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默写、课内课外文言文练习(无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默写、课内课外文言文练习(无答案)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默写、课内课外文言文练习(无答案)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默写、课内课外文言文练习(无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默写、课内课外文言文练习(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默写、课内课外文言文练习(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句子默写
    1.(2021·上海松江七年级期末)默写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
    (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秋词》(其一))
    (3)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观沧海》)
    (4)假期中,面对班中部分缺乏志向、整日沉溺于游戏不好好学习的同学,小明借用《诫子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予以劝告。
    2.(2021·上海杨浦区七年级期末)默写
    (1)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潼关》)
    (2)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3)_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
    (5)《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座右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1·上海宝山区七年级期末)默写
    (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3)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4)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小明同学想选择用作“志存高远”之义的座右铭,可从诸葛亮《诫子书》中寻找句子“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选作座右铭。
    4.(2021·上海虹口区七年级期末)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5)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诫子书》)
    5.(2021·上海普陀区七年级期末)默写
    ①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潼关》
    ②_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③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夜雨寄北》
    ④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其一)
    ⑤《诫子书》中指出偏激急躁危害的是________。
    6.(2021·上海静安区七年级期末)默写
    ①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观沧海》)
    ②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秋词(其一)》)
    ⑤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⑥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⑦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论语》)
    ⑧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俭以养德。(《诫子书》)
    7.(2021·上海浦东新区七年级期末)默写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
    ②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
    ④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⑤《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
    8.(2021·上海金山区七年级期末)默写填空
    (1)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秋词》)
    (2)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 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4)《天净沙·秋思》中,以乐景反衬悲情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21·上海浦东区五四制七年级期末)(1)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秋词(其一)》
    (2)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3)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4)《论语》中子夏认为“仁在其中矣”的“其”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21·上海闵行区七年级期末)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2)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
    (5)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
    (6)论述“学思结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十二章》)
    一、课内阅读
    (2021·上海松江七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线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问也。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3.从“穿井得一人之使”到“穿井得一人”,谣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上海杨浦区七年级期末)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乙)楚人有担山雉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贩之乎?”曰:“然。”乃酬①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②而鸟死。路人不遑③惜其金,唯怅④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欲以献之。遂闻于楚王。楚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注释]①酬:付出。②宿:一夜。③遑:忧虑。④怅:遗憾。
    4.解释下列加点字:
    (1)国人道之______
    (2)过于买鸟之金十倍______
    5.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2处)。
    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贩之乎?
    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楚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
    7.以下是两位同学对两段文字的讨论。请你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甲文中丁氏如果把“吾穿井得一人”的“得”字改为“①______”,传闻者也许就不会闹出笑话了。
    小语:乙文中挑着山鸡的人如果不欺负过路人孤陋寡闻,过路人也不会错把山鸡当成风凰买了。
    小文:两篇笑话都写到国君。我觉得甲文中宋君对于谣言是将信将疑,表现在他“②______”(用原文语句),而楚王则是③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所以留下了千古笑柄。
    小语:是的,宋君和楚王对待传言的态度是不同的,这也警示我们做任何事情④______。

    (2021·上海宝山区七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本文选自文言小说集《________》,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一狼仍从(____________)
    (2)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其一犬坐于前。
    11.(1)本文写了性格_________________的两只狼与一个屠夫之间的一场较量,最终落得毙命于屠夫刀下的结局。
    (2)下列对屠夫心理、行为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开始遇到狼时屠夫有怯懦、害怕心理。
    B.屠夫对狼始终都是害怕和心存侥幸心理。
    C.最终暴起杀狼表明屠夫的勇敢和机智。
    D.对峙过程中表明屠夫丢掉幻想准备抵抗。

    (2021·上海虹口区七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2.本文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 (朝代)的______(人名)。
    13.解释下列加点词。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
    (2)顾野有麦场(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5.文中表现屠户当机立断,敢于斗争的句子是( )
    A.屠惧,投以骨。B.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D.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2021·上海普陀区七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狼(节选)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6.本文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人名)。
    17.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18.前狼“目似瞑,意暇甚”的目的是: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2021·上海静安区七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9.陈太丘是陈元方的父亲,这点从文中的尊称______与谦称______可以得出。(每空两字)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1.文中的友人“无信”“无礼”,而陈太丘父子的表现恰恰与友人相反。请结合文中内容加以简析。
    陈太丘:______________
    陈元方:______________

    (2021·上海浦东新区七年级期末)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2.本文作者是有“聊斋先生”之称的清代文学家_______。
    2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顾野有麦场:(2)一狼洞其中: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两狼之并驱如故
    2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021·上海金山区七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6.上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是__________。“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的意思__________,“异”指奇异的故事。
    2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8.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投以骨”是“以骨投之”的倒装和省略形式。
    B.“顾野有麦场”中的“顾”与“元方入门不顾”中的“顾”同义。
    C.文章记叙了屠户遇狼、避狼、惧狼和毙狼的全过程。
    D.最后一段告诉读者,面对狡诈的恶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2021·上海浦东区五四制七年级期末)(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9.(甲)文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乙)的出处是《____________》(书名)。
    30.选出下列加点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以:依靠,凭借) 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
    B.废寝食者(废:停止) 相委而去(委:牵拉)
    C.年与时驰(时:迅速逝去) 学而时习之(时:按时)
    D.国人道之(道:大路) 险躁则不能治性(治:修养)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2.(甲)文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乙)文中杞人言行举止的积极意义在于____________

    (2021·上海闵行区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3.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时期的______(人名)
    3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非学无以广才
    (2)意与日去
    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6.诸葛亮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一、课外阅读
    (2021·上海松江七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斗牛图
    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①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时,夹尾于髀②间,虽壮夫膂力③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注释)①输租氓:缴纳田租的农民。②髀:大腿。③膂(lù)力:体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方其斗时(______) (2)此图皆举其尾(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
    3.面对农民的指瑕,马正惠公从“疑之”到“________________”,表明他也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上海杨浦区七年级期末)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乙)楚人有担山雉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贩之乎?”曰:“然。”乃酬①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②而鸟死。路人不遑③惜其金,唯怅④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欲以献之。遂闻于楚王。楚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注释]①酬:付出。②宿:一夜。③遑:忧虑。④怅:遗憾。
    4.解释下列加点字:
    (1)国人道之______
    (2)过于买鸟之金十倍______
    5.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2处)。
    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贩之乎?
    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楚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
    7.以下是两位同学对两段文字的讨论。请你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甲文中丁氏如果把“吾穿井得一人”的“得”字改为“①______”,传闻者也许就不会闹出笑话了。
    小语:乙文中挑着山鸡的人如果不欺负过路人孤陋寡闻,过路人也不会错把山鸡当成风凰买了。
    小文:两篇笑话都写到国君。我觉得甲文中宋君对于谣言是将信将疑,表现在他“②______”(用原文语句),而楚王则是③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所以留下了千古笑柄。
    小语:是的,宋君和楚王对待传言的态度是不同的,这也警示我们做任何事情④______。

    (2021·上海宝山区七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父子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①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 “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选自明代·冯梦龙《广笑府》)
    (注释)①值:适逢,正赶上。②《广笑府》,明代文言谐谑小说。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_______)
    9.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儿子)打发父亲到城里(去)买肉。
    B.(父亲)派儿子到城里(去)买肉。
    C.(父亲)派儿子到城里(去)拿肉。
    D.(父亲)打发儿子到城里(去)拿肉。
    10.文中“父寻至”的地方是:_______ ;父“见之”的“之”是指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
    11.下列对文章主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为人不能倔强固执,使气斗狠。
    B.告诉大家为人的品性:学会谦让谅解,要有宽大胸怀。
    C.告诉我们生活中要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尽。
    D.告诉我们要容忍生活中凡事斤斤计较、不懂谦让的人。

    (2021·上海虹口区七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①市,适鬻②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攫③其金而去。吏捕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取金之时,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注解)①之:到……去。②鬻(yù):出售。③攫(jué):抢。
    12.解释下列加点词。
    (1)因攫其金而去(_______)
    (2)对吏曰(_______)
    13.下列对画线句“清旦衣冠而之市”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齐人清早穿好衣服戴上帽子到集市去了。
    B.齐人清早前往卖衣服和帽子的集市了。
    C.齐人在元旦那天前往卖衣服和帽子的集市了。
    D.齐人清早拿着衣服和帽子到集市上去了。
    14.下列哪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这位“攫金者”最恰当?( )
    A.色令智昏B.掩耳盗铃C.利欲熏心D.胆大妄为

    (2021·上海普陀区七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郑人逃暑①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①逃暑:避暑。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卧席。④濡:沾湿;浸湿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 而徙衽以从阴:(2)其阴逾去:
    16.根据选文,摘录原文填空
    郑人逃暑,巧于用昼的行为是“____”;到了傍晚,他“___”,结果却“____”。
    17.这则故事,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_________

    (2021·上海静安区七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之长子也②。恪父瑾面长似驴。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②,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③。”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权乃以驴赐恪。
    (注释)①瑾: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②长检其面:在驴脸上贴了张纸条。③益:增加。
    18.孙权“使人牵一驴入”并题字是为了____,而最终“以驴赐恪”则是因为____。
    19.根据文意推断,这次聚会中父亲诸葛瑾的内心感受经历了从____到____的变化。(每空两字)

    (2021·上海浦东新区七年级期末) 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灌足,以大醉,去,遗所提囊。取视之,数十金也。公①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尔金耶?”为指其处。其人喜,以一铤②为谢,却不受。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公:这里指王华。②铤:同“锭”,用以货币流通。
    2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去:(2)取视之:
    21.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人果然吹着号子来到(这里)。
    B.那人果然大声叫喊着来到(这里)。
    C.其中一人果然吹着号子来到(这里)。
    D.其中一人果然大声叫喊着来到(这里)。
    22.王华把提囊扔到水中的原因是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23.王华具有__________的品质。

    (2021·上海金山区七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③?”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④也。”父喜,遂与而亲授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②《笔说》:介绍书法用笔技巧的书籍。③所秘:所珍藏的书。④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
    2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使待成人(_______)
    (2)不盈期月(_______)
    25.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父亲见他还小,担心他不能领悟书中的奥秘。
    B.父亲见他还小,害怕他不能保守书中的机密。
    C.父亲见他还小,恐怕他不能秘密地进行学习。
    D.父亲见他还小,担心他还不能学会珍藏书籍。
    26.王羲之“书便大进”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021·上海浦东区五四制七年级期末)处之不易①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⑤,云我豁⑥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⑦,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解:①处:居于高位。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⑥豁:抛弃。⑦常:本分。
    2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食常五碗 食:____
    (2)辄拾以啖之 拾:____
    2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
    B.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
    C.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
    D.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
    29.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B.你们要记住这个读书人。
    C.他们会记住这个道理。D.他们会记住这个读书人。
    30.文中的殷仲堪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021·上海闵行区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九石弓
    齐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①。以试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②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生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注释)①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②关:同“弯”,指弓拉满。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
    3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齐宣王好射
    (2)左右皆试引之
    3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不是大王所能够使用的吗?B.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用这张弓?
    C.难道大王不能使用这张弓吗?D.莫非只有大王能够正确使用?
    33.大家都说“此不下九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34.齐宣王之“悲”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期末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练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无答案):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练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默写练习: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默写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九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课标独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言文课内课外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

    这是一份文言文课内课外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文件包含文言文课内课外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解析版docx、文言文课内课外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