华            C.液化             D.沸腾44(   )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露珠的形成             B壶口冒白气C冰雪消融             D湿手烘干45(   )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法之一。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先将海水中的水汽化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关于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升华后凝华,先吸热后放热      B.先汽化后凝固,先放热后吸热C.先汽化后液化,先吸热后放热      D.先汽化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46(   )小丽端午节在家里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她取下白炽灯擦干净灰尘,但发现白炽灯玻璃泡的下面比新灯泡黑了一些。她通过上网查阅,发现这是灯丝物态变化形成的。你认为下列关于灯丝发生物态变化过程的四个说法,正确的是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升华,后凝固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溶化,后凝固47(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8(   )今年4月份,我市各地陆续下起了冰雹,范围广,颗粒大,在近几十年来十分罕见。冰雹落到地上,不久就不见了,这个物态变化过程是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49(   )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50(   )襄阳是一座美丽的山水园林古城,四季变化分明。在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 护城河里的冰逐渐化成水              B.青草上形成的露珠C.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     D.羊祜山上形成的白雾51(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熔化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D.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汽化52(   )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 ℃)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杯中液态氮放热      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53(   )五莲山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療绕,显得神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从山中冒出的烟             B.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C.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54(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室外气温一般在﹣20 ℃以下,把在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个冻梨拿到温暖的屋子里,一会儿冻梨上全是水珠,则出现的现象可能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液化成了小水珠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凝固成了小水珠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熔化成了小水珠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升华成了小水珠55(   )四季分明的临沂城宜商宜居。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珠晶莹     C秋天,白雾弥漫      D冬天,霜满枝头56.今年举行的武汉马拉松吸引了两万多名国内外选手参赛。如图为选手们通过建成通车60周年的武汉长江大桥时的情景。半程马拉松距离约21 km,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约70 min,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为       m/s。赛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有效减轻了赛事当天降雨量。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        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57.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物质酒精煤油熔点(凝固点)0﹣117﹣30113.61 0831 5351 064沸点10078.5150184.252 3602 7502 500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 ℃,碘的沸点是184.25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 ℃,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  

    相关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优秀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优秀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学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温度,温度计,体温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学案及答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升华,凝华,连线题,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