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海底世界精品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知道海水随着深度增加,温度和压强变化的规律;
应用间接观察的方法来探索海底未知世界;
体会到科技进步对探索海洋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探索海底世界必须克服的困难;
难点:知道随着深度增加,海水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规律。
教学设计思路:
《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中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是了解探索海底世界必须克服的困难,以及探索海洋的一些现代科学技术,了解间接观摩的方法可以探究看不见的物体的特征。因此我把整节课设置的科学大观念是:科学发现的知识可以用于开发技术和产品,为人类服务。以此大观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探究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领悟到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科学技术。本节课将以泰坦尼克沉船为线索,设问考古队员们进行海底考古将遇到哪些困难。并基于此问题,开设三个教学活动。“活动1:寒冷的海底世界”,通过对数据图表分析的方法,寻找数据、得出结论。“活动2:旅行到海底深处”通过60cm高的带洞亚克力圆筒,装满红色自来水,观察小孔处喷出水的落点,由此分析得出“水压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结论。通过视频,进一步直观感受到来自水下一万米——马里亚纳海沟压强。“活动3:探索海底世界”通过观察遥控潜水艇,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潜水艇沉浮的原理。通过海底摄像头,直接观测到水下世界,但是当海底没有光源时,采用声呐设备绘制海底地形图。最后将活动14.7模拟海底探测布置为课后拓展活动,制定自评、互评表完成作业评价。
教学资源准备:
PPT、视频、带洞亚克力圆筒、遥控潜水艇、水下摄像头、得朋声呐成像仪、活动记录单。
活动设计:
活动1:寒冷的海底世界
活动目标:通过分析表格台头与数据,得出海水温度随着深度、纬度不断变化的规律。
活动2:旅行到海底深处
活动目标:
1、知道由于液体受重力,对容器底有压强;由于液体能流动,对容器壁有压强。
2、知道海水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强增大的规律。
活动3:探索海底世界
活动目标:
通过海底摄像头,知道现代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直接观测到水下世界;
通过演示实验,知道采用声呐设备可以间接观察并绘制海底地形图。
活动4:模拟海底地形探测(课后拓展)
活动目标:理解实验原理,发挥创造力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黑暗
缺氧
一、探索海底世界所要克服的困难: 低温
缺氧
海底地形探测的方法:铅垂法测深度
声呐法测地形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
◆通过教材提供的表格分析
1、随维度增加,海水表层和底层的温度变化
2、不同纬度,底层海水的温度情况。
3、一定纬度,海水表层温度和底层温度变化情况。
◆探索海底需要客服低温困难
随着纬度的增加,海水表层和底层的温度都在逐步降低。
无论纬度高低,海底的温度都在5℃以下。
3、中低纬度,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温度显著降低,高纬度有特殊情况。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
◆各小组在桌上放上塑料瓶,瓶的不同深处开三个出水孔。猜测瓶中水灌满后,三个出水孔同时流水时,水流喷出的远近。
实验的结果与猜测的是否一致?
◆观看视频,进一步直观感受到来自水下一万米的压强。
◆探索海底必须克服高压困难。
水流喷出越远说明压强越大。人类徒手潜水的极限是105米,随着潜海技术的发展,目前人类已经能下潜至11000米深的海底进行考察。
◆教师适时讲解。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
◆观看老师演示实验,用水下摄像头勘探水下世界。
◆观看老师演示实验,用得朋声呐成像仪,体会科技进步对探索海洋的作用。
◆适时提问,要用水下摄像头的情况只有在浅层水面,必须保证有光,并引出现代声呐技术的原理。
◆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知识可以用于开发技术和产品,为人类服务。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
◆根据老师提供的器材(粗细不同的细棒、木块、小螺帽、细线、直尺等),从中选择器材,设计探测杯底内表面大致形状的方法。
◆回家在父母的陪同下进行实验。
◆在活动单上介绍铅锤法测量海水深度和地形的原理。
◆指导学生分析铅锤法测量的利弊。
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
探秘泰坦尼克号沉船
聆听《我心永恒》主题曲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音乐,揭开探索海底世界的必要性。
引起学生的注意,揭示课题。
活动1:寒冷的海底世界
阅读表格,完成填空
读表进行数据分析、思考并回答。
☆随维度增加,表层和底层海水的温度都初步下降。
☆无论维度高低,海水底部温度都在5℃以下。
结论:探索海底的一个困难:低温。
指导学生阅读表格,先分析台头的内容,读懂台头,再理解以下数字表示何处的温度。
提问:
☆随维度增加,表层和底层海水的温度都有什么变化。
☆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底层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大,原因是什么?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表格数据,并进行自主归纳的能力。
得出低温时探索海底世界的困难之一。
活动2:旅行到海底深处
学生观察实验装置。
展示无底饮料瓶,用橡皮膜套住底部,灌入水后底部橡皮膜突出,侧边橡皮膜也突出。由于液体受重力,对容器底有压强;由于液体能流动,对容器壁有压强。
猜一猜:打开出水小孔,会出现哪一种情况(A/B)?
动手做一做:在瓶力灌满水,同时打开三个出水小孔。
☆观察水从三个小孔流出来的状况,验证自己的猜测是不是正确。
介绍实验装置
要求学生猜测三个出水小孔哪一个出水距离最远。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要求学生自习观察,分析。
☆最下面的小孔喷出的水落地最远,说明此处的压强最大。因此,液体深度越深,受到的压强就越大。
结论:探索海底必须克服的困难之一是海水的压强。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活动3:探索海底世界
观看老师演示实验,用水下摄像头勘探水下世界。
了解采用铅垂测探法测量海水深度的原理。
观看老师演示实验,用得朋声呐成像仪,体会科技进步对探索海洋的作用。
尽管海底探测有很多困难,人们仍然前赴后继在探索,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人们要探测海底,首先要了解海底的深度和地形。
介绍铅垂探测法的原理,并布置课后作业。
介绍声呐成像仪原理,尝试比较,得出科技进步对海底探索的作用。
通过认识一些先进的海底探测方法,体会科技进步对探索海洋的作用。
课后拓展:模拟海底地形探测
根据老师提供的器材(粗细不同的细棒、木块、小螺帽、细线、直尺等),从中选择器材,设计探测杯底内表面大致形状的方法。
布置拓展实验要求,课后完成实验记录单。
通过设计实验方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总结
谈谈今天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讨论本堂课的收获
总结课堂收获
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新材料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新材料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合材料的定义和特性,常见的复合材料,新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塑料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塑料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矿物的组成获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矿物的组成获奖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矿物,观察矿物,矿物的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