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6.4来自地球的力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6.4来自地球的力01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6.4来自地球的力02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6.4来自地球的力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什么是重力,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章  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课题

    《第六章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授课人

     

    时间

     

    课时安排

    1

     

    课标要求

    本节课主要是想通过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列举事例、动手实验、讨论交流等方式来了解重力,让学生主动地吸取知识,大胆提问、大胆猜想。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几节学习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描述以及力的测量,本节学习来自地球的力——重力,对于重力学生并不陌生学生能说出物体受到重力,但对于用力的三要素来描述重力,学生原来不曾这样描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有兴趣,也比较容易接受。结合重力的计算,信息窗的知识。学生会较好的达成课标要求。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3、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学习方

      法指引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资源及媒体

    1 弹簧秤、钩码、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钩码。

    2、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预设

     

     

    复习

    引入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测量工具,为学习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媒体展示图片,引入新课知道水从高处向低处流、苹果或衣服上的水滴降落地面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利用这几幅插图引入新课很自然。

    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什么是重力

    学生阅读课本P111第一自然段和“信息窗”的内容,然后回答教师的提问。

    问:通过阅读,你知到了什么?

    课件展示:重力是地球附近一切物体都要受到的力。

             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教师:刚才我们看见的粉笔落到地面,就是受到了重力的作用。那么,静止的物体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吗?

    . 重力的大小

    教师: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是有大有小的,想一想有两个金属球,一个大一个小,它们哪个所受到的重力大?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物重。

    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1个、2个钩码的重力。

        猜想:物重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提示:用大的金属球和小的金属球进行比较,物重的大小和这个物体含金属的多少有关。

    实验探究:探究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根据课本P112的实验内容和要求完成学生实验(测质量为50g100g150g的钩码的重力):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实验情况,实验结束后请同学说出自己测出的三次重力值和物体的重力与它的质量的比值,将学生测得的值展示在屏幕上。由于弹簧秤不十分精确以及测量中不可避免的误差,计算出的比值不会正好等于9.8Nkg。应要求学生实事求是的说出自己的测量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值不准确的原因。

    试验次数

    1

    2

    3

    4

    质量m/kg

     

     

     

     

    重力G/N

     

     

     

     

    学生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后讨论“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课件展示: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

    列举生活中有关重力的例子

      同学试着拿起书桌上现有的不同物体,感受不同物体重力的大小并交流感受,发表观点。

     

     

     

     

    提出猜想,分组讨论实验方案,确定实验器材。

      根据构想分组动手实验探究,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完毕,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整理、分析、概括,向同学汇报自己的成果

     

    使学生了解重力现象

     

     

     

     

     

     

     

     

     

     

     

     

     

     

     

     

     

     

     

     

     

     

     

     

     

     

    学生能小结质量的属性

     

     

    值是定值,约等于9.8N/kg

    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9.8N/kg,那么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如下表达式 。

         Gmg

    问:g9.8N/kg读作什么?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g9.8N/kg读作“9.8牛每千克”,它的物理意义是“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师释疑】:人们常说“这一袋米的重量是10kg"或“买10kg的大米”都指的是质量,质量习惯称为重量。然而,人们在生活中也常把重量理解为所受重力的大小,特别是还有不少的物理书、科普书也把重力称为重量。为了回避这些模糊不清甚至彼此矛盾的提法,我们教材中将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称为物重,质量就是质量,不提“重量”这个词。

     

    . 重力的方向

    实验演示一:用手悬挂拴着重物的细线,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演示二:将手中的静物松手,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重力的方向。

    课件展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对竖直向下的理解:竖直向下就是垂直水平面向下的方向

    学生阅读课本P1146-22,了解重垂线的应用。

    课件展示: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工作的。

    学生讨论交流.

    回顾小学学的重量单位

    进行简单的换算

     

     

     

     

     

     

     

    查看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讨论且回答

     

    根据自己自学感悟,自制重垂线,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重力的方向发表自己的看法。

     

     

     

    会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教师讲解利用重垂线判断水平工作面是否水平和挂在墙的画是否竖直的方法。

    教师:重垂线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能举出一些重垂线应用的例子吗?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教师:我们前面学习了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那么重力的作用点是怎样确定。

    实验演示:将一把刻度尺平衡地稳定在手指上。

    教师:刻度尺与手指接触的位置就是重力的作用点。

    课件展示: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教师:物体重心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

    学生阅读课本P1146-23以及配文。

    课件展示: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教师:质量不均匀、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怎样确定。

    实验演示:将一汤勺平衡地稳定在手指上。

    结论:汤勺与手指接触的位置就是汤勺的重心。

    学生阅读课本P115“信息窗”,了解提高稳度的诀窍。

    学生通过阅读,说出“提高稳度的诀窍”。

    课件展示:提高稳度的诀窍是:增大支面,降低重心 。

    协作交流,进一步体会重力的方向严格为“垂直向下。”

    讨论、思考,发表观点

    动手找形状规则的直尺,物理教科书的重心,讨论发表观点和猜想

    协作讨论,动手验证猜想,做汇报

     

    能说出相关名称

    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重力的三要素: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 = mg

    方向:竖直向下。

    3.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4.思维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一、本节知识巩固:

    1、质量为3 kg的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小球在斜面上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重力,如图所示。(图略)

    2g=9.8N/kg的正确理解是(   

     A.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的力是9.8N

     B. 1kg=9.8N

     C. 在地球上,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D. 以上说法都可以

    学生汇报

    学生分析、概括实验结论

    学生练习完成

    二、作业

    P116 1-8

    练习巩固

    独立完成

     

     

     

     

     

     

    一、亮点重力的概念比较复杂,而且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重力有些模糊的认识,但有些认识是不科学的,故本教材以“模拟引力”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思考,以牛顿的研究成果作启示,启发认识神秘的宇宙间存在的万有引力,再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事例,进一步说明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在研究重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时,设计成探究实验,侧重点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也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并掌握一般的探究方法。

    从教学中发现问题

    查找自己的得失。

    二、不足:概念中“物体”“物质”“所含物质”的含义,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质量、重量、重力的区别

    学生在这方面感觉不好

    找不足,为以后更好的教学

     

    相关教案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3.3 力教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上册3.3 力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新课导入,课堂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仪器材料,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 教学过程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