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8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应用第2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8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应用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巩固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解决问题(2)▶教学内容教科书P101例2,完成教科书P103“练习二十二”第7~9题。▶教学目标1.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整数除法和乘法的知识来解决。2.通过分一分、拿一拿,理解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3.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教学重点掌握在实际问题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教学难点利用图形、语言、算式三种表征的转化来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课间活动?(学生纷纷回答自己喜欢的各类课间活动。)师:你们喜欢的活动真丰富。师:有12名同学非常喜欢跳绳,他们参加了跳绳兴趣小组,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教科书P101例2。【设计意图】把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可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会感觉亲切、自然。学数学是为了更好地用数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同时激活学生已有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路径。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阅读与理解。师: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学生交流想法。师:这个“各”是什么意思?【学情预设】也就是要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2.分析与解答。(1)组织交流,分析题意。师:说一说,“其中是女生,是男生”是什么意思?【学情预设】把12名学生平均分成3份,女生人数占其中的1份,男生人数占其中的2份。关注学生是否找到整体,再来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含义。师:怎样求出女生的人数呢?关键是理解哪句话?【学情预设】其中是女生。(2)指导画图,理解题意。师:你能用画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其中是女生,是男生”吗?学生独立画图。【学情预设】学生画图有点难度,可能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画,需要老师指导。(3)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和交流。【学情预设】师生交流,形成以下图示。请学生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图。(4)根据理解,选择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解答后,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学情预设】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经验选择用列式的方法解决,将本题与平均分联系起来。(5)学生汇报交流。【学情预设】因为12名学生中是女生,要求女生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1份是多少,列式为12÷3=4(人)。因为题目告诉是男生,要求男生人数就是要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2份是多少。先求出1份,列式为12÷3=4(人),再求出2份,列式为4×2=8(人)。师小结:无论求男生人数还是求女生人数,都是要先求出1份。是女生,女生是这样的1份,是男生,男生是这样的2份。结合学生的交流,板书:女生:12÷3=4(人)男生:4×2=8(人)答:女生有4人,男生有8人。3.回顾与反思。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学生相互交流并说一说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学情预设】预设1:将解答的结果和画出的示意图一一对应。预设2:女生的人数和男生的人数相加,4+8=12(人),解答正确。4.方法总结。先让学生回顾与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讨论后师生共同小结。师小结:今天我们所研究的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分析,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设计意图】通过把“是女生”“是男生”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让学生经历理解题意的过程,使分数意义建立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引发求“”“”的异同,让学生深刻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并初步体会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对分数有更丰富更立体的认识。让学生在图形、语言与算式表征不断转化的过程中,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103“练习二十二”第7题。(1)分析题意。师:“”在这一题中是什么意思呢?【学情预设】表示把45本图书平均分成5份,故事书占其中的2份。师:要求故事书有多少本该怎么解决?【学情预设】首先要知道平均分成5份后,每份是多少,才能知道2份是多少。(2)自主解答。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3)集体交流。有层次地展示学生不同的做法,从画一画到列式解答。辅导学生根据画一画再次理解算式。师小结:从分数的含义出发,理解后不用画图,直接用除法求出1份是多少,再看题目要求的是其中的几份,就乘几。2.完成教科书P103“练习二十二”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学情预设】预设1:左边的猫,15÷3=5(条);右边的猫,15÷5=3(条)。5>3,所以左边的猫吃得多。预设2:两只猫所吃的鱼,都是占这15条的几分之几。一个是平均分成3份,占其中的1份。一个是平均分成5份,占其中的1份。又因为都是把15条鱼当作整体“1”,所以可以直接比较大小。>,所以左边的猫吃得比右边的猫多。师:如果继续问“多几条”,用直接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得出“不能”的结论,必须算出各吃了多少条才能求出具体“多几条”。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展示结果。3.完成教科书P103“练习二十二”第9题。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师:涂出的都是,怎么数量不一样啊?【学情预设】虽然都是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但分的总数不同,分得的1份就不同,3份的数量也就不同。【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应用分数的含义解决问题,通过提供直观图,方便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形成解题思路。四、课堂总结师:说说这节课的收获。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一类问题的?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2)女生:12÷3=4(人)男生:4×2=8(人)先求1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教学反思本节课组织学生自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表达,教师在耐心倾听的基础上适时介入,用问题引导时只在关键处点拨,在学生梳理的基础上帮助提升。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既“教不越位”,又使“学要到位”。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小猫吃鱼那一题的多角度思考可能不是很清晰,课后可以找找类似的题,或者准备相应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同类型的习题,加深对整体“1”的认识。▶作业设计二、(河南郑州)学校举行“经典诵读”比赛,三(1)班一共诵读15首诗,女生诵读其中的,其余的是男生诵读。男、女生各诵读多少首诗? 三、运木头。谁运得多?多多少根?四、一本故事书有54页,优优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第二天看的是第一天的。优优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参考答案二、男生:15÷3=5(首) 5×2=10(首)女生:15÷3=5(首)三、大象:18÷9=2(根) 2×2=4(根)小象:18÷6=3(根)4-3=1(根) 大象运得多,多1根。四、54÷9=6(页) 6×4=24(页)24÷3=8(页)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第2课时 分数的简单应用(2),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第9课时 解决问题(2),共3页。