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一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3782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一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3782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一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37825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学年江苏省各地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历年真题 )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一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一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一教育集团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x2﹣2=0 B.ax2﹣2x﹣3=0 C.x2+y=1 D.x2﹣﹣1=0
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x2﹣3x+1=0有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且a≠﹣2 B.a≤ C.a<且a≠﹣2 D.a<
3.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一项国际大奖,常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每四年颁发一次,最近一届获奖者获奖时的年龄(单位:岁)分别为:30,40,34,3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34 B.35 C.36 D.40
4.下列生活中的事件,属于不可能事件的是( )
A.3天内将下雨
B.打开电视,正在播新闻
C.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偶数号
D.没有水分,种子发芽
5.已知⊙O的半径为1,AO=d,且关于x的方程x2﹣2d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在⊙O内 B.在⊙O外 C.在⊙O上 D.无法确定
6.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经过三点一定可以作圆
B.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C.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D.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边距离相等
7.如图,点A,B,C,D,E在⊙O上,AB=CD,∠AOB=42°,则∠CED=( )
A.48° B.24° C.22° D.21°
8.已知锐角∠AOB=40°,如图,按下列步骤作图:①在OA边取一点D,以O为圆心,OD长为半径画,交OB于点C,连接CD.②以D为圆心,DO长为半径画,交OB于点E,连接DE.则∠CDE的度数为( )
A.20° B.30° C.40° D.50°
9.如图,在以AB为直径的⊙O中,点C为圆上的一点,=3,弦CD⊥AB于点E,弦AF交CE于点H,交BC于点G.若点H是AG的中点,则∠CBF的度数为( )
A.18° B.21° C.22.5° D.30°
10.如图,Rt△ABC中,∠ACB=90°,AC=2,BC=3.点P为△ABC内一点,且满足PA2+PC2=AC2.当PB的长度最小时,△ACP的面积是( )
A.3 B.3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1.已知x1,x2是方程x2﹣3x﹣2=0的两根,则x1+x2﹣x1x2的值为 .
12.若关于x的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13.不透明袋子中装有3个红球,5个黑球,4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则摸出红球的概率是 .
14.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某单位党支部开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读书活动,学习小组抽取了七名党员5天的学史的时间(单位:h)分别为:4,3,3,5,6,5,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15.正十边形的一个外角为 度.
16.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cm,母线长是5cm,则圆锥的侧面积为 cm2.(结果保留π)
17.如图,在菱形ABCD中,∠D=60°,AB=2,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点P为菱形内一点,连接PA,PB,PC.当△BP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18.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线段MN在对角线BD上运动,若⊙O的面积为2π,MN=1,则△AMN周长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84分。)
19.解方程:
(1)x2+6x﹣4=0;
(2)x(x﹣3)=3﹣x.
20.已知关于x的方程x2+ax+a﹣1=0.
(1)若方程有一个根为1,求a的值及该方程的另一个根;
(2)求证:不论a取何实数,该方程都有实数根.
2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校开展了全校教师学习党史活动并进行了党史知识竞赛,从七、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了20名教师,统计这部分教师的竞赛成绩(竞赛成绩均为整数,满分为10分,9分及以上为优秀).相关数据统计、整理如下:
抽取七年级教师的竞赛成绩(单位:分):
6,7,7,8,8,8,8,8,8,8,8,9,9,9,9,10,10,10,10,10.
七八年级教师竞赛成绩统计表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平均数
8.5
8.5
中位数
a
9
众数
8
b
优秀率
45%
55%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a= ,b= ;
(2)估计该校七年级120名教师中竞赛成绩达到8分及以上的人数;
(3)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从一个方面评价两个年级教师学习党史的竞赛成绩谁更优异.
22.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某大学组织志愿者周末到社区进行党史学习宣讲,决定从A,B,C,D四名志愿者中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两名志愿者参加.抽签规则:将四名志愿者的名字分别写在四张完全相同不透明卡片的正面,把四张卡片背面朝上,洗匀后放在桌面上,先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记下名字,再从剩余的三张卡片中随机抽取第二张,记下名字.
(1)“A志愿者被选中”是 事件(填“随机”或“不可能”或“必然”);
(2)请你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表示出这次抽签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出A,B两名志愿者被选中的概率.
23.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ACD是所对的圆周角,∠ACD=30°.
(1)求∠DAB的度数;
(2)过点D作DE⊥AB,垂足为E,DE的延长线交⊙O于点F.若AB=4,求DF的长.
24.如图,在Rt△ABC中,∠C=90°,AE平分∠BAC交BC于点E,点D在AB上,DE⊥AE.⊙O是Rt△ADE的外接圆,交AC于点F.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5,AC=8,求S△ADE.
25.某服装店以每件30元的价格购进一批T恤,如果以每件40元出售,那么一个月内能售出300件,根据以往销售经验,销售单价每提高1元,销售量就会减少10件,设T恤的销售单价提高x元.
(1)服装店希望一个月内销售该种T恤能获得利润3360元,并且尽可能减少库存,问T恤的销售单价应提高多少元?
(2)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该服装店一个月内销售这种T恤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26.某种冰激凌的外包装可以视为圆锥,它的底面圆直径ED与母线AD长之比为1:2.制作这种外包装需要用如图所示的等腰三角形材料,其中AB=AC,AD⊥BC.将扇形AEF围成圆锥时,AE,AF恰好重合.
(1)求这种加工材料的顶角∠BAC的大小.
(2)若圆锥底面圆的直径ED为5cm,求加工材料剩余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
27.如图,⊙O为等边△ABC的外接圆,半径为2,点D在劣弧上运动(不与点A,B重合),连接DA,DB,DC.
(1)求证:DC是∠ADB的平分线;
(2)设四边形ADBC的面积为S,线段DC的长为x,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S;
(3)若点M,N分别在线段CA,CB上运动(不含端点),经过探究发现,点D运动到每一个确定的位置,△DMN的周长有最小值t,随着点D的运动,t的值会发生变化,求所有t值中的最大值.
28.在一次数学探究活动中,李老师设计了一份活动单:
已知线段BC=4,使用作图工具作∠BAC=30°,尝试操作后思考:
(1)这样的点A唯一吗?
(2)点A的位置有什么特征?你有什么感悟?
学习小组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后得到:点A的位置不唯一,它在以BC为弦的圆弧上(点B、C除外)……小华同学画出了符合要求的一条圆弧(如图1).
(1)小华同学提出了下列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①该弧所在圆的半径长为 :②△ABC面积的最大值为 ;
(2)经过比对发现,小明同学所画的角的顶点不在小华所画的圆弧上,而在如图1所示的弓形内部,我们记为A',请你利用图1证明∠BA'C>30°;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以上活动经验,解决问题:如图2,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为AB=2,BC=4,点P在直线CD的左侧,且∠DPC=60°.
①线段PB长的最小值为 ;②若S△PCD=S△PAD,则线段PD长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x2﹣2=0 B.ax2﹣2x﹣3=0 C.x2+y=1 D.x2﹣﹣1=0
【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
解:A.x2﹣2=0属于一元二次方程,符合题意;
B.ax2﹣2x﹣3=0不一定属于一元二次方程,不合题意;
C.x2+y=1属于二元二次方程,不合题意;
D.x2﹣﹣1=0属于分式方程,不合题意;
故选:A.
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x2﹣3x+1=0有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且a≠﹣2 B.a≤ C.a<且a≠﹣2 D.a<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判别式的意义得到a+2≠0且△≥0,然后求出两不等式的公共部分即可.
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x2﹣3x+1=0有实数根,
∴△≥0且a+2≠0,
∴(﹣3)2﹣4(a+2)×1≥0且a+2≠0,
解得:a≤且a≠﹣2,
故选:A.
3.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一项国际大奖,常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每四年颁发一次,最近一届获奖者获奖时的年龄(单位:岁)分别为:30,40,34,3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34 B.35 C.36 D.40
【分析】把所给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再求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可.
解:把已知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序后为30,34,36,40,
∴中位数为(34+36)÷2=35.
故选:B.
4.下列生活中的事件,属于不可能事件的是( )
A.3天内将下雨
B.打开电视,正在播新闻
C.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偶数号
D.没有水分,种子发芽
【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判断即可.
解:A、3天内将下雨,是随机事件;
B、打开电视,正在播新闻,是随机事件;
C、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偶数号,是随机事件;
D、没有水分,种子不可能发芽,故是不可能事件;
故选:D.
5.已知⊙O的半径为1,AO=d,且关于x的方程x2﹣2d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在⊙O内 B.在⊙O外 C.在⊙O上 D.无法确定
【分析】关于x的方程x2﹣2d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判别式Δ=b2﹣4ac=0.即可得到关于d的不等式,从而求得d的范围,进而判断点A与⊙O的位置关系.
解:∵a=1,b=﹣2d,c=1,
∴Δ=b2﹣4ac=(﹣2d)2﹣4×1×1=4d2﹣4=0,
解得:d=1.
则点A在⊙O上.
故选:C.
6.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经过三点一定可以作圆
B.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C.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D.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边距离相等
【分析】根据确定圆的条件对A进行判断;根据圆周角定理对B进行判断;根据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对C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外心的性质对D进行判断.
解:A、经过不共线的三点一定可以作圆,所以A选项错误;
B、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所以B选项正确;
C、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以C选项错误;
D、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B.
7.如图,点A,B,C,D,E在⊙O上,AB=CD,∠AOB=42°,则∠CED=( )
A.48° B.24° C.22° D.21°
【分析】连接OC、OD,可得∠AOB=∠COD=42°,由圆周角定理即可得∠CED=∠COD=21°.
解:连接OC、OD,
∵AB=CD,∠AOB=42°,
∴∠AOB=∠COD=42°,
∴∠CED=∠COD=21°.
故选:D.
8.已知锐角∠AOB=40°,如图,按下列步骤作图:①在OA边取一点D,以O为圆心,OD长为半径画,交OB于点C,连接CD.②以D为圆心,DO长为半径画,交OB于点E,连接DE.则∠CDE的度数为( )
A.20° B.30° C.40° D.50°
【分析】由作法得OD=OC,DO=DE,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OCD=∠ODC=70°,∠DEO=∠DOE=40°,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计算∠CDE的度数.
解:由作法得OD=OC,DO=DE,
∵OD=OC,
∴∠OCD=∠ODC=(180°﹣∠COD)=×(180°﹣40°)=70°,
∵DO=DE,
∴∠DEO=∠DOE=40°,
∵∠OCD=∠CDE+∠DEC,
∴∠CDE=70°﹣40°=30°.
故选:B.
9.如图,在以AB为直径的⊙O中,点C为圆上的一点,=3,弦CD⊥AB于点E,弦AF交CE于点H,交BC于点G.若点H是AG的中点,则∠CBF的度数为( )
A.18° B.21° C.22.5° D.30°
【分析】由圆周角定理可求∠ACB=90°,由弧的关系得出角的关系,进而可求∠ABC=22.5°,∠CAB=67.5°,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CAH=∠ACE=22.5°,即可求解.
解:∵AB是直径,
∴∠ACB=90°,
∴∠ABC+∠CAB=90°,
∵=3,
∴∠CAB=3∠ABC,
∴∠ABC=22.5°,∠CAB=67.5°,
∵CD⊥AB,
∴∠ACE=22.5°,
∵点H是AG的中点,∠ACB=90°,
∴AH=CH=HG,
∴∠CAH=∠ACE=22.5°,
∵∠CAF=∠CBF,
∴∠CBF=22.5°,
故选:C.
10.如图,Rt△ABC中,∠ACB=90°,AC=2,BC=3.点P为△ABC内一点,且满足PA2+PC2=AC2.当PB的长度最小时,△ACP的面积是( )
A.3 B.3 C. D.
【分析】取AC中点O,连接OP,BO,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求∠APC=90°,可得点P在以AC为直径的圆上运动,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BP≥BO﹣OP,当点P在线段BO上时,BP有最小值,由锐角三角函数可求∠BOC=60°,即可求解.
解:取AC中点O,连接OP,BO,
∵PA2+PC2=AC2,
∴∠APC=90°,
∴点P在以AC为直径的圆上运动,
在△BPO中,BP≥BO﹣OP,
∴当点P在线段BO上时,BP有最小值,
∵点O是AC的中点,∠APC=90°,
∴PO=AO=CO=,
∵tan∠BOC==,
∴∠BOC=60°,
∴△COP是等边三角形,
∴S△COP=OC2=×3=,
∵OA=OC,
∴△ACP的面积=2S△COP=,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1.已知x1,x2是方程x2﹣3x﹣2=0的两根,则x1+x2﹣x1x2的值为 5 .
【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3,x1x2=﹣2,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
解:根据题意得x1+x2=3,x1x2=﹣2,
则x1+x2﹣x1x2=3﹣(﹣2)=5.
故答案为:5.
12.若关于x的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m<1 .
【分析】利用判别式的意义得到Δ=22﹣4m>0,然后解关于m的不等式即可.
解:根据题意得Δ=22﹣4m>0,
解得m<1.
故答案为m<1.
13.不透明袋子中装有3个红球,5个黑球,4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则摸出红球的概率是 .
【分析】用红色球的个数除以球的总个数即可.
解:∵袋子中共有3+5+4=12个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的球,其中红球的个数为3,
∴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4.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某单位党支部开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读书活动,学习小组抽取了七名党员5天的学史的时间(单位:h)分别为:4,3,3,5,6,5,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5 .
【分析】根据众数的意义可得答案.
解: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5h,共出现3次,
所以众数是5h,
故答案为:5.
15.正十边形的一个外角为 36 度.
【分析】利用正十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并且每个外角都相等,即可求出答案.
解:正十边形的一个外角为360÷10=36度.
16.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cm,母线长是5cm,则圆锥的侧面积为 15π cm2.(结果保留π)
【分析】圆锥的侧面积=底面周长×母线长÷2.
解:底面圆的半径为3cm,则底面周长=6πcm,侧面面积=×6π×5=15π(cm2).
故答案为:15π.
17.如图,在菱形ABCD中,∠D=60°,AB=2,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点P为菱形内一点,连接PA,PB,PC.当△BP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π﹣ .
【分析】连接AC,延长AP,交BC于E,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ABC是等边三角形,进而通过三角形全等证得AE⊥BC,从而求得AE、PE,利用S阴影=S扇形ABC﹣S△PAB﹣S△PBC即可求得.
解:连接AC,延长AP,交BC于E,
在菱形ABCD中,∠D=60°,AB=2,
∴∠ABC=∠D=60°,AB=BC=2,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
在△APB和△APC中,
,
∴△APB≌△APC(SSS),
∴∠PAB=∠PAC,
∴AE⊥BC,BE=CE=1,
∵△BP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E=BC=1,
在Rt△ABE中,AE=AB=,
∴AP=﹣1,
∴S阴影=S扇形ABC﹣S△PAB﹣S△PBC=﹣(﹣1)×1﹣×2×1=π﹣,
故答案为:π﹣.
18.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线段MN在对角线BD上运动,若⊙O的面积为2π,MN=1,则△AMN周长的最小值为 4 .
【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知点C是点A关于BD的对称点,过点C作CA′∥BD,且使CA′=1,连接AA′交BD于点N,取NM=1,连接AM、CM,则点M、N为所求点,进而求解.
解:⊙O的面积为2π,则圆的半径为,则BD=2=AC,
由正方形的性质,知点C是点A关于BD的对称点,
过点C作CA′∥BD,且使CA′=1,
连接AA′交BD于点N,取NM=1,连接AM、CM,则点M、N为所求点,
理由:∵A′C∥MN,且A′C=MN,则四边形MCA′N为平行四边形,
则A′N=CM=AM,
故△AMN的周长=AM+AN+MN=AA′+1为最小,
则A′A==3,
则△AMN的周长的最小值为3+1=4,
故答案为: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84分。)
19.解方程:
(1)x2+6x﹣4=0;
(2)x(x﹣3)=3﹣x.
【分析】(1)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开方即可得;
(2)移项后,利用提公因式法将方程的左边因式分解,继而得出两个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再进一步求解即可.
解:(1)∵x2+6x﹣4=0,
∴x2+6x=4,
∴x2+6x+9=4+9,即(x+3)2=13,
∴x+3=±,
∴x1=﹣3+,x2=﹣3﹣;
(2)∵x(x﹣3)=3﹣x,
∴x(x﹣3)+(x﹣3)=0,
∴(x﹣3)(x+1)=0,
则x﹣3=0或x+1=0,
解得x1=3,x2=﹣1.
20.已知关于x的方程x2+ax+a﹣1=0.
(1)若方程有一个根为1,求a的值及该方程的另一个根;
(2)求证:不论a取何实数,该方程都有实数根.
【分析】(1)将x=1代入方程x2+ax+a﹣1=0得到a的值,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另一根;
(2)写出根的判别式,配方后得到完全平方式,进行解答.
解:(1)∵x=1是方程x2+ax+a﹣1=0的解,
∴把x=1代入方程x2+ax+a﹣1=0得:1+a+a﹣1=0,
解得a=0,
∵x1+x2=﹣a,
∴1+x2=0,
∴x2=﹣1,
∴a=0,方程的另一个根为﹣1.
(2)∵a2﹣4(a﹣1)=a2﹣4a+4=(a﹣2)2≥0,
∴无论a为何值,此方程都有实数根.
2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校开展了全校教师学习党史活动并进行了党史知识竞赛,从七、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了20名教师,统计这部分教师的竞赛成绩(竞赛成绩均为整数,满分为10分,9分及以上为优秀).相关数据统计、整理如下:
抽取七年级教师的竞赛成绩(单位:分):
6,7,7,8,8,8,8,8,8,8,8,9,9,9,9,10,10,10,10,10.
七八年级教师竞赛成绩统计表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平均数
8.5
8.5
中位数
a
9
众数
8
b
优秀率
45%
55%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a= 8 ,b= 9 ;
(2)估计该校七年级120名教师中竞赛成绩达到8分及以上的人数;
(3)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从一个方面评价两个年级教师学习党史的竞赛成绩谁更优异.
【分析】(1)根据中位数定义、众数的定义即可找到a、b的值.
(2)计算出成绩达到8分及以上的人数的频率即可求解.
(3)根据优秀率进行评价即可.
解:(1)∵七年级教师的竞赛成绩:6,7,7,8,8,8,8,8,8,8,8,9,9,9,9,10,10,10,10,10.
∴中位数a=8.
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D类是最多的,故b=9.
故答案为:8;9.
(2)该校七年级120名教师中竞赛成绩达到8分及以上的人数估计为=102(人).
(3)根据表中可得,七八年级的优秀率分别是:45%、55%.故八年级的教师学习党史的竞赛成绩更优异.
22.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某大学组织志愿者周末到社区进行党史学习宣讲,决定从A,B,C,D四名志愿者中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两名志愿者参加.抽签规则:将四名志愿者的名字分别写在四张完全相同不透明卡片的正面,把四张卡片背面朝上,洗匀后放在桌面上,先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记下名字,再从剩余的三张卡片中随机抽取第二张,记下名字.
(1)“A志愿者被选中”是 随机 事件(填“随机”或“不可能”或“必然”);
(2)请你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表示出这次抽签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出A,B两名志愿者被选中的概率.
【分析】(1)根据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及必然事件的概念求解即可;
(2)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数,再从中找到符合条件的结果数,继而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解:(1)“A志愿者被选中”是随机事件,
故答案为:随机;
(2)列表如下:
A
B
C
D
A
﹣﹣﹣
(B,A)
(C,A)
(D,A)
B
(A,B)
﹣﹣﹣
(C,B)
(D,B)
C
(A,C)
(B,C)
﹣﹣﹣
(D,C)
D
(A,D)
(B,D)
(C,D)
﹣﹣﹣
由表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A,B两名志愿者被选中的有2种结果,
所以A,B两名志愿者被选中的概率为=.
23.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ACD是所对的圆周角,∠ACD=30°.
(1)求∠DAB的度数;
(2)过点D作DE⊥AB,垂足为E,DE的延长线交⊙O于点F.若AB=4,求DF的长.
【分析】(1)连接BD,根据AB是⊙O的直径,可得∠ADB=90°,进而可以求∠DAB的度数;
(2)根据直角三角形30度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AD的长,再根据垂径定理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可得EF=DE的值,进而可得DF的长.
解:(1)如图,连接BD,
∵∠ACD=30°,
∴∠B=∠ACD=30°,
∵AB是⊙O的直径,
∴∠ADB=90°,
∴∠DAB=90°﹣∠B=60°;
(2)∵∠ADB=90°,∠B=30°,AB=4,
∴AD=AB=2,
∵∠DAB=60°,DE⊥AB,且AB是直径,
∴EF=DE=ADsin60°=,
∴DF=2DE=2.
24.如图,在Rt△ABC中,∠C=90°,AE平分∠BAC交BC于点E,点D在AB上,DE⊥AE.⊙O是Rt△ADE的外接圆,交AC于点F.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5,AC=8,求S△ADE.
【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等腰三角形性质以及等量代换可得出∠AEC+∠OEA=90°,即OE⊥BC,从而得出BC是⊙O的切线;
(2)根据△ACE∽△AED和勾股定理可求出AE,D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三角形BDE的BD边上的高EM,进而可得结论.
【解答】(1)证明:连接OE,
∵∠C=90°,
∴∠2+∠AEC=90°,
∵OA=OE,
∴∠1=∠OEA,
∵∠1=∠2,
∴∠AEC+∠OEA=90°,
即OE⊥BC,
∵OE是⊙O的半径,
∴BC是⊙O的切线;
(2)解:过点E作EM⊥AB,垂足为M,
∵∠1=∠2,∠C=∠AED=90°,
∴△ACE∽△AED,
∴=,
即=,
∴AE=4,
由勾股定理得,
CE===4=EM,
∴S△ADE=AD•EM
=×10×4
=20.
25.某服装店以每件30元的价格购进一批T恤,如果以每件40元出售,那么一个月内能售出300件,根据以往销售经验,销售单价每提高1元,销售量就会减少10件,设T恤的销售单价提高x元.
(1)服装店希望一个月内销售该种T恤能获得利润3360元,并且尽可能减少库存,问T恤的销售单价应提高多少元?
(2)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该服装店一个月内销售这种T恤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分析】(1)设销售单价提高x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设销售利润为M元,求得函数关系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解:(1)设T恤的销售单价提高x元,
由题意列方程得:(x+40﹣30)(300﹣10x)=3360,
解得:x1=2或x2=18,
∵要尽可能减少库存,
∴x2=18不合题意,应舍去.
∴T恤的销售单价应提高2元,
答:T恤的销售单价应提高2元;
(2)设利润为M元,由题意可得:
M=(x+40﹣30)(300﹣10x),
=﹣10x2+200x+3000,
=﹣10(x﹣10)2+4000,
∴当x=10时,M最大值 =4000元,
∴销售单价:40+10=50(元),
答:当服装店将销售单价定为50元时,得到最大利润是4000元.
26.某种冰激凌的外包装可以视为圆锥,它的底面圆直径ED与母线AD长之比为1:2.制作这种外包装需要用如图所示的等腰三角形材料,其中AB=AC,AD⊥BC.将扇形AEF围成圆锥时,AE,AF恰好重合.
(1)求这种加工材料的顶角∠BAC的大小.
(2)若圆锥底面圆的直径ED为5cm,求加工材料剩余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
【分析】(1)设∠BAC=n°.根据弧EF的两种求法,构建方程,可得结论.
(2)根据S阴=•BC•AD﹣S扇形AEF求解即可.
解:(1)设∠BAC=n°.
由题意得π•DE=,AD=2DE,
∴n=90,
∴∠BAC=90°.
(2)∵AD=2DE=10(cm),
∴S阴=•BC•AD﹣S扇形AEF=×10×20﹣=(100﹣25π)cm2.
27.如图,⊙O为等边△ABC的外接圆,半径为2,点D在劣弧上运动(不与点A,B重合),连接DA,DB,DC.
(1)求证:DC是∠ADB的平分线;
(2)设四边形ADBC的面积为S,线段DC的长为x,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S;
(3)若点M,N分别在线段CA,CB上运动(不含端点),经过探究发现,点D运动到每一个确定的位置,△DMN的周长有最小值t,随着点D的运动,t的值会发生变化,求所有t值中的最大值.
【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BAC=∠ACB=60°,圆周角定理可得∠ADC=∠BDC=60°,可得结论;
(2)将△ADC绕点逆时针旋转60°,得到△BHC,可证△DCH是等边三角形,可得四边形ADBC的面积S=S△ADC+S△BDC=S△CDH,即可求解;
(3)作点D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E,作点D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F,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EM=DM,DN=NF,可得△DMN的周长=DM+DN+MN=FN+EM+MN,则当点E,点M,点N,点F四点共线时,△DMN的周长有最小值,即最小值为EF=t,由轴对称的性质可求CD=CE=CF,∠ECF=120°,进而求解.
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BAC=∠ACB=60°,
∵∠ADC=∠ABC=60°,∠BDC=∠BAC=60°,
∴∠ADC=∠BDC,
∴DC是∠ADB的平分线;
(2)四边形ADBC的面积S是线段DC的长x的函数,
理由如下:
如图1,将△ADC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BHC,
∴CD=CH,∠DAC=∠HBC,
∵四边形ACBD是圆内接四边形,
∴∠DAC+∠DBC=180°,
∴∠DBC+∠HBC=180°,
∴点D,点B,点H三点共线,
∵DC=CH,∠CDH=60°,
∴△DCH是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ADBC的面积S=S△ADC+S△BDC=S△CDH=CD2,
∴S=x2(2<x≤4);
(3)如图2,作点D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E,作点D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F,
∵点D,点E关于直线AC对称,
∴EM=DM,
同理DN=NF,
∵△DMN的周长=DM+DN+MN=FN+EM+MN,
∴当点E,点M,点N,点F四点共线时,△DMN的周长有最小值,
则连接EF,交AC于M,交BC于N,连接CE,CF,DE,DF,作CP⊥EF于P,
∴△DMN的周长最小值为EF=t,
∵点D,点E关于直线AC对称,
∴CE=CD,∠ACE=∠ACD,
∵点D,点F关于直线BC对称,
∴CF=CD,∠DCB=∠FCB,
∴CD=CE=CF,∠ECF=∠ACE+∠ACD+∠DCB+∠FCB=2∠ACB=120°,
∵CP⊥EF,CE=CF,∠ECF=120°,
∴EP=PF,∠CEP=30°,
∴PC=EC,PE=PC=EC,
∴EF=2PE=EC=CD=t,
∴当CD有最大值时,EF有最大值,即t有最大值,
∵CD为⊙O的弦,
∴CD为直径时,CD有最大值4,
∴t的最大值为4.
28.在一次数学探究活动中,李老师设计了一份活动单:
已知线段BC=4,使用作图工具作∠BAC=30°,尝试操作后思考:
(1)这样的点A唯一吗?
(2)点A的位置有什么特征?你有什么感悟?
学习小组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后得到:点A的位置不唯一,它在以BC为弦的圆弧上(点B、C除外)……小华同学画出了符合要求的一条圆弧(如图1).
(1)小华同学提出了下列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①该弧所在圆的半径长为 4 :②△ABC面积的最大值为 8+4 ;
(2)经过比对发现,小明同学所画的角的顶点不在小华所画的圆弧上,而在如图1所示的弓形内部,我们记为A',请你利用图1证明∠BA'C>30°;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以上活动经验,解决问题:如图2,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为AB=2,BC=4,点P在直线CD的左侧,且∠DPC=60°.
①线段PB长的最小值为 2﹣2 ;②若S△PCD=S△PAD,则线段PD长为 + .
【分析】(1)①设O为圆心,连接BO,CO,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BOC=60°,证明△OBC是等边三角形,可得半径;
②过点O作BC的垂线,垂足为E,延长EO,交圆于D,以BC为底,则当A与D重合时,△ABC的面积最大,求出OE,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2)延长BA′,交圆于点D,连接CD,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证明即可;
(3)①根据,连接PD,设点Q为PD中点,以点Q为圆心,PD为半径画圆,可得点P在优弧CPD上,连接BQ,与圆Q交于P′,可得BP′即为BP的最小值,再计算出BQ和圆Q的半径,相减即可得到BP′;
②根据AD,CD和S△PCD=S△PAD推出=,可得点P在∠ADC的平分线上,从而找到点P的位置,过点C作CF⊥PD,垂足为F,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DP.
【解答】(1)解:①设O为圆心,连接BO,CO,
∵∠BCA=30°,
∴∠BOC=60°,又OB=OC,
∴△OBC是等边三角形,
∴OB=OC=BC=4,即半径为4,
故答案为:4;
②∵△ABC以BC为底边,BC=4,
∴当点A到BC的距离最大时,△ABC的面积最大,
如图,过点O作BC的垂线,垂足为E,延长EO,交圆于D,以BC为底,则当A与D重合时,△ABC的面积最大,
∴BE=CE=2,DO=BO=4,
∴OE==2,
∴DE=DO+OE=4+2,
∴△ABC的最大面积为×4×(4+2)=8+4,
故答案为:8+4;
(2)证明:如图,延长BA′,交圆于点D,连接CD,
∵点D在圆上,
∴∠BDC=∠BAC=30°,
∵∠BA′C=∠BDC+∠A′CD,
∴∠BA′C>∠BDC,
∴∠BA′C>∠BAC,即∠BA′C>30°;
(3)解:①如图,当点P在BC上,且PC=2时,
∵∠PCD=90°,AB=CD=2,AD=BC=4,
∴PD==4,∠DPC=60°,为定值,
连接PD,设点Q为PD中点,以点Q为圆心,PD为半径画圆,
∴当点P在优弧CPD上时,∠DPC=60°,连接BQ,与圆Q交于P′,
此时BP′即为BP的最小值,过点Q作QE⊥BE,垂足为E,
∵点Q是PD中点,
∴点E为PC中点,即QE=CD=,PE=CE=PC=1,
∴BE=BC﹣CE=4﹣1=3,
∴BQ==2,
∵PD=4,
∴圆Q的半径为2,
∴BP′=BQ﹣P′Q=2﹣2,即BP的最小值为2﹣2,
故答案为:2﹣2;
②∵AD=4,CD=2,S△PCD=S△PAD,
∴=,
∴△PAD中AD边上的高=△PCD中CD边上的高,
即点P到AD的距离和点P到CD的距离相等,
∴点P在∠ADC的平分线上,
如图,过点C作CF⊥PD,垂足为F,
∵PD平分∠ADC,
∴∠ADP=∠CDP=45°,
∴△C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CD=2,
∴CF=DF=,
∵∠DPC=60°,
∴PF=,
∴PD=DF+PF=+.
故答案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一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一教育集团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一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