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精编】北京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同步课件+同步教案
- 第八章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课件 课件 7 次下载
- 第八章第二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 课件 6 次下载
- 第八章 第三节《 感觉和感觉器官》课件 课件 6 次下载
- 第八章第一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第八章第三节感觉和感觉器官 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联系和区别
(2)理解与语言文字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能力目标:(1)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学重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理解与语言文字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四、教学方法:
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等方法相结合
五、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第85~89页
教师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板书设计: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非条件刺激→非条件反射:先天性、大脑皮层以下神经中枢、低级神经活动
无关刺激 永久固定的
条件刺激 → 条件反射:后天性、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可建立可消退、
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用非条件刺激不断的强化
七、教学过程:
(一)通过flash影片导入课题: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上这节新课程培训研讨课。学习之前,我们看一个关于三国时期曹操的故事。
(放映flash,结束)士兵们听到曹操说前方有梅林,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妙的变化?生:人的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第二课时(板书课题: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生:反射。
(二)通过游戏导入新课
接下来,我们来完成一个小游戏:“听口令,做相反的动作”,“听口令,说倒话”。这两个游戏是不是属于反射活动?生:是。
大家能不能举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属于反射活动的例子?(学生举例,教师注意引导,点击课件出现反射的例子。)
大家注意观察,投影上出现的反射的例子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生:初生婴儿会吃奶等反射是先天性;谈虎色变等反射是后天性等)
我们将一种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称之为非条件反射;将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称之为条件反射。(教师板书:非条件反射____先天性,条件反射____后天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怎样建立的呢?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7页内容,思考这个问题。(学生阅读思考后叙述)
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对狗建立条件反射进行了一个经典的实验,我们看一他的实验过程。(教师放映课件——条件反射的建立)
问题1: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生:食物引起的是非条件反射;铃声引起的是条件反射。观察图1,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我们称为非条件刺激,那么食物就是非条件刺激;(板书:非条件刺激)观察图2,狗听到铃声不分泌唾液,铃声与狗分泌唾液无关,此时的铃声我们称之为无关刺激;(板书:无关刺激)观察图4,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我们称为条件刺激,那么这个铃声就是条件刺激;(板书:条件刺激)
问题2:观察图3,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生:食物与铃声的多次结合)食物这个非条件刺激与铃声这个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就使本来与分泌唾液无关的刺激—铃声,转变为引起分泌唾液的条件刺激。由此可以看出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刺激,都是由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转变而来的。(板书箭头)
井绳有没有可能成为条件刺激,从而引起条件反射?生: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么,没有被蛇咬过的人,会不会看到井绳就害怕?生:不会。
看第3个问题: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参与条件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和参与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一样吗?带着这些问题大家阅读教材87页的最后一段。
学生阅读并思考后回答;
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什么?生:脊髓,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听口令,做相反的动作,属于条件反射。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有哪些?生:听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板书: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低级的神经活动、高级的神经活动;)
继续放映课件展示4、5、6题,(适时板书:永久固定的、可建立也可消失、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用非条件刺激不断的强化)
由以上我们可以得出:区别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要看参与完成这一
反射神经中枢有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下面大家来辨别一下,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分泌唾液,这些活动有什么区别?(过渡到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四)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教师放映课件——人吃梅、看梅、谈梅的flash动画),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分泌唾液,这些活动有什么区别?生:吃梅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看梅、谈梅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刺激
(教师放映课件——狗吃骨头、看骨头、谈骨头的flash动画),哪一个过程是虚构的?为什么?生:狗谈骨头分泌唾液,狗的大脑皮层中没有语言中枢。
(教师展示课件)人建立条件反射与动物建立条件反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大家阅读教材88页第二段思考。
(教师此时展示人看梅时分泌唾液,狗看骨头时分泌唾液),生:相同点: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的信号的刺激,发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
(教师继续展示人谈梅时分泌唾液,狗谈骨头时分泌唾液,)生:不同点:人能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与人特有的语言中枢有关。动物没有语言中枢,无法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
大家还能不能举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例子?生: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口若悬河、下笔如有神、阅读课文、朗诵诗文、画画、写字等等。
由此我们得出:区别人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不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要看完成这一反射神经中枢有没有语言中枢的参与。
我们学习了条件反射的建立,大家能不能把我们学习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渡到我有妙招)。
(五)知识拓展:
(放映课件—我有妙招)学生讨论交流:早晨喂鸡前吹哨,多次结合,中午一吹哨,鸡就会回来吃食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下面大家来总结一下(教师放映课件—课堂小结的连线)。下面我们来完成本节课的测试题,巩固一下这节课学习的知识。
(七)测试:
(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根据时间重点点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二课时 测试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_________,属于条件反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反射是________________。
①老马识途 ②新生的婴儿会吃奶 ③鹦鹉学舌 ④聋哑人彼此用手势互相介绍劳动经验 ⑤学生听见铃声,跑进教室 ⑥寒冷使人打哆嗦 ⑦斑马逃避狮的追捕 ⑧海狮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分泌唾液 ⑨谈虎色变 ⑩风沙吹进眼里,出现流泪现象
2、条件反射不同于非条件反射的特点是( )
①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②后天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③可以消退 ④不会消退 ⑤低级的神经活动 ⑥高级的神经活动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3、建造迷宫训练小白鼠。第一种训练方案是在出口处放置食物,第二种训练方案是在进口处放置食物,第三种训练方案是什么也不放。哪一种训练方案使小白鼠学得最快?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是狗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D表示狗吃食物分泌唾液,这是_____反射,其中枢在________。
(3)图C表示狗听铃声分泌唾液,这是_____反射,其中枢在________。
(4)建立此条件反射,必须反复进行图A实验,说明条件反射是在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6)请根据狗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提出此实验所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等奖教案及反思,共8页。
这是一份初中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设计,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